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道路上與你相遇!鄉育基金會打破地域限制,攜手偏鄉學子開展豐富的學習旅程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每年的二月底,高中學測成績揭曉。在拿到成績單後,學生及家長通常會開始評估分數的落點,並思考多元入學方案的選擇。對於傾向「個別申請入學」的學生來說,需要在三月~五月期間完成「學習歷程」檔案。這份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

(註:個人申請是目前大學入學的主要管道之一,現行大學多元入學管道主要有四種:特殊選才、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考試分發)



關於學習歷程有不少的討論,其中之一就是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像是都市學生的資源相對較豐富,有比較多的題材,或是都市的學生比較積極主動,知道怎麼找到相對應的學習資源......等。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這個現象,於2022年成立,其使命為:「致力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發展屬於自己的學習歷程與素養、造就台灣未來新世代人才」,以實際的行動,深入地域或經濟不力的地方,透過一系列的課程,幫助偏鄉的孩子完成學習歷程。

鄉育基金會學習歷程講座。圖片提供:鄉育基金會

鄉育基金會學習歷程講座。圖片提供:鄉育基金會


LearnPal 與鄉育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鄉育夥伴)因為有相似的理念,近期進行了深度的交流。鄉育夥伴與我們分享他們的觀察,在梳理過 600 位以上的訪談紀錄,並研究相關資料,從而整理出的統計數據顯示,當今台灣人才發展困境可以歸納出三個面向:高中階段、大學階段、就業階段。

從研究顯示,高中生有 65% 的學生不知道如何擬定自學計畫,不知道為何而學;大學生有 59% 的人認為選錯科系;上班族則是有高達 71.3% 的人認為學非所用,對職涯感到茫然,這些數據呈現出多數人不滿意做出的選擇。鄉育夥伴認為,為解決終端的人才困境,他們首先能做的就是從高中階段著手,陪伴高中生找到他們的生涯方向。

鄉育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透過面對面近距離的互動,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在深耕偏鄉學校的這段時間裡,夥伴們跟我們分享了幾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職涯選擇:「我的親友是______,所以我也想要當______」

在職涯探索的講座中,鄉育夥伴觀察到偏鄉的學生對於各行各業的認識不夠全面,在沒有師長的帶領下,很容易把身邊的大人當作典範,進而複製他們的職業,例如:廚師、農夫、殯葬師......;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當下流行的韓劇也會影響學生職涯的規劃,像是有一段時間韓劇流行心理劇,就有學生因為心生嚮往而想當心理師,另一段時間流行法庭劇,也會有學生想仿效當律師!這些現象都顯示了學生對職業的認識不夠多,僅能從親近的人或電視劇去揣測。鄉育的夥伴透過職涯講座,邀請各行各業的名人專家對高中生分享生涯及職涯的歷程,讓學生擴展對各行各業的認識,了解產業所需的技能。

認識自我:「我沒有特殊技能,不知道怎麼寫學習歷程」

高中生從高一開始就要逐步建立學習歷程,鄉育夥伴與我們分享,偏鄉的孩子自信心稍微不足,普遍的現象是認為自己沒有特殊才能,不知道如何開始,他們以為學習歷程是要參加科展、會寫程式......,有好成績才能寫進學習歷程。鄉育的夥伴與高中生進行深入對談後,發現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才能,只是他們自己可能沒有意識到,像是有些人擅長料理,甚至可以煮出一桌美食;有的人喜歡研究工具,會修理機車......等等。聽到這裡,我們都忍不住驚嘆學生們太有才華了!

鄉育夥伴很有耐心,在陪伴過程中發現偏鄉學生需要的是被看見、被引導,最重要的是增強自信心!經過鄉育夥伴的輔導,陪伴學生探索自我,透過工具協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主題, 規劃並執行自主學習計畫,最終讓每個學生都能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鄉育基金會學習歷程工作坊。圖片提供:鄉育基金會

鄉育基金會學習歷程工作坊。圖片提供:鄉育基金會


聽到這麼多精彩的故事後,我們不難想像鄉育夥伴所投入的努力,也對他們的課程設計充滿了好奇。鄉育的夥伴與我們分享了課程內容,以及團隊如何透過活動的帶領和實作,讓學生能夠跟著課程的安排逐步完計畫。例如,藉由「誰是接班人」的活動,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職場所需要的技能,並從中評估現有能力與未來職業的差距,開始展開學習計畫;透過「兩真一假」的活動,學生能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的差異。

