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投資」專欄(專欄介紹)每月分享 2 篇以上「潛力股」的個人研究心得分享(無推薦意圖,亦無任何目標價或買賣建議),非訂閱戶可以閱讀公司基本介紹,訂閱戶則可進一步解鎖作者深入分析的價值內容。訂閱費用每月僅 129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發掘有潛力的投資機會,歡迎訂閱支持。另外為避免錯過最新文章,請按下「追蹤」按鈕,並加入邏輯投資臉書按讚,作者將不定期分享市場觀點與個股看法。
今天感謝讀者們的支持,「價投三次方」分享會台北場順利完成,現場湧入100多人,而且有不少都是專欄的訂閱讀者,好幾位投資朋友結束後過來「認親」,真的很感謝大家的支持,希望今天分享的內容能讓大家有收穫。
我在分享會介紹的內容分為下列五項:
但因個人時長只有一小時,講得可能太快,希望有參加的讀者們多多包涵,如果對分享內容有任何疑問,可以臉書私訊我或留言,我會盡力回復。
另外為了回饋訂閱專欄的讀者及報名分享會之後有興趣訂閱專欄的投資朋友,我個人自掏腰包提供下列兩項回饋:
另外如果讀者對「價投三次方」台中場、高雄場有興趣,資訊如下,歡迎報名,但高雄場快要額滿囉!報名費用為1,680元。
8月25日美股在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於傑克遜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發言的影響下,大洗三溫暖,但除了輝達(Nvidia)、Meta、銀行股以外,其他個股多數收漲。
「邏輯投資」仔細看了鮑威爾發言的逐字稿,其實跟過去幾次FOMC會議會後記者會的發言內容,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有幾點值得強調:
這個說法再次打破近期外界對聯準會調整通膨率目標的期待,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也重申相同的看法,並強調:
我們正在玩一場遊戲,這是有規則的,不要中途改變遊戲規則
上述立場說明這是全球主要央行之間的共識,也說明各國央行對於調整長期通膨率目標,其實仍會擔憂其潛在影響與風險,與其開第一槍做錯被人罵,還不如維持原有目標,依照市場期待持續壓制通膨就好。
畢竟聯準會上次因政策錯誤,導致通膨快速惡化,這次他們可不想再出差錯了,只是經濟是否會因此衰退,已非他們的優先考量。
美國核心PCE指數為4.1%,仍處於近十年的相對高位,儘管持續下降,鮑威爾認為目前仍無法確定通膨下降的趨勢能持續到什麼程度,意味相較於降息刺激經濟,聯準會更在意通膨死灰復燃。市場其實需要擔心的,反而是聯準會「可能犯錯」的風險,但現階段壓制降息預期,對於打擊通膨來說有其必要。
鮑威爾提到聯準會正在關注經濟不會如預期降溫的現象,例如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超出預期、消費者支出數據強勁、房地產行業復甦等,開始有更多證據顯示經濟增長仍持續高於過去趨勢水準,這將使通膨面臨上升壓力,並導致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
另外針對勞動力市場,也有證據表明勞動力市場的緊張狀況不再緩解,因此也可能需要調整貨幣政策應對。
