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零星辰

淩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未眠。

如果一朵花很美,那麼有時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

「要活下去!」


知道嗎?

說這話的人,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川端康成


因為看到美麗的花朵,想到:即使一株小小的花朵,在闃靜無人的深夜裡,都能靜靜的綻放,那麼身而為人的自己,又怎能不珍惜生命呢?

他甚至還說過:「一個人無論怎樣厭世,自殺不是開悟的姿態。不論德行多高,自殺之人是無法到達大聖境地的。」

但最終,川端康成還是以自殺的方式離開人世。


明朝有一位女詩人,也同樣是個愛花之人,為了修道而隱居深山,又因梅花而悟道。


她就是羅素月。


羅素月,字不詳,明代博羅人,後隱居於羅浮山,為一代才情卓絕的女道士。

她崇尚清修,寄情於山水之間,且才思敏捷,詩文清麗,尤擅吟詠梅花,後世人遂以「梅花女冠」稱之。

其事跡見於清代溫汝能所編《粵東詩海》卷一百,成為嶺南詩史中一抹清雅的風景。


隱居羅浮 —— 青燈古卷伴幽居


羅浮山,自古以來便被譽為「百粵群山之祖」,更有「蓬萊仙境」之稱。巍峨群峰間,雲霧繚繞,靈氣氤氳,正是修道之人嚮往的棲身之地。羅素月在此築室修行,晨鐘暮鼓,青燈之下、詩卷在手,將一生寄予天地。

她不同於塵世中庸庸碌碌的婦人,亦不與世俗爭鋒,選擇在寂靜山林之中尋求心靈的澄澈與自由。每日清晨,她漫步於山間,聆聽泉聲鳥語;夜晚則獨坐松下,對月誦詩,與天地萬物相對而語。這樣的生活,雖清寒,卻蘊藏著無盡的詩意與道韻禪機。


募款植梅 —— 千樹爭妍映幽懷


羅素月對梅花情有獨鍾,視之為清高堅貞的象徵。為了讓羅浮山更添雅致,她曾親自募款,在梅花村種植千株梅樹,每逢初春,鄉民們就會相約登山賞花,一幅其樂融融的太平盛世情景。

梅花於她而言,不僅是花,更是一種精神的寄託。她常對梅自語,似在低喃著對人生的感悟,亦或是與天地對話,悟道於無聲之中。梅花之於羅素月,不僅是山間的點綴,更是她心靈深處的依託。


詩魂不滅 —— 冰魂玉魄寄幽懷


羅素月不僅醉心於道法,亦精研於詩詞,其詩歌風格清麗脫俗,意境幽遠,尤擅寫梅,將自己的孤高性格寄託其中。她的作品流傳於世,其中《落梅》一詩尤為後人稱道:


為憐清淨出塵中,喜逐仙山午夜風;

弄玉去時雲暗淡,飛瓊下界月朦朧。

冰魂臥骨全真性,絕島荒郊入化功;

鐵笛吹殘人在否?依然深鎖蕊珠宮。


詩中滿溢著超脫塵世的意境,表達了她對紅塵俗世的超然,亦隱隱流露出她內心的孤寂與堅韌。「冰魂臥骨全真性」一句,更是展現了她清高自守、堅持道心的信念。


遺世獨立 —— 清風明月長相伴


羅素月的一生,宛如一朵凌寒獨開的梅花,在歲月風霜中傲然綻放。她選擇遠離塵囂,將自己的生命寄託於山水,將自己的情懷融入詩句,於清幽境地中尋得心靈的歸宿。

她或許未曾留下太多筆墨供世人追憶,卻以詩文與梅花為證,靜靜地活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後人眼中那抹最清雅的存在。她的一生,是詩的寫照、是道的追尋,更是天地間的一曲清音。

如今,羅浮山的梅花依舊綻放,那些寄託於梅影中的詩句,也在歲月的風中輕吟不絕。羅素月,這位遺世獨立的梅花女冠,雖已離去,卻彷彿仍與清風明月為伴,傲立於千年風霜之中,靜候知音。



【作品】


落梅 羅素月


為憐清淨出塵中,喜逐仙山午夜風;

弄玉去時雲暗淡,飛瓊下界月朦朧。

冰魂臥骨全真性,絕島荒郊入化功;

鐵笛吹殘人在否?依然深鎖蕊珠宮。

【白話翻譯】


為憐清淨出塵中:我憐惜你,是因為你誕生在塵土之中,卻又清淨出塵。

喜逐仙山午夜風:當你飄落時,彷彿是追隨著從仙山吹來的午夜之風。

弄玉去時雲暗淡:就像當年弄玉乘鳳飛升成仙時,周遭的雲霧也逐漸變得黯淡,彷彿在為她的離去而悲傷。

飛瓊下界月朦朧:你就像瓊花般飄落到人間,讓月色也為之迷濛,

冰魂臥骨全真性:你的冰肌玉骨,透露著一股全真的性靈,

絕島荒郊入化功:這是在絕島荒郊之中才能培育出來的神奇造化;

鐵笛吹殘人在否:此時我不禁感嘆,那悠揚笛聲依稀猶在,吹奏鐵笛的人兒又去了哪裡?

依然深鎖蕊珠宮:如今,蕊珠宮依然閉門深鎖,仿佛冰封一段悠遠深邃的傳說。


這是作者看到梅花飄落,心生感觸,遂成吟詠。

其實,詠梅即是詠自身。

此詩更深一層的含意應是:


雖然出生於汙濁塵世,但我潔身自好,來到偏遠的羅浮山追求仙途。

這麼多年的修行,使我這身冰肌玉骨之中,透露著一股全真的性靈,

這是在絕島荒郊之中才能修練出來的神奇造化;

若有一日我離開此塵世,當像那梅花般飄落,彷彿追隨從仙山吹來的午夜之風。




維克絲-avatar-img
維克絲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