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米先生很愛邀請朋友到家,也有學員是為了上課而來,而每每有客人來訪,不管是學員好,是朋友好,他都會問我們有沒有食物可以款待他們,就算是突然的串門子,來不及提供熱食,就是可以給一些椰棗水果什麼也是好的。我一直都以為他想款待客人是為了社交,而他就告訴我因為他小時候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到別人家也會得到這樣的待遇,覺得這是Human touch(人情味)的體現。

這個對我來說算是文化上比較大的碰撞,因為本身比較愛好寧靜和獨處,著重私人的空間,這種讓人為之嚮往的人情味和個體期望的隱私之間有時會形成衝突,而基於這一方面的文化碰撞,印度的家人其實妥協了不少。當然也可能因為年代的轉變,現在這種串門的來訪次數實在無法與奶奶(我婆婆)那一代相比,奶奶以前可是一餐煮十多二十人的飯,而且客人都是整天水流不斷。

直到最近閱讀時才知道,原來分享食物是印度很根深蒂固的文化修養,從前的農夫都會種好多好多然後會分享出去,只是在殖民時代受政治等因素影響才開始崩壞,農產減少,分享多餘的修養也大不如前。以前家家戶戶會把多餘的食物分享給動物,鄰居,傭人,修行人,乞丐等等,每個叩門的人都會被邀請進屋用膳;而且人們都會先分享後享用,如果只煮給自己吃的話,人們會認為那些食物對人體不好;吃奉獻過後餘下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連結著印度生活的種種,忽地覺得這不只是好客與社交方式那樣簡單,印度分享食物的文化體現著的是對不同生命的包容,突然間看到的不再是衝突與不便,而是看到它的價值,也慶幸生活中還有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多麼可貴。

最近花椰菜太便宜,所以可以一菜兩味,來一點酥炸花椰菜。

香料今天磨了新鮮薑黃,沒有用薑黃粉,味道很不錯。

Dada Boudi 印度布迪的芝麻綠豆事-avatar-img
Dada Boudi 印度布迪的芝麻綠豆事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