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零星辰
發佈於獨自風流

武夫の取り伝へたる梓弓 かへるやもとの栖なるらん

武士取下梓弓,一去不復棲處。


這首和歌讓人想起《悟空傳》的經典對白:


那一年他擎起金箍棒,起落之間,天地改色。

「大聖,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本傳】

吉川經家(1547年~1581年)

吉川經家,幼名千熊丸、小太郎,為吉川經安之嫡男,官任式部少輔,是毛利家家臣,同時亦是山陰名門吉川家之庶流。

他是石見國迩摩郡福光城的城主,憑藉堅韌的品格與忠義的精神,書寫了戰國史上壯烈的一頁。


少年從軍,初展鋒芒


吉川經家出生於戰國亂世,家族背景顯赫,從小受到良好的武士教育。

弘治2年(1556年),當時年僅9歲的經家目睹父親經安隨吉川元春攻伐石見的戰事。

5年後,永祿4年(1561年),14歲的經家便隨父參與平定音明城主福屋隆兼叛亂的戰役,初次展現出不凡的勇氣與才幹。

隨著父親於天正2年(1574年)隱居,年僅27歲的經家繼承了家業,成為石見吉川家的家督。在吉川元春的麾下,他四處征戰,忠心耿耿地為毛利家效命。


鳥取城之戰的挑戰


天正8年(1580年),羽柴秀吉奉織田信長之命發起「中國征伐」。秀吉迅速攻佔但馬,並將目光投向因幡國的鳥取城。

當時鳥取城依險峻的久松山而建,西北接連丸山、雁金山,地勢險要,是毛利家在山陰地區的重要據點。

當山名豐國因惶恐於秀吉的攻勢而選擇投降時,其家臣堅持抵抗,並向毛利家求援。毛利家於是決定派遣吉川經家入城,擔任鳥取城城代。

天正9年(1581年)2月26日,經家帶領400名援軍自福光城出發,於3月18日進入鳥取城。他以「枱棺進城」的姿態,表明了寧死不降的決心。

然而,當經家調查城內物資時,驚覺糧食嚴重不足,遠遠無法支撐四千名軍民度過漫長的圍城戰。


壯烈抗敵與鳥取城之渴殺


秀吉於1581年6月率領兩萬大軍抵達鳥取城,並迅速對城展開全面包圍。以黑田官兵衛為軍師,秀吉採取「兵糧攻」策略,切斷鳥取城的所有物資補給,並佈下層層防線,使毛利方的救援物資無法進入城內。

鳥取城內的糧食在短短半個月內耗盡,城中軍民被迫吃草木、宰牛馬,甚至發生慘絕人寰的「人吃人」悲劇。

城內陷入極度的絕望,但經家堅定不移地鼓舞士氣,企圖以有限的力量與秀吉抗衡。

10月20日,秀吉派使者向經家提出投降條件,並未要求城主切腹,只要數名主將自裁,就讓城中軍民平安撤離。

然而經家認為,身為城代的他必須承擔所有責任。他向秀吉表明,願以自身的性命換取全城四千人的生路。


壯烈殉城,忠勇傳世


1581年10月24日,秀吉為表敬意,送酒三樽與鯛魚五尾至城內,作為經家最後的饗宴。

當夜,經家在鳥取城山麓的真教寺剖腹自殺,享年35歲。他留下遺書告誡後人:「以忠勇為家名傳世,死於毛利與織田之間,乃武士之榮。」

同日,福光小三郎、坂田孫次郎等部將追隨經家一同殉死,鳥取城隨即開城。

奈佐日本助、塩冶周防守高清等人則在丸山寨切腹自殺。其後,經家的首級被送至織田信長處,信長為經家的壯烈行徑深深感動,命厚葬其遺骨,並在厚地禪院為他祈願冥福。


歷史評價


吉川經家以一己之死,換取四千條性命,展現了作為武士的至高品格,贏得敵我雙方的欽佩。

織田信長與羽柴秀吉皆對他的忠勇之舉讚不絕口。後世更以「鳥取之渴殺」來形容此役,視為戰國時代最慘烈的戰爭之一。

至今,鳥取市每年以小祭典,十年一大祭,紀念吉川經家,讓他的名字與精神永遠留存在歷史之中。他的壯烈人生,為戰國時代劃下了不可磨滅的光榮篇章。


A-rod-avatar-img
A-rod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