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憂文學館】好險我不在寫小說,因為太不切實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曾經愛上寫小說一陣子,從大學剛畢業到出社會好一陣子,我都一直期待著成為小說家,直到去年我終於醒悟,才台灣要成為小說家實在是太困難,因為台灣社會不把小說家當作一個職業;甚或一個專業來培育。
韓國或日本能為了培育藝人,可以發展出練習生制度,為甚麼我們社會不行用同樣角度培育小說家?
很多台灣人的認知還停留在小說家任何人都可以當,所以不必花太多時間培育,政府的產業政策也並不會刻意重視這塊,所以最後作家或小說家這類職業就會徹底被邊緣化。
其實有寫過小說或劇本的人就知道,寫小說其實是一門專業,他需要大量的實證與社會經驗,同時也需要對多樣專業的了解。很多素人作者最大的障礙就是"田野調查",這個關卡幾乎會折磨死很多有小說家夢想的年輕人,而我就是那個被折磨死的人。因為小說或劇本內容的任何細節都需要靠田調來完成; 包括:人物設定、背景想定、歷史脈絡等。
你想想一個素人寫手怎麼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複雜的田調工程,背後肯定需要很多人或者團隊來協助才能完成,這其實就是一種專業。當然你也可以不做田調憑空想像或靠GOOGLE大神來寫小說,但我敢保證你寫出來的小說絕對連你自己都看不下去,你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這種玩意兒應該被誕生"。
最後我只想說: 「多多重視作家或小說家吧」。他們是一群社會觀察家,同時也可能是某些人的心理醫生,亦可能是某個價值信仰的拓荒者,他們的存在絕對可以為社會增添色彩跟質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94內容數
網路上的資訊這麼多,懶得花時間瀏覽,亦或是無心看太多文字嗎? 說文嚼字系列就是為此而存在的。 你可能聽過youtube上有很多說書人,但你有聽過"說文人"嗎? "說文人"就是為大家說明及解讀關於網路上特定議題的文章,當然會加入個人主觀或客觀觀點。網路世界早已與我們不可分割,他就像是平行世界一樣; 現實中的資訊顯而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喃喃字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覺得生活太煩悶嗎? 自製心理測驗是為了解悶用的,心理測驗題目會結合生活時事和大家會關心的議題,每一題都會有分數,分數的累加最會必定產生一些結果,這個結果也意味著你在這議題或實事上扮演的角色。 當然,不管是題目還是測驗結果,都是我個人主觀定義的,所以倘若定義或結果你不喜歡,或覺得有冒犯,恕感抱歉,但也
win 11命令提示字元操作問題: cd變更目錄位置失敗: C:Users\Administrator>cd  \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路徑\public class Hello world { (目錄名稱無效)
從2019年開始我就陸陸續續會在各個平台上寫文章,不管是分享心情日記或是個人觀點,幾乎我都寫過,同時我發現到我不自覺得在累積關於自己的歷史,此時此刻網路上所累積的數位足跡,最後都會變成未來給下一代說故事的道具。 我想這個年紀寫的文章,或許哪一天真能幫助到我的孩子,當我的孩子看到(或我講給他知道)我的
房價之所以降不下來的另一種可能性,是否跟人性有關? 我會說房價降不下來之所以可能跟人性有關,源於「人性」這種說法聽起來有點怪,但經過這次疫情我發現到「人性」與「民意」間的連結,也發現到民主國家的政府最害怕的事。 從前陣子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以來,所有國民最關注的不外乎就是"疫苗"了,疫苗這問題在最
新冠疫情給了我們甚麼啟發? 它是不是無形中讓我們學會了某些事情? 以我觀察,我們真的需要一個「全新」的腦袋來看疫情過後的世界。 第一: 不要在零和思維,一切都有可能 說到零和思維一定很多人會想到零和遊戲,在零和遊戲裡不是「你輸」就是「我贏」,一個遊戲或許我們可以簡單看待,畢竟它是遊戲嘛! 但如果是生
