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腦學】中老年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老年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很普遍。

中老年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很普遍。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4/04/03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與正念認知心理治療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不只是發生在一般年輕族群,在中老年憂鬱症患者身上更為常見。就醫時,許多老年憂鬱症患者之憂鬱症往往已經慢性化,不管是藥物或是rTMS腦刺激治療都顯得更困難。




中年與老年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

前段時間,我們談在《【憂鬱腦學】治療拖延可能導致憂鬱症轉變成難治型憂鬱症》這篇文章中,談到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在臺灣,憂鬱症治療拖延最嚴重的族群,其實不是20~30歲的年輕人,而是中老年憂鬱症患者。

關於老年憂鬱症,我們也曾在《【憂鬱腦學】為什麼老年憂鬱症就醫如此困難?》文章中討論到,60歲以上符合老年憂鬱症診斷者的盛行率約10~45%,診斷率更只有1/3。根據國衛院2023年的研究,在臺灣,中老年人憂鬱症的治療率更只有27%。

相比起青年族群,中老年憂鬱症患者的治療本來就比較困難,除了我們之前提到的體質、慢性或重大生理疾病、認知障礙、人格特質、慣性、環境與社會因素,隨著年齡增長,功能退化、人際關係退縮、認知彈性僵化、寂寞感,也是中老年憂鬱症患者無法迴避的問題。年齡增長也會帶來藥物動力學與藥物代謝改變、頭腦神經元與神經訊號傳遞改變、頭腦白質功能改變,進而導致老年憂鬱症更容易慢性化、對於憂鬱症治療藥物反應變敏感。

2020年的統合分析研究顯示,老年重度憂鬱症患者對憂鬱症治療藥物的反應與一般成年人相同,落在50%左右,並沒有比較差。但考量到中老年憂鬱症患者,特別是老年憂鬱症患者拖延就醫的比率更高,轉變成慢性憂鬱或難治型憂鬱症的風險也跟著上升。臨床觀察起來,拖延治療的中老年憂鬱症患者,對於憂鬱症治療藥物治療或rTMS腦刺激治療的治療效果都較差。

因此,不管是青年、中年或是老年憂鬱症患者,早期就醫評估診斷、接受治療仍是非常重要的議題。


憂鬱症篩檢量表的影響

在臺灣,作為健康篩檢一部份問題,憂鬱症篩檢包含2個問題,分別是篩檢憂鬱症和薪的憂鬱情緒與興趣減低,任何一題答案為是時,定義為篩檢陽性。然而,完成調查篩檢獲得陽性,與符合憂鬱症診斷且就醫精神科,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

過去研究發現,憂鬱篩檢對於憂鬱症被診斷率或治療率幾乎沒有影響,對於住院率或自殺率的影響也不明顯。然而,透過連結臺灣成人預防健康檢查計畫與臺灣健保資料庫,2023年的研究者發現,憂鬱篩檢陽性的個案,可以促進憂鬱症的早期治療,但最終中老年憂鬱症患者治療率只有10.8%,數字非常低。

如果憂鬱症的早期治療無法持續,憂鬱症又未好轉,憂鬱症慢性化將嚴重影響憂鬱症患者的情緒生活,甚至進展程為難治型憂鬱症。

因此,除了透過問卷篩檢憂鬱症,對於中老年憂鬱症患者來說,如何維持穩定醫療關係,持續就醫與接受憂鬱症治療,變成是臨床最重要的困境。


可能的治療穩定方法

從研究結果來看,增加憂鬱治療維持性的幾個關鍵因子,最重要的莫過於家庭。根據研究,有伴侶或與原生家庭同住的個案,在家庭成員鼓勵下,憂鬱症患者較能維持就醫與接受藥物治療,特別是在老年憂鬱症患者,年輕家庭成員的陪同就醫與支持,對於穩定治療非常重要。

在家庭之外,情緒支持系統也是非常重要。憂鬱症的治療需要好幾個月甚至幾年,家庭以外的同儕支持或罹患相同疾病的戰友彼此打氣都可能對於憂鬱症的治療穩定有所幫助。

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憂鬱症的治療可能需要倚賴個人的毅力與決策共享型的治療。此時,如果能夠找到一個您願意相信的醫療系統,與醫師好好討論各種憂鬱症治療的可行性與優缺,也有助於憂鬱症治療的穩定與持續。

