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主買了二手房屋。屋齡多半二十幾年以上了!由於樓地板面積不大,可是客戶總愛不想看到舊結構表面,就習慣使用木裝潢包樑包柱、包牆。其實會這麼做,有時倒也有它實際作用存在。
如加上利用隔間木作工法、在柱牆上包覆板材並製造出具有某種效應的形體,好讓空間更有變化性與設計感;這對於總樓地板扣除了公設之後,只剩不到18坪的一間屋子來說:「我會少了大約一張特大雙人床的面積。」
「屋主是你。會有什麼感覺?」
「在大台北地區的房價。1.5坪值多少錢呢?」
這是牆壁裝修面被板材包覆前的樣子。
也可以是這樣,......
結果可能就變成這個樣子?
如果裝潢工程的都完成了,......
會變這樣嗎?
在樑、柱、牆間的空間。你若無法讓它與牆面融為一體?那麼你必須使它別具一格?
還是這樣嗎?
無形被縮減的空間裝置成本?它對大面積的房子而言,這一點點零碎的空間。根本就算不到上什麼!可它對於小坪數的空間卻是大失血。別使它閒置。
這是另一種浪費。
這也行。但要花不少錢!
做兩三扇櫥櫃板,把這空間做為具有實用功能的儲物櫃來使用。物盡其用,也不失整體美觀;最後這種......。絕對是最經濟,但是也絕對高階挑戰的方式?
有人覺得它像沒事找事、無中生有的產物!?
我則看好它便宜又實惠,更能製造畫龍點睛的個人風格。
「經濟簡單」還是要有前提和條件的?
若是自己眼光不夠獨到?又一點也沒有手工技藝的本事呢?
為了你日後能好好和它共處一室,還不讓它空著沒事!
自己還是把它當成一個樂趣!將就地去買個現成的櫥子、桌子什麼的......直接擺上著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