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Sat.
最近讀到一個故事,正好映照了我的現狀。股神巴菲特的私人飛機司機,長年守著巴菲特,自然想請教他關於職業生涯的建議。司機問:「如何訂立職業目標呢?」巴菲特請他先寫下人生中想做的25件事,接著再圈出最想完成的5件。司機以為已經找到了答案:「就是先完成這5件事,然後有空再做其他的。」但巴菲特糾正他:「你說對了一半。真正的重點是,你該集中精力完成這5件事,其他的20件事一律避開,絕對不能碰。」
這個建議對我頗有啟發。我習慣每天列下日程,規劃當日要做的事情。但以前,我往往把所有未完成的事,包括那些需要深度思考的項目一同寫上。這些項目過於龐大,使我總是先完成瑣事,結果到晚上時,真正重要的事依然未觸及,壓力也就此積累。後來我明白,巴菲特的「5件事原則」可以應用於日常規劃。
我開始學會一天只安排1件最重要的項目,例如深度思考的寫作輸出、個案諮詢或報告。接著,2件事可以涉及專業進修,如閱讀或上線上課程;再來,愛與健康的任務也要包含進來,與朋友或家人見面交流、關注自己的健康。如此,生活的每個大項目被細化成可操作的小步驟,融入一周的節奏。這些曾經感到壓力的任務,逐漸轉變為挑戰和成就感。
在實踐這種規劃後,我利用零碎的時間來完成重要事務。無論是5分鐘還是10分鐘,我都可以進行文字輸出或與個案溝通。就在昨天,讀書會讀完《一百歲的人生戰略》的最後章節,其中談到「行動」的必要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真正的行動必須來自自我認識,進而達到身份認同。今天的一切結果,皆是過去選擇的累積。因此,我要做出我喜歡的選擇,投資我想要的未來。
在這過程中,我學會了不再被動等待事業的發生。不再等待年度考核、等待他人的評價、等待機會的降臨。我決心主動創造自己的職業生涯,掌控自己的命運,選擇讓事情發生。沒有人能代替我選擇快樂,這快樂源自於自我發現與自信。
最後,我明白,只有神能夠判斷我的好與不好。無論是家庭角色,還是職業生涯的選擇,我都願意依靠神的引導,坦然無懼地面對未來。我將改變對年齡的看法,勇於實驗、冒險,並為人們創造轉型和發展的空間。這是我身為生活藝術家的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