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現代人,如何有效學習?分享 4 步驟學習系統,幫你輕鬆賺回學費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從 5 年前開始,就是一個愛買課跟上課的人。

買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解決生活或工作中的具體問題。

後來我自己整理了以下的 4 步驟,讓我能夠隨時提醒自己:「ㄟ朱騏,別忘記自己買課的初衷!」

這 4 步驟分別是:

  1. 起心動念
  2. 拆解目標
  3. 開始學習
  4. 檢視成果

下面讓我一個個解釋給你聽。

步驟 1. 起心動念

找到「你在學習的為什麼」。

這個概念,是我從 Simon Sinek 的 《找到你的為什麼》中,得到的啟發。

我們人很神奇唷。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做,往往做個 1 天就不想幹了。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做事情的理由,要你撐個 1 年都沒問題。

學習也一樣。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學了之後能幹嘛,別人送你這堂課程你都不會想看。但如果課程內容能解決你的問題,在學習預算許可內,自己都會湊出錢去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不過怎麼知道「自己的學習為什麼」呀?

分享一個訣竅:

寫下你在生活或工作遇到的困難,觀察自己缺少什麼技能所以無法克服。

例如我在剛轉職成技術寫手的時候,就發現自己一直對怎麼組織文件很頭痛。當我發現,自己 1 個月內竟然有高達 20 天,都在日記上無意識提到這個問題時,我就知道出問題了。

於是我就寫下這個「學習的為什麼」:

我想要學習 Divio Documentation System,藉由將該架構導入到工作上的技術文件,讓自己可以寫出好讀又好查詢的產品技術文件。


步驟 2. 拆解目標

知道「自己在學習上的為什麼」很好,但是具體到底該幹嘛阿?

不知道。

所以如果自己要開始行動,勢必需要具體的學習目標。

在這一步,我會將「學習的為什麼」拆解成具體要學的主題,並且列成清單。

但是該怎麼拆解呢?我分享一個訣竅:

使用 SMART 原則來拆解目標。

SMART 原則是各大商管書籍,最喜歡提到的目標制訂法。但不光是在工作上,其實在學習上訂目標也挺好用的。

SMART 原則是由 5 個英文字母組成,分別是:

  • S : Specific (具體的) → 確切來說,我想要做到什麼、完成什麼?
  • M :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 對自己誠實,什麼指標可以代表完成了這個目標?
  • A : Achievable (可達成的) → 什麼事情讓我覺得,這個目標是合理的?(這個問題可以幫助自己看到要完成這個目標前,會遇到哪些障礙)
  • R : Relavant (相關的) → 這個目標和我的「更大目標 (例如人生計畫 )」是對齊的嗎?
  • T : Time-bound (有時間限制的) → 我何時一定要完成這個目標?

我們直接來看一個舉例,會比較有感。

例如「跑馬拉松」,如果你只有寫「今天我想要參加馬拉松」。

這看起來很模糊,對吧?

我們用 SMART 原則,改成下面這樣:

  • Specific (具體的) : 我想要去跑馬拉松,而且可以全程不休息地跑完
  •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 我會按照馬拉松 App 的數據追蹤,跑完制式馬拉松的距離
  • Achievable (可達成的) : 過去我曾經接受過跑步訓練,我的身體健康,而且距離馬松松活動還有 6 個月。
  • Relevant (相關的) : 我一直很關心自己的心臟狀況,希望它能夠維持規律的跳動,同時讓我能夠活力充沛、測試自己的心肺耐力。
  • Time-bound (有時間限制的) : 我已經報名了 6 個月後的馬拉松活動

這樣就具體多了。


步驟 3. 開始學習

有了目標以及學習資源,接下來就能開始學了。

但這裡有個很容易踩到的坑,叫作「你的學習環境,跟最後應用的場景是不一樣的」。

這是什麼意思阿?讓我舉 3 個範例你就懂了:

  1. 例如你的學習目標是「能夠跟外國人對談 15 分鐘」,但是學習方式卻是跟著 YouTube 影片念台詞。經過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在實際跟外國人對談的過程中,你還是沒辦法對談。
  2. 假設你想學會如何在團隊中共同開發專案,但你的學習方式是自己寫程式語言,而不是參加一個工程團隊一起開發。經過一段時間後,你可能會發現,雖然你自己寫的程式語言很流暢,但在實際的團隊合作中,你卻無法順利地與其他成員協作,因為缺乏團隊開發的經驗和溝通能力。
  3. 你的學習目標是「能夠進行一次流暢的演說」,但是學習方式卻是買一本書來讀,而不是做好簡報後直接上場演說。經過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在實際上台演說時,你還是感到非常緊張,不知道如何應對突發狀況,因為缺乏實戰經驗。

發現問題了嗎?