這些活動啟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接著帶入課程,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找尋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從回饋表單看到學生寫著:「打工時曾經被外國人問話過,所以會想要學更多外國語言幫助他們」、「我一直很想當一個藝術家,有和會彈電吉他和貝斯的同學組隊去表演重金屬搖滾,我們都自己寫曲,希望以後還可以接到表演的機會」,可以感受到經過課程的梳理後,學生找到生涯方向的快樂,以及在參與過程中得到的成長。


鄉育基金會學習歷程講座。圖片提供:鄉育基金會

鄉育基金會學習歷程講座。圖片提供:鄉育基金會


在 2022 年至 2023 年這兩年間,鄉育教育基金會已經走訪了 11 個縣市,服務了 27 間高中職校和9571名學生。鄉育基金會的付出和努力,對偏鄉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無論在學生的個人發展或是社區的整體進步上,都帶來了改變。非常謝謝鄉育夥伴帶來精彩的分享,讓我們更深刻地感受教育現場的城鄉差距,也讓我們體會到,差距並不是一道無法突破的城牆,而是可以透過持續的努力和積累,從量變轉化為質變!​

鄉育教育基金會與均一 LearnPal 夥伴交流

鄉育教育基金會與均一 LearnPal 夥伴交流


我們是 LearnPal ,源自於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以數位科技帶動台灣教育創新,聚焦融合「人工智慧」與「個人化學習」,幫助每個人都能找到更合適自己的學習步伐。


