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題:Playmaking 遊戲創生:遊戲為都市空間針灸之後,用遊戲創造更多生活場域及生命意義
https://eyesonplace.net/2024/11/15/26422
部份內容:
作者擔心的是自己孩子在 21 世紀的世界,童年過得不快樂,無法和他自己童年時一樣,上高中前的十個美好回憶是:
1
與朋友一起在朋友家後院自辦嘉年華、
2
某年夏天每天都和鄰居在朋友家後院玩棍棒球、
3
在艾倫家後面樹林裡建了一個樹屋後整天和朋友在那裡消磨時光、
4
與朋友兄弟穿著過膝靴在農場小溪涉水而行、
5
在家旁邊街道上玩自訂遊戲規則的即興壘球和橄欖球、
6
在莫里森家後面球場打即興籃球、玩搶球遊戲等。
以上這些,在21 世紀度過童年、面對社區遊戲消失的孩子,70%以上是無法獲得了,因為:
螢幕時間過多、
結構化活動過多、
陪伴遊戲者過少、
過重的學校課業壓力、
可怕的陌生人、
馬路如虎口等,這些除了阻力,還有的是更多五花八門的拉力 — 例如:數位設備。
書中同時提到,美國數據顯示因孩子自由遊戲的時間和空間少了,承受著來自家長和師長更大壓力,缺乏內在驅動力又忙著取悅成人去達到各種標準,越來越多孩子正面臨嚴重情緒問題。第一個徵兆是焦慮,平均在年僅 6 歲就出現。行為障礙平均在 11 歲開始,而情緒障礙(主要是憂鬱)在 13 歲開始。令人難以置信的是,13 至 18 歲青少之中,有 22.2%的人竟有 8.3%是焦慮症、9.6%是行為障礙,11.2%是情緒障礙,他們能發展社交技巧、領導力、解決問題能力、獨立思考、創造力和練習心理韌性的機會也少得多。
//文中提到很多相關的團體組織,能夠多讓孩子在日常中多開心一點🙂
祝大家育兒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