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說家

含有「台灣小說家」共 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對朱宥勳、黃崇凱/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的評論: 正:八位普遍具有實驗精神。 負:故事性、架構完整度、感情不夠;人物內心書寫,不及外部刻劃細緻。
Thumbnail
終於讀完了!除了朱宥勳的小說不知道在寫什麼以外,其他人都還算讀得下去。讀過「花甲男孩」之後,我曾經很看好楊富閔,為鄉土文學開創了新的章節,但是他的散文「故事書」「我的媽媽欠栽培」就讓我無法繼續推薦他,水準有明顯的落差,未來發展還待觀察。收錄在本書的「逼逼」「林寶寶的肺」也在「花甲男孩」這本書中,描寫傳統習俗與現代社會交會的世界觀,我覺得很棒,但是這兩篇比較適合在「花甲男孩」裏看,比較不會累 我為什麼覺得這一代的作者像「駱以軍的大大小小分身在寫作」,因為想用繁複的事物、無窮的意象、精巧的結構來包圍讀者的意圖都很類似,但是卻讓我一直想逃走。「楚辭」也很繁複,不過屈原用深厚的感情來貫穿他的作品,所以讀他的作品並不會覺得一直被困在眾多的事物與典故之中(雖然那個量也是很驚人)。但是讀了這一代小說家的作品,就像看了武打動作精彩、爆破場景震憾的好萊塢傳統動作電影,除了感官刺激之外,不會有特殊的感覺。我認為這一代作家缺少的,是更寬宏的心靈,應該有更多的題材可以發揮,而不只是炫技而已
我曾經愛上寫小說一陣子,從大學剛畢業到出社會好一陣子,我都一直期待著成為小說家,直到去年我終於醒悟,才台灣要成為小說家實在是太困難,因為台灣社會不把小說家當作一個職業;甚或一個專業來培育。 韓國或日本能為了培育藝人,可以發展出練習生制度,為甚麼我們社會不行用同樣角度培育小說家? 很多台灣人的認知還停
身邊有一些小說家朋友活到現在都是倚靠自己和信仰自力更生阿~~~
付費限定
小說集分為上、下卷,還有一篇名為「附錄」,實為作者以演講稿形式寫成的短篇小說。 整本小說宛如一連串的表演,作者處心積慮向讀者展示自身的書寫能力──後設筆法、模仿知識性文章的筆調、流暢但有些繁瑣的敘事手法等等,並不像二位序言作者說的那般深奧,可以說,讀者看完最後一個字,整篇小說就到此為止,沒有太多的
Thumbnail
最近我很忍耐的讀了吳明益的「複眼人」以及「單車失竊記」,只能用「不忍卒讀」來形容,文字很美,但是故事性、架構完整度、感情完全是零,我以後應該完全不會再讀吳明益了。所以朱宥勲會讓您失望,我也不會太意外,現代文學的走向有點走偏了,是在考驗讀者的耐性嗎?
  這一、兩年,我嘗試著走出去,實際去接觸同業的人們以及出版社等等,踏出舒適圈,讓這個行業,或者是這個世界看見自己,我的人際圈相較於以前擴展許多。     之所以會這麼做,是終於察覺到人脈的重要性,就如我之前在幾篇前就提到過的,現在已經不再是只做好份內的事情就能一切順遂的時代,如何在資訊爆炸的狀態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