115會員
70Content count
情緒腦學,彙整與精神科、身心科相關的腦科學論文,幫助讀者透過腦科學來理解自身或親朋好友遭遇的情緒障礙或情緒疾病(憂鬱、焦慮、強迫等等)。與公開的文章不同,情緒腦科學專欄,將更深入解釋腦部與情緒的關聯,幫助希望進一步理解情緒在頭腦間運作機轉的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醫療心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罹患憂鬱症時,到底要不要就醫呢?會不會再努力一點,憂鬱症就會自己好轉了呢?」在這篇文文章裡,讓我們談談臨床上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希望能夠幫助讀者,理解憂鬱症早期治療的重要性,避免自己養成難治型憂鬱症的體質喔。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除了了解「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種類、可能病因與治療方式,有沒有辦法預防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發生呢?要百分百預防季節性情感失調很困難,然而,過去的研究與前人的努力依舊展示了一些我們可以遵行或嘗試的方向。在這篇文章裡,我們也會提供1個4個問題的篩檢量表供您自己評估與使用。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還記得上次我們介紹的「季節性情緒失調」包含哪3種嗎?如果忘記了,可以回去複習喔。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來講解一下季節性情緒失調可能的病因,精神科藥物治療,與其他非藥物的治療方式。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社區上呼吸道感染大爆發,天氣又冷,許多人躲在家中避寒。趁著這樣的冬季日子,讓我們來認識每年秋冬,年復一年,身心科門診必然出現的一種情緒失調──「季節性情緒失調」。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之前我們曾經介紹過有些人會使用「抗壓能力不足」、「失眠或睡眠不足」來代稱「憂鬱症」,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繼續認識臨床上,其他常見的「憂鬱症」替代名詞。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三個字看似簡單,卻是許多人的心魔。罹患憂鬱症就像罹患癌症一樣,好像是某種絕望的象徵。為了替代「憂鬱症」,許多人選擇引用其他名詞來代稱自己的「憂鬱症」。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整理了一些常見的替代名詞。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罹患憂鬱症時,到底要不要就醫呢?會不會再努力一點,憂鬱症就會自己好轉了呢?」在這篇文文章裡,讓我們談談臨床上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希望能夠幫助讀者,理解憂鬱症早期治療的重要性,避免自己養成難治型憂鬱症的體質喔。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除了了解「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種類、可能病因與治療方式,有沒有辦法預防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發生呢?要百分百預防季節性情感失調很困難,然而,過去的研究與前人的努力依舊展示了一些我們可以遵行或嘗試的方向。在這篇文章裡,我們也會提供1個4個問題的篩檢量表供您自己評估與使用。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還記得上次我們介紹的「季節性情緒失調」包含哪3種嗎?如果忘記了,可以回去複習喔。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來講解一下季節性情緒失調可能的病因,精神科藥物治療,與其他非藥物的治療方式。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社區上呼吸道感染大爆發,天氣又冷,許多人躲在家中避寒。趁著這樣的冬季日子,讓我們來認識每年秋冬,年復一年,身心科門診必然出現的一種情緒失調──「季節性情緒失調」。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之前我們曾經介紹過有些人會使用「抗壓能力不足」、「失眠或睡眠不足」來代稱「憂鬱症」,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繼續認識臨床上,其他常見的「憂鬱症」替代名詞。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三個字看似簡單,卻是許多人的心魔。罹患憂鬱症就像罹患癌症一樣,好像是某種絕望的象徵。為了替代「憂鬱症」,許多人選擇引用其他名詞來代稱自己的「憂鬱症」。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整理了一些常見的替代名詞。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有認真聆聽過自己的內心呼喊了呢?當代生活節奏加速,壓力山大,對許多人來說,憂鬱症已悄悄成為無形的威脅。 但你知道嗎?這場心靈的戰役,預防遠比治療來得關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憂鬱症的形成過程,學習如何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身心的平衡點,避免被壓力拖入憂鬱深淵。 閱讀全文,探索守護心靈健康的秘
Thumbnail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兩億人患有嚴重憂鬱症,至少有六億人一生中會經歷憂鬱。如果再考慮輕度憂鬱,這數字更加驚人。難道這麼多人都生病了嗎?瑞典國民醫生安德斯・韓森告訴我們,憂鬱可能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學會接受它,才能用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它。
