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碩博士生要從「掌握知識」轉向「發現知識」?】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對於正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學生來說,是否曾經感覺過在論文寫作或研究的過程中,自己只是「掌握知識」,卻無法真正「發現知識」?這兩者其實是截然不同的能力,吳伯凡老師在他的《認知方法論》中提到的觀點,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raw-image



▌「好學生」與「能做研究的科學家」是兩個物種


吳伯凡老師提到:「一個正確的答案,其實隱藏著許多錯誤,只不過正確答案一旦出現,那些錯誤就消失無蹤,沈底看不見。」這句話引發了我對研究的思考,特別是對碩博士生來說,這段話更具啟示性。


碩博士生通常被認為是「好學生」,我們擅長學習課本中的「正確答案」,但這並不足以讓我們成為一名優秀的研究者。原因在於,「好學生」往往習慣於依賴既有的知識,而忽略了「正確答案背後隱藏的錯誤」這一重要層面。


▌「掌握知識」很重要,但「發現知識」更關鍵


在碩博士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專注於如何掌握學術上的知識,像是透過研讀文獻、參加學術會議或課堂討論,來深化自己對專業領域的理解。然而,光是「掌握知識」並不足夠。研究的真正目標是「發現知識」,這需要我們在無數次失敗和試錯中提煉出新的見解。


對於碩博士生而言,「發現知識」的過程充滿了挑戰。研究的本質是實驗和驗證,許多時候我們會遇到失敗,甚至是漫長的反覆實驗。吳伯凡老師所說的「錯誤都是沈底的,你看不見」,正好點出了研究中的一個現象:我們只看到成功的論文,卻看不見研究背後的無數錯誤。


▌為什麼碩博士生需要學會「快速失敗」


在研究過程中,能夠快速失敗並從中學習,是碩博士生應該培養的重要能力。透過不斷試錯,我們可以更接近真相,進而找到可靠的知識。許多碩博士生畢業後發現,自己在學校中學到的多數知識,並不能直接應用在職場或學術領域的前沿。原因在於,我們在學校中學到的大多是「標準答案」,而非如何在面對未知時,通過失敗發現新的知識。


要成為一位真正優秀的研究者,碩博士生需要克服「只求正確答案」的心態,並勇於面對實驗中的失敗。這樣的態度轉變,將會讓我們不再只是「做題家」,而是具備發現新知識的能力。


▌結論:碩博士生的研究態度轉型


對碩博士生來說,「掌握知識」固然是學術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發現知識」。這不僅僅是通過學習和記憶現有知識,而是要通過不斷的試驗和失敗,提煉出屬於自己的新知識。轉向這種探索性、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將使碩博士生不僅在學術研究中脫穎而出,也更能適應未來充滿挑戰的工作環境。