就是「你的學習環境,跟最後應用的場景是不一樣的」。

那該怎麼解決呢?

學習專家 Scott Young 在《超速學習》 這本書中,就提到:

雖然我們感覺自己在看書、看線上課程學習知識,但實際上都在繞遠路。

在學習上,正確的作法叫作 直接學習

也就是「直接把你想學的技能,用到你想做的那件事情上」。

想想之後要在哪裡使用那個技能,盡量就在那個場景中學。


步驟 4. 檢視成果

學習了一陣子後,這趟「學習之旅」也即將到尾聲。

但如果只是學完課就算了的話,其實挺可惜的。

這時候我們可以用一個技巧,叫作「寫學習 AAR」。

AAR 是 After Action Review 的意思,也就是記錄以下 3 個問題與答案:

  1. 做對了什麼
  2. 做錯了什麼
  3. 下一次學習,可以採取什麼改進

這個動作看起來很不起眼吼,但意外的有效。我們在做的事情,叫作:

打包經驗,帶到下一次的學習。

如果你看過 “重生類” 網路漫畫,或是玩過 “1 周目/2 周目” 的重生類電玩,就會發現這簡直是開外掛的行為。

因為第一次做事情,大家肯定都很笨拙。但如果做了第二次、第三次,你會發現:「其實,事情好像也沒這麼困難嘛。」

學習也一樣。

你可以打包經驗,帶到下一次的學習中。

讓自己學的更好,將線上課程或書中的知識,盡快的應用到生活當中解決現實問題。

透過這 4 個步驟,你就能系統性的學習任何你想學的新東西

快速複習一下:

  1. 起心動念
  2. 拆解目標
  3. 開始學習
  4. 檢視成果

現在,你已經掌握系統化的學習方式了。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我有一個消息想分享給你。

我的最新課程《現代人的學以致用全指南 | 21 天建立高效學習的輸出習慣》已經上線了。

這是一堂,教你怎麼系統化「輸出知識」的課程。

但為什麼要學呢,下面讓我跟你分享我的想法。

raw-image

透過先輸出、再學習,學習效果會更好。

使用這個連結下單購買,還可以再減 NT.300!

