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

含有「印度文化」共 1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2019,我第一次在北印過 Karva Chauth——已婚女性為丈夫祈福、全日禁食的節日。從 Henna、黎明餐到屋頂望月,每個細節都讓我學習「愛的儀式感」。即使月亮被雲遮住,心裡的燈仍亮著。回到台灣後,我也以簡單方式延續這份心意,文章還整理了寶萊塢電影的浪漫片段,一起感受文化與愛的多樣呈現。
Thumbnail
Bihksha Hall是Isha裡面的主要餐廳,任何人都可以進來吃飯,無需費用。 這裡的食物很美味、也很健康,這裡提供南印度素食,食物多為悅性食物(Sattvic Foods)*1,吃完身體不會有負擔,輕飄飄的! 完全顛覆我對修行飲食的想像,把Sambar*2放進口中的那刻,我就知道我會一直回
九夜節(Navratri)是印度最盛大的慶典之一,人們透過歌舞讚頌女神的力量。九月的百變印度舞蹈課程特別選用新歌《舞動小雀兒》,帶大家在旋律中與舞動中感受節慶的能量。 九夜節的精髓在於歡樂、團結和舞蹈的魔力,這首專為Navratri節慶創作的新歌《舞動小雀兒》,將帶我們在舞蹈中感受光明、喜悅與團聚。
Thumbnail
羅摩與船夫的故事,出自Tulsi Das杜羅悉陀所著的《Dohavali》第49章。 杜羅悉陀是15世紀時期的印度詩人、羅摩的信奉與追隨者。他最有名的作品是以北印地語寫成的《羅摩功行錄》Ramcharitmanas。 寓意: Kevat是一種屬於船夫的階級象徵,在這段故事裡,描述一位Keva
Thumbnail
✨ 新舞碼《San Sanana》帶你感受寶萊塢經典老歌的輕柔與神祕。 🌿 分享這首歌的文化背景與我的編舞靈感,7/16邀請你來免費試跳體驗不同風格的百變印度舞。
Thumbnail
有些香氣,初聞時會讓人皺眉, 但隨著時間流逝,卻漸漸成為你最離不開的氣味。 岩蘭草,就是這樣一種神秘的存在。 它不像玫瑰那樣柔美,也不如甜橙那般明亮, 它的氣味深沉、厚重,帶著大地的溫度與古老的智慧。
Thumbnail
在薑黃的故鄉印度,薑黃不僅僅是廚房裡的香料,更是生活中的絕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舉凡人生大事各個重要階段,薑黃無所不在,而在人生各階段的儀式中,薑黃也是從不缺席!
Thumbnail
古印度人,對於飲食與生活有他們的一套「科學」理論;只是延伸到今日,在社會變遷、日漸西化的新印度裡,許多知識被遺忘、許多理論被模糊、更多想法被西化。
Thumbnail
恆河聖城,瓦拉那西Varanasi;打從到印度第一天,表弟小宇就決定要在瓦拉那西的恆河沐浴。站在恆河前,他詢問烏魚子,在恆河沐浴需要什麼儀式嗎?烏魚子回答....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