29會員
21內容數
哈囉~歡迎來到創學孵化器!這裡是專為高中生打造的創新學習平台,分享高中生學習和生涯相關的文章,引導他們探索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這裡有學習策略、學習歷程,以及生涯探索的相關資訊,輔以AI、數位工具,期待能幫助高中生具備找出自己未來方向的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學孵化器 的其他內容
探險小隊在臺北市數位實驗中學吉林基地進行深入討論和交流,透過交流,得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知識,包括學習策略課程、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微課程。期盼在未來能更有系統地支持老師和學生,創造更多積極參與的學習環境。
很開心與數位實驗高中的一年級學生呂顥天進行了深入交流,讓我們了解數位實驗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差異,特別是在課程設計和自主學習的比重。顥天也分享了他在「學習策略」課程中學到的數位工具應用,以及他對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製作的看法。
探險小隊在臺北市數位實驗中學吉林基地進行深入討論和交流,透過交流,得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知識,包括學習策略課程、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微課程。期盼在未來能更有系統地支持老師和學生,創造更多積極參與的學習環境。
很開心與數位實驗高中的一年級學生呂顥天進行了深入交流,讓我們了解數位實驗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差異,特別是在課程設計和自主學習的比重。顥天也分享了他在「學習策略」課程中學到的數位工具應用,以及他對生涯探索和學習歷程製作的看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希望閱讀不是成績優秀學生參與而已,讓每一個同學都會接觸到書本,有機會享受閱讀的美好。為什麼提供「如果兒童劇團藝文之旅」做為獎勵?因為希望孩子可以開闊視野,欣賞精緻的好戲,體驗不同的城市風貌。隨著486大哥經商有成,每年贊助學校從一所到十四所,至於閱讀教育與遴選機制則尊重學校專業。
在這個數位化教學時代,XR(擴增實境、虛擬實境和混合實境)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新典範。透過虛擬攝影棚技術,教師們得以創建更加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將學生帶入虛擬的教學環境中。 先來談談虛擬攝影棚的定義以及相關配置,首先虛擬攝影棚是一種在實體空間中利用數位技術模擬的攝影棚環境。不同於傳統的實體攝影棚,需要
Thumbnail
學校老師如何因應 ChatGPT 等生成式AI帶來的衝擊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生成式AI已經成為了教育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這種新興技術對國中國小教育有著潛在的重大影響,老師們需要積極面對並適應這一變革。本文將探討老師如何因應生成式AI帶來的衝擊,以及學校如何在實際應用中踏出第一步。
Thumbnail
AutoGPT是一款基於OpenAI的GPT-3技術開發的智能助手,可以幫助用戶通過自然語言來執行各種任務,例如搜索、翻譯、寫作、編程等。 autoGPT的特點是不需要用戶手動輸入指令,而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理解用戶的需求並提供相應的服務。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領域開始尋求與AI結合的可能性。教育領域作為人類知識傳承與成長的核心......
Thumbnail
很多家長對於走實驗教育這條路都有各式各樣的擔憂,其中一個很大的擔憂就是擔心孩子在缺少了體制內的那些強迫書寫、排山倒海的寫字與閱讀練習,孩子的寫字與閱讀能力會與體制內的差距越來越遠,而這影響我想最主要還是回到了對於考試的擔憂。
Thumbnail
VR/虛擬實境--先讓欣賞者身歷其境,從而期待欣賞者感同身受,同理這些人陷於惡劣的處境,願意聲援及出手拯救--將成為平權運動者重要的輔助工具。
Thumbnail
書名: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 作者: 謝依婷 出版社:寶瓶 出版日期:2020/09/28 陳揚的小小介紹:   不知道各位對於兒少精神科熟不熟悉?它是專門看兒童與青少年的專科醫師,是需要受過特別訓練的次專科。這本書紀錄了許多謝醫師的看診經
Thumbnail
書名:阿德勒愛與引導在教育的實踐:12個幫助孩子發展歸屬、信心、貢獻的教育現場故事 作者: 吳淑禎;吳毓瑩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7/09/28 陳揚的小小介紹:   這本書個人覺得如果要瞭解阿德勒的理論,可能略顯不足,畢竟這本書應該是把自己定義在經驗分享上的書籍,
媒體 親權 上了一課 法律與生活 媒體法律與生活 考試 採訪 再造 再教育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希望閱讀不是成績優秀學生參與而已,讓每一個同學都會接觸到書本,有機會享受閱讀的美好。為什麼提供「如果兒童劇團藝文之旅」做為獎勵?因為希望孩子可以開闊視野,欣賞精緻的好戲,體驗不同的城市風貌。隨著486大哥經商有成,每年贊助學校從一所到十四所,至於閱讀教育與遴選機制則尊重學校專業。
在這個數位化教學時代,XR(擴增實境、虛擬實境和混合實境)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新典範。透過虛擬攝影棚技術,教師們得以創建更加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將學生帶入虛擬的教學環境中。 先來談談虛擬攝影棚的定義以及相關配置,首先虛擬攝影棚是一種在實體空間中利用數位技術模擬的攝影棚環境。不同於傳統的實體攝影棚,需要
Thumbnail
學校老師如何因應 ChatGPT 等生成式AI帶來的衝擊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生成式AI已經成為了教育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這種新興技術對國中國小教育有著潛在的重大影響,老師們需要積極面對並適應這一變革。本文將探討老師如何因應生成式AI帶來的衝擊,以及學校如何在實際應用中踏出第一步。
Thumbnail
AutoGPT是一款基於OpenAI的GPT-3技術開發的智能助手,可以幫助用戶通過自然語言來執行各種任務,例如搜索、翻譯、寫作、編程等。 autoGPT的特點是不需要用戶手動輸入指令,而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理解用戶的需求並提供相應的服務。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領域開始尋求與AI結合的可能性。教育領域作為人類知識傳承與成長的核心......
Thumbnail
很多家長對於走實驗教育這條路都有各式各樣的擔憂,其中一個很大的擔憂就是擔心孩子在缺少了體制內的那些強迫書寫、排山倒海的寫字與閱讀練習,孩子的寫字與閱讀能力會與體制內的差距越來越遠,而這影響我想最主要還是回到了對於考試的擔憂。
Thumbnail
VR/虛擬實境--先讓欣賞者身歷其境,從而期待欣賞者感同身受,同理這些人陷於惡劣的處境,願意聲援及出手拯救--將成為平權運動者重要的輔助工具。
Thumbnail
書名:我們的孩子在呼救:一個兒少精神科醫師,與傷痕累累的孩子們 作者: 謝依婷 出版社:寶瓶 出版日期:2020/09/28 陳揚的小小介紹:   不知道各位對於兒少精神科熟不熟悉?它是專門看兒童與青少年的專科醫師,是需要受過特別訓練的次專科。這本書紀錄了許多謝醫師的看診經
Thumbnail
書名:阿德勒愛與引導在教育的實踐:12個幫助孩子發展歸屬、信心、貢獻的教育現場故事 作者: 吳淑禎;吳毓瑩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7/09/28 陳揚的小小介紹:   這本書個人覺得如果要瞭解阿德勒的理論,可能略顯不足,畢竟這本書應該是把自己定義在經驗分享上的書籍,
媒體 親權 上了一課 法律與生活 媒體法律與生活 考試 採訪 再造 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