最近在做躁鬱症的自費治療,昨天完成了第一個回合。 似乎是有跡可循的:克制不住的消費,保養品、彩妝、衣服、鞋子;很多保養品都過期了!! 豬有超多高跟鞋,很少穿, 包包有一段時間會認真用, 衣服雖然想穿但是會考慮被人帶去鎖螺絲的問題反而會放棄!! 豬一直以為這些行為是補償自己中性偏男性化的青春期生活,
Thumbnail
我有時會想,星座(或稱之占星學)對人們之所以有療癒的效果,也許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星象資訊,對現狀的困境與低潮找到歸因。 󠀠 「啊,原來是XX逆行啊」 「所以這種無力感,是大家都會有的啊」 讓我們放過自己,少一點對自己的自責。由無盡的痛苦迴圈中,轉為比較能正視、接受並處理當前的情緒。 󠀠
Thumbnail
「你的想法太負面了。」「想開一點吧!」「你已經比很多人好了,應該感恩。」「難度你就不能自己想通嗎?為什麼要去看心理師?」 在得了產後憂鬱之後,我聽過這些話,或許你也聽過。說這些話的人,都沒有得過憂鬱症,甚至對它沒有很多的了解,卻認為這樣是絕對的良方。未懷孕以前,也多次被灌輸「憂鬱症是自己的選擇」的想
Thumbnail
告訴長期陷入憂鬱症的親友「你的大腦發炎了所以你一直好不了」,有時是個同理,至少不是個指責。因為個人體質、以及過往遭受到的挫折、壓力,加上人類基因遺傳的免疫反應,導致大腦陷入混亂,這時不是告訴病人「你不要想就好」、「你不要這麼做就好」,就能改善問題。
Thumbnail
你是否體驗過心靈之旅? 腦袋不斷在心中與自己對話,上演著一場又一場的內心戲,我們試著將腦中不斷爆炸的千頭萬緒理清,然後告訴自己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我想這是現代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心靈之旅久了就會發現,內心的思緒常常是理不清的,而且還會經常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心靈之旅瞬間變成了一個惱人的東西,但
Thumbnail
憂鬱症患者的腦子就是被凌遲的犯人,千刀萬剮,一層層慢條斯理削下肉來。幾次發作的深刻體驗,使我察覺憂鬱症的病源在腦子,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心。它絕非僅是情緒的起伏,而是腦子的一種分泌失調,阻斷了正常的記憶、思辯、反芻的能力。我因而對腦子元兇的神祕機能產生了興趣……
Thumbnail
生產的過程,原是一個美好的旅程,父母期待著未知的新面孔即將降臨到我們的身邊。但這樣的旅程,有時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媽媽可能會遭受長期害喜、孕吐、對某些味道或食物感到噁心,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外,有時還會有心理上的壓力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有認真聆聽過自己的內心呼喊了呢?當代生活節奏加速,壓力山大,對許多人來說,憂鬱症已悄悄成為無形的威脅。 但你知道嗎?這場心靈的戰役,預防遠比治療來得關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憂鬱症的形成過程,學習如何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身心的平衡點,避免被壓力拖入憂鬱深淵。 閱讀全文,探索守護心靈健康的秘
Thumbnail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兩億人患有嚴重憂鬱症,至少有六億人一生中會經歷憂鬱。如果再考慮輕度憂鬱,這數字更加驚人。難道這麼多人都生病了嗎?瑞典國民醫生安德斯・韓森告訴我們,憂鬱可能是大腦的一種保護機制,學會接受它,才能用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它。
最近在做躁鬱症的自費治療,昨天完成了第一個回合。 似乎是有跡可循的:克制不住的消費,保養品、彩妝、衣服、鞋子;很多保養品都過期了!! 豬有超多高跟鞋,很少穿, 包包有一段時間會認真用, 衣服雖然想穿但是會考慮被人帶去鎖螺絲的問題反而會放棄!! 豬一直以為這些行為是補償自己中性偏男性化的青春期生活,
Thumbnail
我有時會想,星座(或稱之占星學)對人們之所以有療癒的效果,也許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星象資訊,對現狀的困境與低潮找到歸因。 󠀠 「啊,原來是XX逆行啊」 「所以這種無力感,是大家都會有的啊」 讓我們放過自己,少一點對自己的自責。由無盡的痛苦迴圈中,轉為比較能正視、接受並處理當前的情緒。 󠀠
Thumbnail
「你的想法太負面了。」「想開一點吧!」「你已經比很多人好了,應該感恩。」「難度你就不能自己想通嗎?為什麼要去看心理師?」 在得了產後憂鬱之後,我聽過這些話,或許你也聽過。說這些話的人,都沒有得過憂鬱症,甚至對它沒有很多的了解,卻認為這樣是絕對的良方。未懷孕以前,也多次被灌輸「憂鬱症是自己的選擇」的想
Thumbnail
告訴長期陷入憂鬱症的親友「你的大腦發炎了所以你一直好不了」,有時是個同理,至少不是個指責。因為個人體質、以及過往遭受到的挫折、壓力,加上人類基因遺傳的免疫反應,導致大腦陷入混亂,這時不是告訴病人「你不要想就好」、「你不要這麼做就好」,就能改善問題。
Thumbnail
你是否體驗過心靈之旅? 腦袋不斷在心中與自己對話,上演著一場又一場的內心戲,我們試著將腦中不斷爆炸的千頭萬緒理清,然後告訴自己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我想這是現代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心靈之旅久了就會發現,內心的思緒常常是理不清的,而且還會經常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心靈之旅瞬間變成了一個惱人的東西,但
Thumbnail
憂鬱症患者的腦子就是被凌遲的犯人,千刀萬剮,一層層慢條斯理削下肉來。幾次發作的深刻體驗,使我察覺憂鬱症的病源在腦子,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心。它絕非僅是情緒的起伏,而是腦子的一種分泌失調,阻斷了正常的記憶、思辯、反芻的能力。我因而對腦子元兇的神祕機能產生了興趣……
Thumbnail
生產的過程,原是一個美好的旅程,父母期待著未知的新面孔即將降臨到我們的身邊。但這樣的旅程,有時候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媽媽可能會遭受長期害喜、孕吐、對某些味道或食物感到噁心,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外,有時還會有心理上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