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角:《她和他的戀愛花期》的麥和絹
很多人看了《她和他的戀愛花期》都感到沮喪和惋惜,覺得兩位主角麥和絹這對「靈魂伴侶」,敵不過現實社會的煎熬,最終分手收場。事實上這只是編劇坂元裕二有意鋪排的表象。真正懂這部戲的人會感受到,編劇給正在過渡成為大人的年青人的愛情忠告。
在殘酷卻必須要面對的過渡期中,麥逐漸看不到自己,只看到對方;絹則看到自己,卻看不到對方,二人因而漸行漸遠。再有緣份的伴侶也不能單靠緣份維繫,長久的愛情必需耐心經營。真愛讓人看到自己,看到對方;看不見時,好好聊才會令彼此看得見。
麥及絹在同一個車站因趕不上尾班車相遇而相識。21歲的他們同樣滿腦子超脫世俗的想法,例如大家對包剪揼中,揼會輸畀包的規則感到荒謬(因為揼會一錘揼穿包)、麥見到Google 街景圖影到自己會勁開心請晒身邊嘅人食飯慶祝。往後的約會,大家聊著共同喜歡的小眾音樂、文學,衣著品味幾乎一樣。
「我認識了一個和我想法一樣的人」,絹想。
二人認定大家非常合得來,很快愛上對方,正式成為男女朋友。
成為情侶的那一夜,編劇安排了非常有心思的對白。他們互問對方有沒有什麼不喜歡。「如果你有什麼不喜歡的話,也可以說」,當時熱戀中的麥和絹,貫切二人文青性格說些滑稽答案——什麼不喜歡男朋友在白色情人節穿白色牛仔褲、討厭UNO拿著最後一張牌沒叫last card的人(大概是這樣)。
隨著時間流逝,先後從大學畢業的二人步入社會學.做.大.人,二人同居後當然不像從前那樣能隨時隨地做喜歡的事。編劇設定麥經歷殘酷的成人禮(菅田將暉的演技十分細膩)。本來希望從事插畫工作的麥,由「我希望能夠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我可以邊工作邊畫畫,等到畫畫可以養活自己,我再全職畫畫也行」,逐漸變成「生活就是責任」,能夠在物流公司努力幹活賺錢,讓絹無憂地做著喜歡的事,他說「一點也不辛苦」。
如果你認為麥為了愛情甘願妥協向現實低頭,也就枉費編劇的心機。麥和絹吵大架的那一夜,會發現麥其實心有不甘,自己也捨不得年少時期的自己。麥訓斥絹放棄薪水較好的工作,轉職寓娛樂於工作的策劃公司,工作不是玩樂啊,這工作「真遜!」。
但這不都是麥當初追求的嗎?麥的訓話摻雜微妙的酸澀和悲傷。「《黃金神威》(麥年少時喜歡的讀物)一直停留在第七卷,《寶石之國》的故事也不記得了,我很羨慕現在還在讀這些的你」,
絹不解地回答:「你看不就行了嗎?休息不就行了嗎?」
「休息不了,我讀不進去」麥略帶激動說。
工作忙碌的麥根本畫不了畫,可能日本社會的加班文化也相當嚴重,要找到一份有工餘時間的工作可謂天方夜譚。麥可能思考過,為了維持二人的生活現狀和未來,只好默默工作。
編劇為絹設定的大人轉化期,過得相對比較舒坦。活在當下的她幾乎沒想過成為大人需要改變什麼,當然她也順應社會要求,考了一些專業執照,得到辦公室的工作。
但後來偶然的機會,她還是選擇隨心而行轉職。舒坦的成長路,小時候可能是由父母成全,長大後部分由麥來支撐,但絹似乎沒發現這一點。生活上二人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暗自作下的決定,在某個時間點漸漸活埋於心,無法分擔彼此的痛苦。
「我們明明因為互相喜歡而一起,為什麼現在開口閉口都是錢?」絹說
「因為我想一輩子都想和你在一起」。
吵架後大家想到的自然是分手。編劇在此劇情的推進暫時貫徹兩位未能順利過渡接納成長的年青人作下的決定。二人準備跟對方分手的那一晚去坐摩天輪。
絹問麥:「你坐過摩天輪嗎?」。麥說沒有。
「在一起四年,也有不知道的事」,絹說。
那一晚,他們才發現原來麥不那麼喜歡木乃伊(卻又陪絹看展覽),絹也不那麼喜歡看天然煤氣罐(卻又陪麥看)。原來一開始他們就不是觀眾想像中的相同。
編劇在這埋下了問號——再合拍也不可能與對方一模一樣,成長路上大家各自努力地適應變化,萬一對方跟你不一樣,要怎麼辦?
「分手再找個男朋友不就好了(嗎?)」
新上司見絹近來悶悶不樂,試探的關心著絹,「分手再找個男朋友不就好了」,這是編劇要告訴我們的解脫方法嗎?遇到卡住了的愛情,轉身跑走就是了!萬一再卡住了又怎麼辦?再轉身跑走?直至有一天覺悟,原來自己根本不懂得愛才後悔嗎?....
故事在付費內容待續,喜歡的話,希望你購買內容支持Nina一直在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