圖摘自:https://unsplash.com/photos/8n00CqwnqO8 《外面的世界開始變吵鬧了,你不覺得嗎?》 最近的台灣真的太不平靜,從防疫到疫苗、政治到經濟、家庭到國家等等。整個社會充滿對立的氣氛,誰都不願意聽誰的話,每個人都只想表達自己的價值觀或觀點就是絕對正確的,這讓
覺得生活太煩悶嗎? 自製心理測驗是為了解悶用的,心理測驗題目會結合生活時事和大家會關心的議題,每一題都會有分數,分數的累加最會必定產生一些結果,這個結果也意味著你在這議題或實事上扮演的角色。 當然,不管是題目還是測驗結果,都是我個人主觀定義的,所以倘若定義或結果你不喜歡,或覺得有冒犯,恕感抱歉,但也
win 11命令提示字元操作問題: cd變更目錄位置失敗: C:Users\Administrator>cd  \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路徑\public class Hello world { (目錄名稱無效)
從2019年開始我就陸陸續續會在各個平台上寫文章,不管是分享心情日記或是個人觀點,幾乎我都寫過,同時我發現到我不自覺得在累積關於自己的歷史,此時此刻網路上所累積的數位足跡,最後都會變成未來給下一代說故事的道具。 我想這個年紀寫的文章,或許哪一天真能幫助到我的孩子,當我的孩子看到(或我講給他知道)我的
房價之所以降不下來的另一種可能性,是否跟人性有關? 我會說房價降不下來之所以可能跟人性有關,源於「人性」這種說法聽起來有點怪,但經過這次疫情我發現到「人性」與「民意」間的連結,也發現到民主國家的政府最害怕的事。 從前陣子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以來,所有國民最關注的不外乎就是"疫苗"了,疫苗這問題在最
新冠疫情給了我們甚麼啟發? 它是不是無形中讓我們學會了某些事情? 以我觀察,我們真的需要一個「全新」的腦袋來看疫情過後的世界。 第一: 不要在零和思維,一切都有可能 說到零和思維一定很多人會想到零和遊戲,在零和遊戲裡不是「你輸」就是「我贏」,一個遊戲或許我們可以簡單看待,畢竟它是遊戲嘛! 但如果是生
圖摘自:https://unsplash.com/photos/8n00CqwnqO8 《外面的世界開始變吵鬧了,你不覺得嗎?》 最近的台灣真的太不平靜,從防疫到疫苗、政治到經濟、家庭到國家等等。整個社會充滿對立的氣氛,誰都不願意聽誰的話,每個人都只想表達自己的價值觀或觀點就是絕對正確的,這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很多碩博士生在寫作時都有這種心態: • 「我還不夠了解這個領域,現在寫出來是不是會被笑?」 • 「等我再多看幾篇文獻,確認更有把握再動筆好了。」 • 「只有專家才能寫吧?我還差得遠呢。」 結果呢?一拖再拖,筆記一堆、進度卻零。 ▌為什麼你不用成為專家才能開始寫? 1. 寫
Thumbnail
一般作家要主人翁擔任全新的職業,免不了要做資料收集和田野調查。 但如果你就是那領域的工作者,在寫小說的時候,除非是讀者*必須*理解的背景,帶入的資料越少越好。 因為我們的專業,會不自覺的把所有工作上的標準,都套用在作品上。你無意識顯露的知識,對一般讀者就已經足夠。 我後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
我認為這本書的重點: 作為全職作家的優劣分析 工作與夢想的取捨 分析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抓住目前流行的趨勢 工具分析 客群分析,為何網路小說會贏過純文學? 人生的課題-全職作業及不穩定收入最容易對自己的信念產生動搖 雖然是不同產業,作家也曾經是我夢想中的工作之一,不過最後礙於現實
從薛哲堯那次安慰我之後,我開始對寫小說很有興趣。只是我寫了這麼多年,依舊沒有人覺得我的小說好。 我沒有才華,我不夠優秀,我只能面對現實去找工作。 但我可能是真的很笨,所以也找不到什麼工作,最後我只能繼續去做我不喜歡的工作。 這次的工作基本上就是電銷。 以前我就做過類似的工作,但這我真的做不來
寫了影評一段時間了,我發現越來越沒動力人 為何要一直活在別人的作品下,幫他宣傳 後來動了一個念頭,開始寫了小說。困難重重,除了文字能力不足,加上看的小說真的太少。 我一直都以為,小說不就是寫出自己的故事,自己懂的東西就好了不是嗎? 會突發奇想地想要寫,也是覺得自己電影看得蠻多的,應該對於故事的