👉 立刻加入,透過輸出提升學習效果




206會員
129Content count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朱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面對現代職場的快速變化,我們該如何培養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答案就是「學習力」。我有幸參加了一場名為「什麼都學得會!15個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的課程,由跨領域專家吳沛燊博士主講。在這堂課中,他分享了如何從不同角度切入,將學習方法落實到個人的職場和生活中。快來和我一起瞭解這堂課的精彩內容,
你想要讓更多網路上的陌生人認識自己,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嗎?現在斜槓概念盛行,有許多的上班族都想藉由分享自己的專業,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但你可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因此我想要邀請你一起參加線上讀書會,提升學習、寫作、個人品牌經營 3 大能力。
從 2021 年開始我陸續獲得講座授課的機會。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在商業授課的經驗嚴重不足。這讓我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講座授課,擁有直面市場的能力?答案是「舉辦個人讀書會」。經過 1 年的努力我看到的成果是:天!我真的靠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動手實作賺到 NT.72,450 的業外收入。
到底什麼叫做知識管理?又或者大家期待的知識管理,究竟想獲得什麼結果?過去我把「管理好筆記」跟「個人知識量」畫上等號,但隨著「筆記數量」增多,我發現自己的知識量並沒有等比例增多,在 2019 - 2022 這 3 年持續的寫作輸出後,我發現以前的觀念錯了,我該加強的能力應該是「小輸出」。
過去我看書有個毛病,喜歡摘抄金句,覺得好有成就感啊。但過了一陣子發現:「誒等等,這件事情我不是在書中看過怎麼解決了嗎,怎麼又犯錯了呢?」「知道」跟「做到」是兩碼子事情,我知道了不代表我就能做到。我們怎麼把書中的好觀念,真的應用在生活中、改變自己的行為?答案是:用日記作為「知道」與「行動」的橋樑。
你在學習上這樣的困擾嗎?透過反覆閱讀、反覆抄寫筆記,但知識還是記不住…不經懷疑:「難道是我記憶力特別差?」其實這不是我們的錯,遺忘是大腦天生運作的機制。 這篇文章就來了解遺忘跟大腦的關係,以及我們如何克服它、加強自己的學習能力。
面對現代職場的快速變化,我們該如何培養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答案就是「學習力」。我有幸參加了一場名為「什麼都學得會!15個高效學習法則,快速上手新能力」的課程,由跨領域專家吳沛燊博士主講。在這堂課中,他分享了如何從不同角度切入,將學習方法落實到個人的職場和生活中。快來和我一起瞭解這堂課的精彩內容,
你想要讓更多網路上的陌生人認識自己,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嗎?現在斜槓概念盛行,有許多的上班族都想藉由分享自己的專業,進而拓展更多的異業合作可能。但你可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因此我想要邀請你一起參加線上讀書會,提升學習、寫作、個人品牌經營 3 大能力。
從 2021 年開始我陸續獲得講座授課的機會。在備課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在商業授課的經驗嚴重不足。這讓我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講座授課,擁有直面市場的能力?答案是「舉辦個人讀書會」。經過 1 年的努力我看到的成果是:天!我真的靠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動手實作賺到 NT.72,450 的業外收入。
到底什麼叫做知識管理?又或者大家期待的知識管理,究竟想獲得什麼結果?過去我把「管理好筆記」跟「個人知識量」畫上等號,但隨著「筆記數量」增多,我發現自己的知識量並沒有等比例增多,在 2019 - 2022 這 3 年持續的寫作輸出後,我發現以前的觀念錯了,我該加強的能力應該是「小輸出」。
過去我看書有個毛病,喜歡摘抄金句,覺得好有成就感啊。但過了一陣子發現:「誒等等,這件事情我不是在書中看過怎麼解決了嗎,怎麼又犯錯了呢?」「知道」跟「做到」是兩碼子事情,我知道了不代表我就能做到。我們怎麼把書中的好觀念,真的應用在生活中、改變自己的行為?答案是:用日記作為「知道」與「行動」的橋樑。
你在學習上這樣的困擾嗎?透過反覆閱讀、反覆抄寫筆記,但知識還是記不住…不經懷疑:「難道是我記憶力特別差?」其實這不是我們的錯,遺忘是大腦天生運作的機制。 這篇文章就來了解遺忘跟大腦的關係,以及我們如何克服它、加強自己的學習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1. 掌握學習的三階段循環: - 學習的過程應包括具體階段、抽象階段和應用階段。具體階段是情報收集和紀錄體驗,學生應該積極收集相關資訊並詳細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抽象階段是抽象化、模型化和發現模式,這時候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抽象的模型和發現其中的規律。應用階段是實踐和檢證,將所學知識
Thumbnail
學習效率提升指南 一、什麼是學習 學習是一個獲取新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它涉及接收信息、理解概念、記憶重點,並將所學應用於實際情況。學習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不僅發生在正式教育環境中,也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 二、為何我們要學習 1. 個人成長:學習幫助我們擴展
Thumbnail
在開始學習計畫前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學? 該學什麼? 如何去學? 為什麼學的主要歸類 本質性的學習 為了學習而去學習 不確定將來如何使用 功能性的學習 學習這個技能或主題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該學什麼? 概念 若某些事物需要被理解而非只是記憶,就屬於概念 ex: 學習人工智能
Thumbnail
職涯必須保持學習,不過現實上卻是很多工作下班就累癱了,可能好好吃飯睡覺都有難度,更別說難得的周末空檔很需要一些能夠自我放鬆的行為,例如追追劇打電動這些,比較正面的就是得去健身運動,或是得好好陪伴家人等,今天就比較想從個人經驗來分享,一些不同的學習方式跟心得。 #首先還是要有學習的認知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在近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到不少大學生相當缺乏持續學習的動力,以及在不同的課程中,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一己的學習能力。在現有的大學體制中,雖然學生各自選擇不同的專業領域,但對於如何建立有效的「流程」,以因應紛雜的知識領域與知識內容,則顯得力有未逮。
1. 掌握學習的三階段循環: - 學習的過程應包括具體階段、抽象階段和應用階段。具體階段是情報收集和紀錄體驗,學生應該積極收集相關資訊並詳細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抽象階段是抽象化、模型化和發現模式,這時候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抽象的模型和發現其中的規律。應用階段是實踐和檢證,將所學知識
Thumbnail
學習效率提升指南 一、什麼是學習 學習是一個獲取新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它涉及接收信息、理解概念、記憶重點,並將所學應用於實際情況。學習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不僅發生在正式教育環境中,也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 二、為何我們要學習 1. 個人成長:學習幫助我們擴展
Thumbnail
在開始學習計畫前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學? 該學什麼? 如何去學? 為什麼學的主要歸類 本質性的學習 為了學習而去學習 不確定將來如何使用 功能性的學習 學習這個技能或主題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該學什麼? 概念 若某些事物需要被理解而非只是記憶,就屬於概念 ex: 學習人工智能
Thumbnail
職涯必須保持學習,不過現實上卻是很多工作下班就累癱了,可能好好吃飯睡覺都有難度,更別說難得的周末空檔很需要一些能夠自我放鬆的行為,例如追追劇打電動這些,比較正面的就是得去健身運動,或是得好好陪伴家人等,今天就比較想從個人經驗來分享,一些不同的學習方式跟心得。 #首先還是要有學習的認知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