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寫公開書評,想了很久終於動筆了。
其實臉貓向來偏好也推薦讀文本本身,畢竟每個人讀書對於書中內容會有不同理解和感悟,尤其自己深深受到書中觀點吸引,更會希望大家能一起閱讀看看。因此,在百般猶豫後,最後我決定將這本書以一種非常緩慢式的分享,這書本分享將會以三個大主題進行:本書討論議題&金句摘錄、各種情況下的經濟故事如何宰制我們,及對於單一文化的省思。(分別會用三篇文章的篇幅)
那麼,今天就來看看這本書的基礎——即它要討論的議題,和書中摘錄出來的、很值得思考一番的金句。
書名:單一文化的陷阱——經濟效益掛帥的時代,我們失去了怎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價值?原文書名:Monoculture: How One Story Is Changing Everything?
作者:麥蔻絲(F.S. Michaels)譯者:黃煜文
當然,在這兩部分也有不同小節,是以來個目錄:
1. 本書所討論議題
1.1 什麼是單一文化?
1.2 淺談發展主義如何宰制了人們?
1.3 前有古人:簡介幾位前人與其主要思想。
2. 書中金句摘錄與省思
2.1 以撒・柏林
(Sir Isaiah Berlin)
2.2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2.3 穆里爾・洛基瑟
(Muriel Rukeyser)
2.4 約翰・莫塞爾
(John Mursell)
2.5 瓦茨拉夫・哈維爾 (Václav Havel)
2.6 奧斯卡・王爾德
1. 本書所討論議題
1.1 什麼是單一文化?
有一個論題,當然要先說說是針對哪一個領域。這本單一文化所針對的是「經濟故事下,人們如何行動」,乍看是針對經濟與制定經濟政策的政府,然而實際上是如寫下導讀的李尚仁先生*1 所說:「本書作者更強調意識與文化層面,但沒有進行政治經濟與權力的結構性分析。」(p. 5)
的確,單一文化在作者的觀點裡,是指歷代有不同的單一文化模式。如 17 世紀那會,是科學的時代,而在21世紀這會,我們被「經濟故事」——也就是我們這時代的「單一文化」所主宰。
即,單一文化是:
「⋯⋯你會傾向於接受主宰故事對現實下的定義。你會在不知不覺中相信某事而且依照某事行動;或者反過來,你會不相信另一些事而且不依照那些事來行動。這就是單一文化的力量。它主宰了我們,卻又不讓我們察覺到它的存在。」(p. 17)
也就是,單一文化形塑了一個框架,認為哪些事是正常,而哪些事是不正常,而人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不知覺地就漸漸趨近這個正常狀態,而不會思考到其他可能。
那麼,我們這世代的單一文化,是用「經濟故事」作為腳本,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作者指出,人都是依附在「故事」上過活的,的確,套句書中所寫的話「(我們)身為說故事的人,我們以自己的觀點來了解自己的生活,根據自己了解世界的方式,來賦予各種事物意義。」
然而,我們是如何習得說故事的技能呢?就是透過社會化。因此,反過來說,我們又是依附在「故事」上過活,而身處 21世紀的我們所依附的故事就是「經濟故事」。
經濟故事認為,人就一個人,跟其他人毫無關係;經濟故事認為,身而為人,你是理性的;經濟故事認為,你是盡可能地自利;經濟故事認為,每個人都明確知道自己的偏好;經濟故事認為,你會了解提高生產力以創造更高的效益,並朝這方面行動;此外,經濟故事當然認為資源有限,而慾望無窮,所以你會拼了命的努力,然後達成一件件目標。(整理自p. 28-32)
是以,在經濟故事裡,台上的角色有了。
那麼,台上的布幕場景呢?
作者指出,在這個故事中,台上的布幕就是由一個個市場所構成,這個市場包含商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其中包含勞務市場)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價格仲裁,而供需決定價格。重點是,所有事情都會是會達到最適效率的。(整理自p.33-36)
不過,如果當台上有人不想演這故事中的一角呢?