Thumbnail
我算是寫作新人嗎?如果就長篇小說的話,我應該還算是寫作新人,至少在去年春天時絕對是個長篇小說全新的創作者,然而在其他領域的文類卻不是。過去在臉書那個一直不受官方重視類似網誌的功能下,我浸淫創作了許多年。諸如新詩、散文、隨筆、輕小說、社論、時政看法累積超過百來篇,結果臉書現在完全放棄那一塊,這些心血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作為創作者,我有很多難以啟齒的惡習。懶得寫大綱,討厭修稿,喜歡拖稿,怠惰於考據,以及—— 實在是,不會做田調呀...... 田調是什麼呢?因為我不是專業的研究者,所以這邊節錄CCC追漫台所下的定義: 田野調查,不是真的進入田地野外,而是泛指走出書桌前,到真實的生活場域中參與觀察研究
想成為作家是我從小的夢想。 一回首,我卻已經25歲了,寫過一篇短篇小說,但那時是為了投稿, 也沒有成功獲獎,從此打擊了我的自信心。 說實話,寫小說真的非常困難,它是一個必須全力以赴,又不求回報的辛苦勞動。 我很羨慕!有些人能夠源源不絕、 日更萬字,那是必須日積月累的努力下,才有可能達成的任務,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很多碩博士生在寫作時都有這種心態: • 「我還不夠了解這個領域,現在寫出來是不是會被笑?」 • 「等我再多看幾篇文獻,確認更有把握再動筆好了。」 • 「只有專家才能寫吧?我還差得遠呢。」 結果呢?一拖再拖,筆記一堆、進度卻零。 ▌為什麼你不用成為專家才能開始寫? 1. 寫
Thumbnail
一般作家要主人翁擔任全新的職業,免不了要做資料收集和田野調查。 但如果你就是那領域的工作者,在寫小說的時候,除非是讀者*必須*理解的背景,帶入的資料越少越好。 因為我們的專業,會不自覺的把所有工作上的標準,都套用在作品上。你無意識顯露的知識,對一般讀者就已經足夠。 我後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
我認為這本書的重點: 作為全職作家的優劣分析 工作與夢想的取捨 分析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抓住目前流行的趨勢 工具分析 客群分析,為何網路小說會贏過純文學? 人生的課題-全職作業及不穩定收入最容易對自己的信念產生動搖 雖然是不同產業,作家也曾經是我夢想中的工作之一,不過最後礙於現實
從薛哲堯那次安慰我之後,我開始對寫小說很有興趣。只是我寫了這麼多年,依舊沒有人覺得我的小說好。 我沒有才華,我不夠優秀,我只能面對現實去找工作。 但我可能是真的很笨,所以也找不到什麼工作,最後我只能繼續去做我不喜歡的工作。 這次的工作基本上就是電銷。 以前我就做過類似的工作,但這我真的做不來
寫了影評一段時間了,我發現越來越沒動力人 為何要一直活在別人的作品下,幫他宣傳 後來動了一個念頭,開始寫了小說。困難重重,除了文字能力不足,加上看的小說真的太少。 我一直都以為,小說不就是寫出自己的故事,自己懂的東西就好了不是嗎? 會突發奇想地想要寫,也是覺得自己電影看得蠻多的,應該對於故事的
Thumbnail
我算是寫作新人嗎?如果就長篇小說的話,我應該還算是寫作新人,至少在去年春天時絕對是個長篇小說全新的創作者,然而在其他領域的文類卻不是。過去在臉書那個一直不受官方重視類似網誌的功能下,我浸淫創作了許多年。諸如新詩、散文、隨筆、輕小說、社論、時政看法累積超過百來篇,結果臉書現在完全放棄那一塊,這些心血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作為創作者,我有很多難以啟齒的惡習。懶得寫大綱,討厭修稿,喜歡拖稿,怠惰於考據,以及—— 實在是,不會做田調呀...... 田調是什麼呢?因為我不是專業的研究者,所以這邊節錄CCC追漫台所下的定義: 田野調查,不是真的進入田地野外,而是泛指走出書桌前,到真實的生活場域中參與觀察研究
想成為作家是我從小的夢想。 一回首,我卻已經25歲了,寫過一篇短篇小說,但那時是為了投稿, 也沒有成功獲獎,從此打擊了我的自信心。 說實話,寫小說真的非常困難,它是一個必須全力以赴,又不求回報的辛苦勞動。 我很羨慕!有些人能夠源源不絕、 日更萬字,那是必須日積月累的努力下,才有可能達成的任務,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