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看到朋友對於「發在社群的貼文,總是會引來朋友或追蹤者回應不同的想法」,這讓他有點苦惱,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偶爾,也會看到有些作者會竭盡全力回答所有讀者的問題,也包含他們的困境(有些人的表達方式甚至是讓人有壓力的,但還是有人願意包容)
說真的,我覺得大家都把問題想得太複雜,還有給自己太多不必要的責任了。
網路世界就是這樣,不管我們說什麼、做什麼,一定都會引起人們的注意,進而接觸到各式各樣出於不同因素而產生的回饋與想法。有些回應很正面,認同你的觀點;有些回應很負面,覺得你說的不是事實,或者與他的經驗不一樣;有些人你完全看不懂他在回什麼,就只是自顧自講自己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
坦白講,若要你一個一個一個回應這些留言,然後還要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思考他們是出於什麼出發點做出這類發言,你絕對會累死。
不要把熱情浪費在這裡。不是所有讀者你都應該要回應。更不需要迎合或者拼命向任何人解釋。
維繫作者與讀者的關係,不是作者單方面瘋狂付出就行了。寫作者要懂得畫下界線,甚麼樣的回應是你希望聽到的、甚麼樣的回應是你能夠接受的。如果收到的回應跟你的原意悖離,方向不對,甚至他單純只是想指教你、指使你,完全不在乎你為何要採取某個策略,那你根本不需要理會。
就更不用說,那種把自己的困境與情緒發洩在你身上的讀者。
我說過,寫作的第一步是為自己而寫。再來才是為讀者而寫。當讀者的回應已經影響到第一層次「為自己而寫」,你該做的不是委屈自己、接受對方的情緒,而是挺起胸膛捍衛自己的價值。
寫作者是為創造價值而存在,不是當任何人的垃圾桶、發洩情緒的沙包。
不要想著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世界上沒有任何體制、人物、事件、物品,能夠完美到讓人徹底感到滿足的。我們應該在乎我們真正在乎的,而首先要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健康與心情;所以像我那位朋友苦惱於不同意見,我就回應自己的做法是「愛看就看,不愛看的人就不要看,要抱怨一堆別怪我封鎖趕人」。
我知道有些人很樂於接受意見,也認為不同意見對於自我提升很有幫助。但是在如此寬容接受之餘,任何人都應當給自己好好保留屬於自己的領地,不要隨便受人侵犯。此外,藉由外界聲音成長當然是必要的,可是首先你得學會用健康的心態面對。有些人表面上說願意接受指教,可實際上他們並沒有做出半點改變或是表現出有在檢討的樣子;既然如此不坦率,那還不如一開始就別裝作一副能夠包容異音的姿態。
像我就蠻誠實的,林北說得就是對的,有意見就滾或者等著被我罵。
學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並能在過程中自我提升,是需要學習的事。這過程不容易,尤其是要去判斷「甚麼是對自己好的」。但這就只能親身經歷,並有意識地思索了。無論怎麼說,千萬別讓自己陷在白白浪費人生的窘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