作者提到,「你可以任意進入或離開市場世界」(p.37)但也就是說,如果我不喜歡這一棚,是可以換下一棚演(另一個市場)試看看,卻不是可以自由離開劇場另謀職業(離開經濟故事)。而且,在這個故事裡,我的選擇其實是有限制的,也就是,我並沒有真正的自由去做選擇。
不過,作者也指出:「經濟故事承認『選擇自由』有限制。」不過,「如果你在越多的生活領域擁有越多的機會,就越自由。」(p.38)這兩者綜合起來,就推導到了「競爭」。邏輯是這樣的:因為選擇有限制,但透過擁有越多機會就越能自由,所以選擇成為眾多機會彼此競爭的最後仲裁者。
因此,作者描述了經濟故事,就是強調成長(發展)。雖說「成長是好是壞,取決成長的內容」(p.40-41),「但在經濟故事裡,成長的經濟無論如何都是件好事。」(p.41)
經濟故事所帶來的困境,將會留在下一篇講。這裡我想說說書中提及的發展主義的部分。
1.2 淺談發展主義如何宰制了人們?
這部分許多細節,是牽涉到經濟故事為人帶來的困境。
不過,究竟是哪方面為人帶來困境呢?
先回過頭看看李尚仁先生所提及的「拚經濟」的口號迷思。李尚仁先生指出:「把口號和呼口號者的政策、作為與利益對照檢視,很容易就可以揭露出,拚的通常是特定團體與個人的經濟利益,但對台灣大多數人的經濟或長遠利益反而是有害的。」
然而,因為發展主義,也因為對於「財富下滲 (trickle down)」的信念 [註:該詞引自p.4. 財富下滲這詞是源自美國,意指「給富人及企業減稅可惠及所有人包括貧苦大眾的經濟政策」希望透過「企業」來改善經濟體,並惠及窮人。],結果就是使人堅定地相信經濟故事和故事中主打的經濟效益,其「主導了從自我定位、家庭生活,到宗教信仰、公益慈善、教育、政府等多個層面與機構,而形成了一個塑造人生觀與世界觀的單一文化。」(p. 4)
也就是,在方方面面,經濟故事都宰制了我們。
1.3 前有古人:簡介幾位前人與其主要思想
由於本書跟經濟牽扯上關係,再加上牽扯到「人」在經濟體系下的活動,當然不可避免地就要提到幾位「前人」啦。
>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勞動商品異化理論。
> 馬克思・韋伯(Maximilian Karl Emil Weber):鋼鐵牢籠。
> 赫伯特・馬庫色(Herbert Marcuse):「單向度人」(One Dimensional Man)。
其中又以馬庫色(法蘭克福學派)的「單向度人」最接近本書所討論的「單一文化」現象。
2. 書中金句摘錄與省思
2.1 以撒・柏林 (Sir Isaiah Berlin)
「我們的思想與行為的歷史,絕大部分是主導觀念的歷史。某個主題躍升到我們意識的頂層,吸引了一兩代人的想像,並且塑造我們整個人生。」(p.16)
這句話是作者拿來開篇的,以撒・柏林之口透過指出「主導觀念」是如何主導了我們的人生。
「柏林相信,如果你能把文化遵循的這個主導模式孤立起來,你就能解釋與理解世界是如何形塑某個歷史時期人類的思考、感受與行動。」(p.16-17)
雖然同樣是用在開篇,可是在讀了這句話之後,我也會試著想:「我應該如何把文化遵循的這個主導模式孤立起來?」「身在現在這個時期的我,可以如何客觀的思考、感受與行動?」如果我們沒意識到束縛,我們也許自由,但就像魯迅筆下失火的房子。然而,如果我們意識到束縛,我們該如何逃到屋外,看看屋子的全貌?
身在其中,可是又要試著以第三者的角度觀看所處的「金魚缸」(引自《刺蝟的優雅》的比喻),那就——寫小說吧(誤)。
2.2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一般來說,熟悉的東西,正因為它熟悉,所以認識不清。」(p.24)
這是作者拿來開第二章〈經濟故事改變一切〉。透過作者一步步解析,才發現原來我一直認為的生活和準則,其實是「改變過後的產物」。也就是,在幾代人之前,他們所注重的,可能跟我們完全不一樣,只是因為出生以來一直接受這套思想,所以即便長大受了教育,也只會把前人的生活視為考試的內容(誤),或是以自己的觀點來詮釋。除此之外,因為一直以來都在經濟故事下生活,「要成功」、「要勤勞」、「要工作」等等概念,已經深植心中,然而,這就是準則嗎,還是只是因為我們習慣,我們熟悉,但根本沒認識清楚這到底在幹什麼?
