痛苦的價值跟《苦難的意義》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有沒有聽過《苦戀歌》, 歌詞的開頭是:「明知失戀真艱苦 偏偏走入失戀路。」
失戀?你以為我樂意,我願意,我愛嗎。我就是沒辦法呀,不是嗎?
話說,你真該在失戀前跟失戀後,都來讀美國哲學與心理學協會前主席保羅.布倫(Paul Bloom 1963- )的《有多痛,就有多值得:痛苦的價值及其如何為我們帶來快樂》(商周出版),大陸翻譯成《苦難的意義》。
曾被評為「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教授」的他,早早就為我們指明了方向:「痛苦能讓我們減少焦慮,甚至能幫助我們超越自我。」
痛苦有兩種:真正的切身之痛(身體或精神受傷),想像的痛苦(比如看悲劇或鬼片之類的)。這兩種痛都有可能帶給我們快感跟提升,只要我們能主動掌控體驗哪一種情感。
這本書的原名直譯是《甜蜜的點》:超過一個甜蜜點,你就開始覺得幸福。反之,你超過了,就會持續痛苦。要怎麼拿捏呢?這就需要我們提醒自己,怎麼去跟苦難,保持距離。
所以,怎麼讓苦難跟痛苦給我們帶來有意義的價值?
在面對它的時候,要有自控力。因為,努力自控跟體會,本身就可以成為快樂的來源。
你越有意識的控制自己要去凸顯哪方面的感受跟學習,你就會越加覺得這件事有價值。
什麼樣的人會有自控力?那些可以體會到,並且讓自己的「心流」穩定的人可以。
某宗派不是強調說要: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只不過順序要調成:面對,放下,再處理。
布倫還說:痛苦本身並不一定是消極的/可控的恐懼感帶來快樂/負面情緒是特點(feature),而非缺陷(bug)。
苦痛可以從某種方式讓你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可以是深刻的行為。可以讓你學會怎麼面對生活,面對別人,面對自己。更有可能能讓你發現生命的意義跟個人價值。
讀到後來,我就會覺得,這本研究心理學,認知科學的書,根本就在鼓勵我們保持,靜坐的習慣。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9會員
160Content count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寺山修司說:「人類最後患上的,就是名為希望的疾病。」 這個因為希望這個病,才保持讓孤獨的眼睛不閉上的人, 他所看到的這些人那些事,就像在最佳狀況時候的黃春明跟吳念真一樣, 讓我們驚為天人,讓我們掩卷嘆息。
作者說,有太多人寫日本經濟起飛下的男人,他選擇寫的是女人。 十位熟年女子(所以才說是,思秋期),有人為了支持先生打拼, 照顧家庭而全然犧牲自己。有人則選擇離婚,重新啟動自己人生。
這部來自巴基斯坦的得獎電影,既是三個女人的故事,也是三個男人的故事。 三個女人/男人,在127分鐘裏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
E.B.懷特的書信集《最美的決定》,收錄了他寫給妻子、家人與朋友的大量信件。 《最好的決定》收錄了16個作家回答「我為什麼不要有小孩」的決定前後的想法。 最美的決定,和最好的決定,我們讀完之後都會很理解,這些決定有多美,多好。
1889年1月3日,尼采發現人群正在圍觀不斷被鞭打的老馬。 他沖向前去抱住老馬的脖子並且大哭說著:我受苦的朋友。 45歲的尼采,進入了時好時壞的十年瘋子狀態,然後死去。 他那幾天,最後可以被辨別的話語是:「媽媽,我真傻。」
59歲的歐維,面對人生跟社會的大事跟小事,通通都一絲不苟。 34歲的金智英跟先生說:你要記得經常對她說「你很棒」「辛苦了」「謝謝你」這些話。
寺山修司說:「人類最後患上的,就是名為希望的疾病。」 這個因為希望這個病,才保持讓孤獨的眼睛不閉上的人, 他所看到的這些人那些事,就像在最佳狀況時候的黃春明跟吳念真一樣, 讓我們驚為天人,讓我們掩卷嘆息。
作者說,有太多人寫日本經濟起飛下的男人,他選擇寫的是女人。 十位熟年女子(所以才說是,思秋期),有人為了支持先生打拼, 照顧家庭而全然犧牲自己。有人則選擇離婚,重新啟動自己人生。
這部來自巴基斯坦的得獎電影,既是三個女人的故事,也是三個男人的故事。 三個女人/男人,在127分鐘裏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
E.B.懷特的書信集《最美的決定》,收錄了他寫給妻子、家人與朋友的大量信件。 《最好的決定》收錄了16個作家回答「我為什麼不要有小孩」的決定前後的想法。 最美的決定,和最好的決定,我們讀完之後都會很理解,這些決定有多美,多好。
1889年1月3日,尼采發現人群正在圍觀不斷被鞭打的老馬。 他沖向前去抱住老馬的脖子並且大哭說著:我受苦的朋友。 45歲的尼采,進入了時好時壞的十年瘋子狀態,然後死去。 他那幾天,最後可以被辨別的話語是:「媽媽,我真傻。」
59歲的歐維,面對人生跟社會的大事跟小事,通通都一絲不苟。 34歲的金智英跟先生說:你要記得經常對她說「你很棒」「辛苦了」「謝謝你」這些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所以你發現了嗎?快樂其實是用痛苦累積來的,那麼,有沒有可能是我們誤會了自己啊?我們以為我們正在追求快樂,但其實,我們真正熱愛的很可能是痛苦。 簡慶芬大約是因為痛苦而快樂的那種人,跟筆者的母親一樣,總是自尋煩惱的比較,回憶過往自己曾經快樂的那些風光,然後面對「現在」時卻總是不滿意,某方面來說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林憲毅 發問 這問題我思考很久,也會在我的播客拿來問來賓。 󠀠󠀠󠀠󠀠 我目前的想法:名氣跟金錢一樣,是一個「工具」。 󠀠󠀠󠀠󠀠 資本可以開有趣的公司,流量可以做有趣的內容,兩者都是工具,但強大的工具也是危險的。 󠀠󠀠 我看見的大部分翻車