這裡代表並非通膨放緩,聯準會就敢放心降息,而是要看到勞動力市場、消費市場或房地產市場有明顯降溫甚至呈現衰退的初期徵兆,聯準會可能才會啟動降息,讀者仍要提防「升息」風險,特別是買了長期美國公債的投資人,要做好心理準備。
總結時鮑威爾很描述聯準會的工作就像是「在多雲的夜空下,依賴星星指引方向」,這個比喻反映聯準會「且戰且走」的立場,但他們仍堅持「恢復價格穩定」是最為重要的任務,並會堅持下去直到工作完成。
市場對鮑威爾的談話以「中性偏鷹」解讀,我認為是合理的,因為儘管針對降低通膨.已經取得相當明顯的進展,但談話內容並沒有洩漏任何降息的口風,也沒有強調利率已經處於限制性水準的說法,並暗示仍有再升息的可能,因此市場對「鷹派央行」的預期重啟升溫。
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預期9月不升息,但今年年底升息1碼的預期已有提升,從1週前29%升至45%,顯示「不升息派」與「升息派」接近五五波。
升息風險確實是存在的,因為從「芝加哥聯儲金融情勢指標」(Chicago Fed National Financial Conditions Index,NFCI)去看,儘管聯準會持續升息,美國整體的金融環境卻仍呈現寬鬆狀態,因此聯準會不僅可能再升息,也有可能延長高利率水準的時間,以等待金融狀況收緊,以壓抑更多經濟熱度。
不過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並沒有再走高,但美元指數仍走強,股市先跌後漲,種種現象反映現在市場的思考是複雜的,不是去年那樣的「升息→跌」的直線式思考,所以在股市仍處高位的背景下,建議讀者決策上要更謹慎,並應多考慮潛在風險。
如果要把資金打進場,看好明年需求復甦重新布局,那分批向下並拉大幅度做承接,可能是心理上比較穩妥的策略。
日本福島電廠排放核汙水的消息,陸續引發韓國、中國民眾搶購囤積食用鹽,造成鹽價上漲,也引動官方出來喊話,要求民眾不要囤積。
而鹽價上漲的機會,也讓市場對臺鹽(1737)的業績表現有了想像空間,股價25日漲停作收。
「鹽產品」收入占臺鹽營收至少四成,若鹽價上漲,臺鹽確實可能受惠,這一點是合理的
不過要注意的是,臺鹽雖有從澳洲進口粗鹽,但仍有部分原料透過海水透析製造,採用的是「離子交換膜電透析製鹽法」,下面是來自臺鹽年報及臺鹽通霄觀光園區的敘述:
台灣早期乃以傳統日晒法產鹽,及後由於晒鹽成本過高,臺鹽於91年關閉所有晒鹽場,傳統晒鹽正式走入歷史。臺鹽通霄精鹽廠64年即正式落成啟用,採用離子交換膜電透析製鹽法,從原料採取到成品,全部不經人手、自動化操作,在品質與衛生安全上,是世界先進的食用鹽製程,所提供的多樣化鹽品,也成為台灣食用鹽品供銷的主力。
通霄精鹽廠所採用的離子交換膜電透析製鹽法,係以天然海水經過濾去除懸浮雜質後,以精密的離子交換膜(可抑制重金屬、高分子清潔劑、界面活性劑等有害人體之污染物質透過)電透析濃縮及蒸發結晶,再經高溫乾燥大規模生產。
公司年報針對「精鹽」的產製過程,也有提到原料部分來自「海水引入」,所以雖然鹽價可能上漲,但若市場對「海水原料」的安全性有疑慮,有可能會影響現有海水透析製造精鹽的產品銷量,也有可能促使臺鹽增加進口原料的比重,這可能會增加成本,也會影響通霄精鹽廠的產能利用率,或許會影響毛利率。
此外,臺鹽還有28%的營收來自「包裝飲用水」,從公司年報得知,其主要原料是離岸深層的海水,這個部分這是否也有可能在未來引發消費者疑慮而對銷量產生負面影響,結果尚待評估。
另外市場可能忘記經濟部是臺鹽的大股東,持股比例接近四成,有相當程度的決策主導權,經濟部是否會同意臺鹽漲價呢?
