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零星辰
發佈於獨自風流

埋れ木の花さく事もなかりしに身のなる果ぞ悲しかりける

埋身如草木,長埋黃土間,今生已至此,未曾見花開。




【本傳】


源賴政(1104年–1180年),日本平安時代末期著名的武士、公卿與歌人,清和源氏嫡流攝津源氏的一員,乃源賴光的玄孫。

身為攝津守源仲政之子,他自幼承襲家風,精於武藝,亦愛好和歌,展現出武文雙全的風采。


身世與早年經歷


源賴政生於1104年,時值平安時代末期,貴族政治逐漸衰微,武士勢力日益崛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他不僅傳承源氏的弓馬技藝,更因文才卓絕而受朝廷賞識。

他的家族歷代出任攝津守,乃皇室的忠臣,而他本人亦以忠義著稱於世。

保元元年(1156年),保元之亂爆發,朝廷內部因天皇繼承問題分裂為兩派,一方是擁立後白河天皇的勢力,另一方則支持崇德上皇。

源賴政選擇站在後白河天皇一方,與平清盛等人共同對抗崇德上皇的勢力。戰後,勝者掌握朝政,源賴政因此獲得昇殿資格,進入貴族之列。


平治之亂中的選擇


平治元年(1159年),藤原信賴與源義朝發動兵變,企圖奪取政權,史稱平治之亂。源義朝曾邀請源賴政加入,然而賴政對義朝心存疑慮,認為其曾弒殺父弟,不得人心,終難成事。

因此,他選擇站在朝廷與平清盛一方。當源義朝發兵攻打六波羅館時,源賴政按兵不動,直至局勢明朗後才決定與清盛並肩作戰,最終義朝兵敗被殺。

這場戰爭過後,平清盛的權勢更為鞏固,源賴政也因此獲得了平家政權的重用。他憑藉忠誠與謀略,逐步晉升至從三位,成為平氏政權時代中地位最高的源氏武士,被尊稱為「源三位入道」。


治承之亂與最終的叛變


然而,時局變幻無常。治承四年(1180年),平清盛的三子平宗盛強奪賴政之子源仲綱的愛馬「木下」,甚至在馬背上烙印「仲綱」二字,此舉徹底激怒了源賴政。他長年效忠平家,如今卻被如此羞辱,心中不滿之火熊熊燃燒。

同年五月,後白河法皇之子以仁王秘密下達討伐平家的令旨,廣邀全國武士起兵反抗。源賴政見時機已至,毅然決定響應王命,投身反平家的戰爭。他率領兵馬進駐宇治,以宇治川為屏障,意圖抗衡平家大軍。

然而,由於準備倉促,援軍未能及時趕到,反叛軍最終寡不敵眾。在宇治川的激戰中,平家軍隊迅速攻破防線,以仁王在亂軍之中被亂箭射殺。面對敗局,源賴政深知無法翻盤,遂選擇切腹自盡,終年七十七歲。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仍然心懷詩意,留下了絕命辭世詩:


「埋身如草木,長埋黃土間,今生已至此,未曾見花開。」


這首詩既是對自身命運的悲嘆,也是對未能見證源氏復興的遺憾。


賴政與怪鳥鵺


源賴政生前最廣為人知的傳說,便是他射殺怪鳥「鵺」的英勇事蹟。

據《平家物語》記載,某夜,京都皇宮上空突現詭異黑雲,並傳來如畫眉鳥般淒厲的哀鳴。此怪異現象令高倉天皇憂心不安,甚至因此臥病不起。宮中眾臣束手無策,最後只得求助於源賴政。

賴政接受命令後,帶著心腹武士豬早太潛伏於皇宮外的庭園,耐心等待妖物現身。半夜時分,黑雲翻湧,怪鳥從雲間探出半張猿猴般的臉,賴政當即搭箭,瞄準怪物,一箭穿心。鵺墜地掙扎,豬早太隨即上前將其斬殺。

天皇聞訊大喜,賜予賴政「獻鵺之太刀」以示嘉獎,這把太刀後來成為名刀「獅子王」,被視為勇武的象徵,流傳後世。


歷史評價與影響


源賴政一生經歷了平安時代末期的諸多戰亂,雖然起初曾效忠平家,但最終選擇與之決裂,投身於反抗的戰爭。他既是一名驍勇善戰的武士,也是一位才華洋溢的和歌詠者,擁有文武雙全的風範。

他的死雖然未能動搖平家的統治,但卻開啟了源氏反平家的序幕。「以仁王令旨」的傳播,使得全國的源氏武士紛紛起兵,最終引發了日後的源平合戰,為源氏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時至今日,源賴政仍然被後人所紀念,他的傳奇故事,無論是戰場上的英勇,還是射殺妖怪的神話,都成為了後世歌頌的題材,留存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