Thumbnail
【生活碎片_捐血,是小小的死亡】 女性全年捐血量在1000毫升以內,我連續幾年,都捐滿上限。 不是因為我有好心腸,是因為,我追求著小小的死亡。 每隔一段時間,我用身體的疼痛釋放出心裡疼痛,我心中生成的那些、吞下的那些,為了不讓我成為惡魔,我必須釋放出它們。
人世間有許多令人難受的事情,有時候我們覺得很痛苦,或者覺得這種事情怎麼會發生,它來得太快,完全沒有做好準備。 無論是疫情、戰爭、天災或其他的非人力可以抵擋的所有事情,我們的能做些什麼?比如最近發生土耳其大地震,比如說每日上演的內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比如說各地上演的氣候異常的災禍。 還有或許也有人為
Thumbnail
乍看書名會覺得很自虐,真的必須要深刻的痛過才能感受到一件事情的意義嗎?倘若如此,那我肯定不同意這樣的理論,也幸好這本書的內容並非如我淺顯的臆測般強調痛苦的必要,反而是深入探究痛苦與快樂之間的關係,以及自願受苦及受虐的區別及所帶來的感受差異,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人生的苦痛中找尋愉悅的價值。
姪女今年升國二,參加學校熱音社,彈奏貝斯,聽日本音樂,所以開始對日本文化產生興趣,託我帶他去租書店租《NANA》漫畫來看。因為他沒看過漫畫,所以先租了前三集,還書日到期之後再依自己的閱讀速度評估下次要租幾本。 真是心思細緻又體貼善良的孩子。 想到我小時候也做過類似的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內容描述我作完腦下垂體腫瘤手術後, 我在加護病房看到的事件, 以及我體悟到的觀點。 藉由文章的描述,也期許讀者能得到某程度的啟發。
Thumbnail
人生裡雖然我們都想望追求快樂和成功,也很想凡事趨吉避凶,然而實際上,人生不會只有快樂和成功,痛苦和失敗也占據人生很大的比例。 那麼,就個人而言,你對「痛苦」的知覺是什麼呢?你如何體驗自己和「痛苦」之間的關係呢?你是有意識的選擇痛苦?還是無意識的被痛苦覆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所以你發現了嗎?快樂其實是用痛苦累積來的,那麼,有沒有可能是我們誤會了自己啊?我們以為我們正在追求快樂,但其實,我們真正熱愛的很可能是痛苦。 簡慶芬大約是因為痛苦而快樂的那種人,跟筆者的母親一樣,總是自尋煩惱的比較,回憶過往自己曾經快樂的那些風光,然後面對「現在」時卻總是不滿意,某方面來說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林憲毅 發問 這問題我思考很久,也會在我的播客拿來問來賓。 󠀠󠀠󠀠󠀠 我目前的想法:名氣跟金錢一樣,是一個「工具」。 󠀠󠀠󠀠󠀠 資本可以開有趣的公司,流量可以做有趣的內容,兩者都是工具,但強大的工具也是危險的。 󠀠󠀠 我看見的大部分翻車
Thumbnail
【生活碎片_捐血,是小小的死亡】 女性全年捐血量在1000毫升以內,我連續幾年,都捐滿上限。 不是因為我有好心腸,是因為,我追求著小小的死亡。 每隔一段時間,我用身體的疼痛釋放出心裡疼痛,我心中生成的那些、吞下的那些,為了不讓我成為惡魔,我必須釋放出它們。
人世間有許多令人難受的事情,有時候我們覺得很痛苦,或者覺得這種事情怎麼會發生,它來得太快,完全沒有做好準備。 無論是疫情、戰爭、天災或其他的非人力可以抵擋的所有事情,我們的能做些什麼?比如最近發生土耳其大地震,比如說每日上演的內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比如說各地上演的氣候異常的災禍。 還有或許也有人為
Thumbnail
乍看書名會覺得很自虐,真的必須要深刻的痛過才能感受到一件事情的意義嗎?倘若如此,那我肯定不同意這樣的理論,也幸好這本書的內容並非如我淺顯的臆測般強調痛苦的必要,反而是深入探究痛苦與快樂之間的關係,以及自願受苦及受虐的區別及所帶來的感受差異,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人生的苦痛中找尋愉悅的價值。
姪女今年升國二,參加學校熱音社,彈奏貝斯,聽日本音樂,所以開始對日本文化產生興趣,託我帶他去租書店租《NANA》漫畫來看。因為他沒看過漫畫,所以先租了前三集,還書日到期之後再依自己的閱讀速度評估下次要租幾本。 真是心思細緻又體貼善良的孩子。 想到我小時候也做過類似的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內容描述我作完腦下垂體腫瘤手術後, 我在加護病房看到的事件, 以及我體悟到的觀點。 藉由文章的描述,也期許讀者能得到某程度的啟發。
Thumbnail
人生裡雖然我們都想望追求快樂和成功,也很想凡事趨吉避凶,然而實際上,人生不會只有快樂和成功,痛苦和失敗也占據人生很大的比例。 那麼,就個人而言,你對「痛苦」的知覺是什麼呢?你如何體驗自己和「痛苦」之間的關係呢?你是有意識的選擇痛苦?還是無意識的被痛苦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