2.3 穆里爾・洛基瑟(Muriel Rukeyser)
「宇宙是故事組成的,而非原子。」(p.24)
這句浪漫的話,是作者以為什麼人類會受到故事操控為基礎。其實更退一步傳遞知識的「語言」本身就是為了故事而存在的吧!在我們最初指認每件事情時,我們就在編造一個個屬於社會的故事(突然想到以前學語言學時,教授玄問:「為什麼蘋果叫蘋果?而不叫橘子?」的確,我們既然學語言可又受其宰制,而後又用語言創造、傳遞一些價值。就連當初說宇宙由原子組成,這也是依附在語言上面呢!)
2.4 約翰・莫塞爾 (John Mursell)
作者是這樣寫的:「一九五五年,教育家約翰・莫塞爾提醒大家,民主社會的學校如果無法支持與拓展民主制度,那麼學校在最好的狀況下對社會也沒什麼用處,在最糟的狀況下甚至會為社會帶來危險。」(p.148.)
這張是在講經濟故事下「教育」的部分(下一篇會細寫)。當初讀到這句話很震撼,怎麼看都有種反社會的感覺。不過看完前後文,仔細一想很是合理,不過退一步想,其實這也是建基於「教育體系應支持民主社會」的理論上,不過,社會制度百百種,有沒有其他可能?
2.5 瓦茨拉夫・哈維爾 (Václav Havel)
作者是這樣寫道:「哈維爾說,事實上,這個故事並非理所當然;這個故事的目標與生命的目標之間存在著鴻溝。生命的發展是多元與多樣,生命是為了實現自身的自由,反觀系統則要求一致、統一與紀律。哈維爾說,系統『是個表象世界,卻企圖充當現實』⋯⋯一但接受表象世界裡的生活,你就開始『活在謊言裡』。最終會造成巨大的人性認同危機:為了在系統裡存活,你什麼事都做得出來。」(p. 178)
當初閱讀到這段時,我忍不住(很搞笑地)哭了。因為某部分的自己(或許可以稱為「原來的那個自己」)有種深切體認,體認到自己從小到大是為了「符合系統所造出的謊言而活著」。某個部份的我,並不自由。在成長的過程中,許多多元性,被割捨了,只為了唸書,考上好的高中,然後考上好的大學,然後自己也習慣了這個模式,所以後來又出來念研究所。
這是長久以來在系統下掙扎、因而習慣了的我。可是哈維爾的話,也觸動了那個曾經喜歡繪畫,曾經不著邊際的我。不過反過來說,幸好還能感受到這股憂傷,這股憂傷某整程度證明了「原來的那個我」還沒死透,而我也還以某種程度上地在想:這個系統是什麼模樣?而它正嘗試以什麼模樣
操控我?我如何跟它保持平衡——即,既不違背它,不被它「砍頭」(總還是得在系統裡生存)但又可以保留多元性,且不維持一些美好的價值,有自己的底線(i.e. 不要讓自己變得「為了存活,而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2.6 奧斯卡・王爾德 (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
「人生的致命錯誤並非源自人的不合理;相反地,不合理的時刻很可能是人生最棒的時刻。致命的錯誤往往來自人的邏輯性。這可能是很大的差異。」(p.182)
這是作者在論「單一文化」如何狹隘了我們的生活體驗這篇,即將收尾時所用。
因為「經濟故事」下,很多部分都是把人放進經濟模型當成 Xi 的 i。然而人能被所有邏輯宰制並被精算嗎?其實很多時候當然不能,可是當遇到一些事情時,我們往往又不知覺地朝著經濟故事/腳本安安份份扮演好我們的角色。這也是為什麼作者用王爾德之語,提及:「不合理的時刻很可能是人生最棒的時刻」。
**
在讀這本書時,內心真的飛越過超級多的想法和自我提問。
雖然很多提問還沒有解答,但是卻也因著這本書而不斷思考著:「系統如何宰制我?」而「我又可以怎麼過?」這件事。
現階段的臉貓還處於失業,所以也更加有種「為了生活而擁抱經濟故事」之感,雖然自覺於被經濟故事宰制,但是也會想著畢竟還是打拚的年紀,要多努力。
另外由於真的太喜歡這本書,加上第一次寫摘要(?)囉囉唆唆講了一堆,只能說——感謝閱讀,也請多指教,然後期待下篇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