綜合上述理由,我對臺鹽是否能確實受惠日本排放核汙水事件,有很大的「問號」,不過「題材」就是這麼一回事,只要市場買單就好,只是仍要提醒讀者,靠「題材」投資終究不是這麼可靠,之前疑似超導體物質「LK-99」就是一個例子,而結果就是…
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撰文指出,他無法判斷中國是否面臨「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但他認為儘管中國經濟規模龐大,但危機爆發不至於像2008年金融海嘯一樣蔓延全球。
明斯基時刻:
指魯莽衝動的投機活動,最終導致市場崩潰,「明斯基時刻」是以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的名字命名,定義了市場情緒突然下降,因而不可避免地導致市場崩盤的時間點。
如果只看美國,美國對中國及香港的直接投資及證券投資為5,150億美元,這不足以構成危機,因為單以美國這次也受到資產價值減損影響的「商業辦公大樓」來說,全美商辦的總價值達到2.6萬億美元,如果商辦危機沒有讓美國傷筋動骨,那中國的危機爆發應該也不至於重創美國經濟。
另外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總值為1,500億美元,未達美國GDP的1%,所以中國如果陷入經濟衰退,也不會對美國產生過多影響,甚至有可能降低通貨膨脹。
而中國房地產危機對全球的影響可能也有限,因為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來源主要為國內貸款,外資比例極低,這一點也符合金管會跟國內金融機構的說法,
金管會8月22日公布統計至6月底統計,整體對中國房地產投資部分,壽險業共21億元,包含債券9億元、股票12億元,但對碧桂園、恒大、SOHO中國投資全為零。證券業至7月底止,對整體陸房地產曝險81.3億元,包括券商自營部門0.96億元,投信基金共145檔,金額80.3億元,占整體基金規模約0.14%。
從金額與數量來看,就知道影響有限,永豐金、玉山金近期召開法說會時也強調對碧桂園、中值系「零曝險」。玉山金並指出,中國經濟問題像是「大象跌倒」,未來可能進入「平庸時帶」,而以上種種凸顯中國這次的房地產危機比較像是「內部危機」,而非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前的「雷曼時刻」。
但儘管中國房地產風坡對全球影響可控,但中國的另一大危機「消費信心」,仍將對全球非必需品的消費、電子業的復甦等,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最近許多中國當地的「視頻」(影片),可以看到不少中國民眾都不約而同地在談一個生活上的困境議題-「房價腰斬」。
故事的背景都差不多,就是當年買預售屋的時候人人搶房,買到房子的「普通老百姓」頓時覺得自己是人生勝利組,令人稱羨不已,孰料交屋後房價崩跌,想賣也賣不掉,且「小區」沒什麼人搬進來住,商業與生活機能不彰,不僅影響到社區運作,更讓物件難以脫手。
最終這些普通老百姓只能抱著「昂貴」的房子,每月為高額房貸還款,而在經濟疲軟的背景下,人們覺得自己變得更窮,更加不敢消費,形成負向的「財富效應」,而這也解釋了中國非必需品消費疲軟的原因。
「房價不漲」、「內需不振」、「消費信心低落」,一連串的內部危機有辦法解決嗎?
保羅.克魯曼的立場並不看好中國可以有效解決房地產危機,原因在於中國應設法提高民眾消費來降低房地產投資的比重,幫助經濟重拾動能,但中國高層似乎仍偏向透過銀行增加放貸,用老方法來處理此次事件,而這只是以時間換空間而已。
「邏輯投資」認為這裡還有延伸出兩點需要思考:
這次事件受影響最深的,主要是地方政府、金融機構與有錢人,這種結果似乎符合「共同富裕」的期待,如果藉此削弱資本家、地方政府與金融機構的實質影響力,是否符合中國政治領導層的期待呢?