375會員
1.4KContent count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帶領碩博士研究生做研究,如何有效分配時間與精力,一直是指導教授們面臨的挑戰。今天,我從華杉老師的儒家思想課中,得到了關於「近悅遠來」的啟發,並開始重新思考帶研究生的心態調整。 ▋專注當下,別再糾結「人走茶涼」 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個現象:**有些學生進度緩慢,逐漸淡
投票作為一種決策機制,往往給人一種「民主」和「公平」的感覺。你只要投下自己的一票,似乎就可以參與到一個公平的決策過程中。但在顧衡老師的專欄中,他引用了坂井豐貴的觀點,提到: 「在高一級的權威缺席的狀況下,人們其實是無法通過投票來達成共識的。」 「投票之所以能夠進行,是因為事先已經達成
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涯充滿挑戰,不僅需要長時間的專注,還需要管理好身心狀態,才能持續產出高質量的研究。張遇升老師在他的「怎样成为精力管理的高手」課堂中,提出了精力管理的金字塔模型,這模型能有效幫助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與學術平衡。模型從底部到頂部分別是:體能、情緒、注意力、意義感。這四個層次,對於碩
「局,是你身邊各種資源之間,相互關聯與相互作用的狀態與關係。」 「什麼是資源?人,物,名聲,都是資源。你身邊的一切其實都是與你有關的資源。」 「人只要想做事,就會有目標,有目標就有方向。當你往這個方向行動,你就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局”裏面。」 「你身邊包圍的所有資源,都跟你有關
1. 沒有專注在一個核心專題上深入鑽研: - 許多研究生在面對大量學術資料時,容易陷入「什麼都很有趣」的陷阱,結果花費太多時間在不同領域上,而未能深入鑽研一個特定專題。這樣的學習方式會讓他們的研究成果缺乏深度,也無法在某個領域真正建立專業優勢。事實上,專題學習的關鍵在於聚焦,唯有專注於一
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單純的吸收知識,還需要透過思考與連結,將新知識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中。而卡片盒筆記法正是這樣一種工具,能夠幫助我們深入學習、產生連結,並且有效輸出知識。以下是關於如何運用卡片盒筆記法進行深度學習的心得與分享。 ▋ 深度思考的力量 卡片盒筆記法的精髓在於從內容中挖掘
帶領碩博士研究生做研究,如何有效分配時間與精力,一直是指導教授們面臨的挑戰。今天,我從華杉老師的儒家思想課中,得到了關於「近悅遠來」的啟發,並開始重新思考帶研究生的心態調整。 ▋專注當下,別再糾結「人走茶涼」 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個現象:**有些學生進度緩慢,逐漸淡
投票作為一種決策機制,往往給人一種「民主」和「公平」的感覺。你只要投下自己的一票,似乎就可以參與到一個公平的決策過程中。但在顧衡老師的專欄中,他引用了坂井豐貴的觀點,提到: 「在高一級的權威缺席的狀況下,人們其實是無法通過投票來達成共識的。」 「投票之所以能夠進行,是因為事先已經達成
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涯充滿挑戰,不僅需要長時間的專注,還需要管理好身心狀態,才能持續產出高質量的研究。張遇升老師在他的「怎样成为精力管理的高手」課堂中,提出了精力管理的金字塔模型,這模型能有效幫助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與學術平衡。模型從底部到頂部分別是:體能、情緒、注意力、意義感。這四個層次,對於碩
「局,是你身邊各種資源之間,相互關聯與相互作用的狀態與關係。」 「什麼是資源?人,物,名聲,都是資源。你身邊的一切其實都是與你有關的資源。」 「人只要想做事,就會有目標,有目標就有方向。當你往這個方向行動,你就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局”裏面。」 「你身邊包圍的所有資源,都跟你有關
1. 沒有專注在一個核心專題上深入鑽研: - 許多研究生在面對大量學術資料時,容易陷入「什麼都很有趣」的陷阱,結果花費太多時間在不同領域上,而未能深入鑽研一個特定專題。這樣的學習方式會讓他們的研究成果缺乏深度,也無法在某個領域真正建立專業優勢。事實上,專題學習的關鍵在於聚焦,唯有專注於一
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單純的吸收知識,還需要透過思考與連結,將新知識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中。而卡片盒筆記法正是這樣一種工具,能夠幫助我們深入學習、產生連結,並且有效輸出知識。以下是關於如何運用卡片盒筆記法進行深度學習的心得與分享。 ▋ 深度思考的力量 卡片盒筆記法的精髓在於從內容中挖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1. 掌握學習的三階段循環: - 學習的過程應包括具體階段、抽象階段和應用階段。具體階段是情報收集和紀錄體驗,學生應該積極收集相關資訊並詳細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抽象階段是抽象化、模型化和發現模式,這時候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抽象的模型和發現其中的規律。應用階段是實踐和檢證,將所學知識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剛開始唸博士的時候,做實驗總會有種神奇的心態,就是覺得自己設計的實驗一定有道理,還沒找到特別好的結果,可能只是某個設定不對,只要我加班加點,各種嘗試,一定可以突破!然而,這就是博士生會有的「盲目的自信」。當自己能開始想Idea,想實驗的設計時,都會想要自己的實驗能有個驚天動地的發現。
為什麼說簡單到複雜也要,複雜到簡單也要呢?其實,更精確的答案應該是:研究的問題描述要簡化,從複雜到簡單比較好;而研究的解決方案要深化,從簡單到有意義的複雜會比較好。然而,剛開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常常是相反的:研究的問題從簡單變成複雜,偏離現實狀況;研究的解法卻從複雜變簡單,得到文獻裡早有的答案。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1. 掌握學習的三階段循環: - 學習的過程應包括具體階段、抽象階段和應用階段。具體階段是情報收集和紀錄體驗,學生應該積極收集相關資訊並詳細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抽象階段是抽象化、模型化和發現模式,這時候要將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抽象的模型和發現其中的規律。應用階段是實踐和檢證,將所學知識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剛開始唸博士的時候,做實驗總會有種神奇的心態,就是覺得自己設計的實驗一定有道理,還沒找到特別好的結果,可能只是某個設定不對,只要我加班加點,各種嘗試,一定可以突破!然而,這就是博士生會有的「盲目的自信」。當自己能開始想Idea,想實驗的設計時,都會想要自己的實驗能有個驚天動地的發現。
為什麼說簡單到複雜也要,複雜到簡單也要呢?其實,更精確的答案應該是:研究的問題描述要簡化,從複雜到簡單比較好;而研究的解決方案要深化,從簡單到有意義的複雜會比較好。然而,剛開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常常是相反的:研究的問題從簡單變成複雜,偏離現實狀況;研究的解法卻從複雜變簡單,得到文獻裡早有的答案。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