這一點在這次房地產危機爆發時我就有在思考,而保羅.克魯曼也提到了類似的擔憂。
近期美、日、韓完成史無前例的三邊領袖峰會「戴維營峰會」,挑動中國敏感神經,加上美國跟印度、菲律賓、台灣的合作,「印太小北約」逐漸成形。
美國強化在第一島鏈對中國的封鎖,引發中國的警戒與不滿,壓力鍋持續升溫,對台灣來說,這項危機是難以避免的課題,但也可能催生軍工方面的各種商機。
最後我們做幾個簡單的結論:
最近投資朋友私訊或留言的內容多半是:
「哥!長虹跌了怎麼辦?」
「迅得還能買嗎?」
「遠雄港怎麼了?」
「威宏-KY怎麼跌這麼多?」
首先要跟讀者說明,我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給予投資朋友(包括訂閱讀者)任何投資買賣的建議,投資決策必須由自己決定,自己負責。
但這邊我可以分享自己看待「股價下跌」,特別是非預期下跌時的態度與思考點。
首先,投資朋友要理解,股價的漲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特別是暴漲的股票,往往就伴隨暴跌,這就像到海邊觀潮,潮水有起有落,而當颱風來的時候,浪就特別猛烈,股價也是相同的道理。
如果你投資股票,只預期到「上漲」的快樂,遇到「下跌」就會不知所措,到處尋找浮木支撐自己的觀點,或者會感到焦慮不安,害怕接下來股價是否會繼續下跌,那代表你可能還沒做好留在投資市場的心理準備,低波動的投資商品,例如「定存」、「債券」可能會更適合你。
有人可能會問:「這不是幫下跌找理由嗎?」這是不一樣的,實際上短期的股票價格波動,其實無須過度理會。
投資朋友要理解市場的本質,股市是「一群人」在做交易,但只有「某個時間點的成交價格」決定股價。
所以你可以把股市想像成一個雜亂無章的菜市場,原產地的農夫、收購蔬菜的中盤商、賣農藥的業者、單純想買菜的家庭主夫(婦)、量販商、有機商店老闆等,都在同一個交易所買賣蔬菜,這時候因為大家掌握的資訊、資金量、交易目的都不同,看待價格的視角一定都不一樣,所以股價一定會波動,所以為短期的股價波動找理由,根本是「浪費時間」。
但如果股價的變動跟大盤或相同的產業族群反方向,或是跟「利多」消息反方向,或者已經持續下跌一段時間,其實就該視為「警訊」,這時候我們應該要主動詢問公司、查閱新聞與財報、查詢法人進出、查詢董監持股、查詢申報轉讓、查詢分點進出、查詢大戶持股比例,或甚至到網路討論區去尋找可能的原因,以幫助我們做交易決策。
投資不是信仰,但對自己的投資選擇應該要有「信心」。
股價的變化不可能是單行道,只准漲,不准跌,中間必然伴隨波折起落,如果我們找不到足以解釋的原因,評估並非公司基本面出問題,而從籌碼面、內部人等角度也找不到合理的理由,但股價仍持續下跌,那不妨對自己多一點信心吧!
很多時候股價下跌,就只是市場參與者缺乏耐心或沒這麼看好,例如最近長虹(5534)的下跌,跌幅雖然不多,但可以感覺到不少投資人已經失去耐心並選擇拋售,這其實很合理,畢竟上半年業績就是難看,且參與者未必知道業績可能會集中在下半年,又或者可能只是不想參加除權息,想等除息後再進場。
總之市場可以有100個下跌的理由,但如果你看多的理由仍然存在,持有股票的成本合理,且經評估上檔空間夠大,值得時間等待,那多等候一時,等待市場認錯又有何妨呢?
去年的閎康(3587)跟今年的閎康(3587)是不同的公司嗎?值得深思。
另外提醒投資朋友,不要因為看好某檔股票,其股價下跌就急著抄底,以長虹、遠雄港的下跌為例,我個人是選擇分批進場,因為很明顯的,這兩家公司近期股價表現都相當弱勢,其實沒有必要急著抄底,因為短期市場的悲觀或拋售,觀點不會立刻反轉,如果你已經建立一定部位,其實不用心急。
「著急」跟「無計畫」這些因素, 很容易造成投資人做出錯誤決定,例如你看長虹股價下跌就急著抄底,在這個時間點持股滿手,甚至除息後再買,那假設後面走勢呈現「貼息」呢?你是否會信心崩潰?
除非你對於「摸頭猜底」很有經驗與信心,又或者你早已心無旁騖、處變不驚,不然我通常還是會建議讀者謹慎抄底,如果你操作的策略是抓大波段,那真的不用太過心急。
看錯很正常啊!如果百發百中,我的持股就不會抱過一座山,針對遠雄港,我會高檔出清,然後在現在股價低檔全力買進,豈不是賺更多?廣義地說,我通通都「看錯」。
但投資過程固然重要,可是終點的報酬結算才是關鍵啊!看錯就好好反省檢討,思考是不是時機抓得不好,或者策略沒有執行到位,亦或針對整體市場情緒做了誤判等,「錯誤」不是壞事。
有的被動投資者認為主動投資都一直在「錯誤」上打轉浪費時間,讓複利效果無法及早堆疊,但其實這也是一種「投資」,你當然可以選擇投資在指數工具,讓時間堆積財富,但也可以選擇投資在自己身上,堆疊自己獲得打敗大盤的「可能性」,這個目標很困難沒錯,但不代表這件事情是個「錯誤」。
即使是好公司,每年也會遇到至少一次大跌,而當你用後照鏡回顧過去時,你會發現當時跌下來的價格很漂亮,所以好公司偶爾也會出現「甜甜價」,作為價值投資者,你應該要感謝「波動性」,而非將其視為大敵。
但如果你會因為股價波動而感到焦慮,那還是要認真面對投資策略是否適合自己的根本性問題,投資就像進遊樂場,你可以玩旋轉木馬,也可以挑戰雲霄飛車,沒有人會限制你,但你進遊樂場,目的應該是「快樂」、「滿足」,而非「心臟病發」吧!認清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台灣的存股族很喜歡存股「零成本」這個概念,簡單說就是當我用10元的股價買入1張股票,成本為1萬元,假設該股票每年都配發1元現金股利,每年我可以領到1,000元股息,經過10年折算,我的股票成本為0元(成本1萬元-股息1萬元),這似乎就暗示投資人再也不怕虧損,再來領到的股息或股價上漲都是賺到。
其實這只是數字遊戲,我也可以成本計為1萬元,收入另計1萬元,對個人來說,結果是一樣的。
但對於心理層面的影響呢?
標榜「存股」策略的專家可能會告訴你,持股成本越來越低,能增強你長期投資的動力,且不懼於短期股價的波動,但這往往也是風險之所在。
舉例來說,如果你透過調整買入價格或券商自動修改成本,當公司配息後股價下跌,你不會對於後續是否填權息有明顯的感受,因為帳上不會顯示虧損,但一家公司能否維持穩定獲利,是填權息的關鍵,這可能會讓投資人忽略公司營運體質或產業地位的改變。
另一方面,以「零成本」為目標,可能會造成對於投資特定公司的「固著」。例如你投資某公司五年,持股成本可能已經減半,但公司體質明顯變差,你會捨得放棄長期存股累積的成績嗎?當你投入了更多成本與期待,要放棄是相對困難的。
此外,「零成本」並不等於不會虧損,我們回到前面的例子,假設投資10年後持股成本回到0元,股價仍是10元,某天股價腰斬,即使你的持股是零成本,你還是會承擔損失,所以「零成本」這個概念,其實更像是在心理對股票做「重分類」,這裡就牽扯到所謂「心理帳戶」的概念,「零成本」這個觀念,比較像儲蓄,你會無形中將這檔股票放到內心當中「儲蓄或固定投資」的帳戶當中,當然這不是壞事,只是有可能會影響你對這檔股票的操作決策。
最後也想提一下,我們為什麼要追求「零成本」呢?
我認為「投資」跟「還本」是不同的概念,「零成本」的說法很像是買「儲蓄險」,業者會強調你只要固定提撥保費20年,20年過後領取的利息都是額外賺到的,獲得越久,領得越多,但這就意味中間領取的利息,其實都像是由你支付的保費(本金)支應,而且你已經被迫困在這個合約長達20年,之後才能真正拿到超越已支付保費(本金)的收入,這到底是不是一個合理的投資決定,有待商榷。
(歡迎付費訂閱支持作者持續發掘更多投資機會)
(付費訂閱可解鎖更多深入分析與價值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