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有種陷入「寫作地獄」的心情。
我正在寫一本以「中年轉型」為主題的書,想寫的原因是:在過往的幾年,我開始了自己的中年職涯轉型,過程中也透過發起讀書會、組織線上群組、舉辦工作方的方式,持續和同在中年轉型階段的朋友們彼此交流、學習、相互激勵打氣。也在我的方格子沙龍和一些適合的平台發表「中年轉型」相關的文章。
我發現有些想法或經驗我已經和不同人講述了無數次,似乎對正在過程中的朋友是有些許幫助的,因而想到「與其一次一次的重複,甚至因為時間、情境的關係未必說得完整,也許應該寫下來用『一本書』的形式彙整」因而開展了這個寫作計畫。
開始認真寫了才發現:我以前認為創作最難突破的阻礙是沒題材、沒靈感,但並非如此。真正最大的阻礙是—自我批判,覺得自己寫得很爛,懷疑「誰會想看啊?」,擔心寫出一本讓人訕笑的爛書。
自我否定,與自以為的「完美主義」,似乎是我創作過程最大的心魔與障礙。還沒完成前,沒有機會得到別人的回饋或支持,欠缺外部的回饋和支持,又只能依靠自己的動機與意念繼續往下寫。
目前我採用的策略是:讓更多朋友知道我在寫書這件事,也和一些朋友約訪談,為自己創造出不能隨便放棄的壓力。
我用上述的情境去問ChatGPT,他給了我以下的答案:
以下是一些可能幫助你進一步克服這些心魔並繼續你的寫作旅程的建議:
1. 小組稿件閱讀:定期與信任的朋友或同行小組分享章節草稿,獲得具建設性的反饋。這不僅可以提供實際的改進建議,也能逐步增強你對作品的自信。
2. 設定小目標:將大型寫作項目分解成小目標,例如每天寫一定數量的字,或每週完成一個小節。這樣可以讓過程感覺更可管理,並提供持續的成就感。
3. 反思與紀錄:透過日記或寫作日誌來記錄和反思你的寫作過程,包括遇到的挑戰和你如何克服它們。這不僅可以幫助你認識自己的寫作模式,還可以在低潮時刻提醒自己你已經走了多遠。
4. 接受初稿的不完美:認識到初稿往往遠離完美,其目的是幫助你把想法從頭腦轉移到紙上,而修訂過程則是改進和精煉這些想法的階段。允許自己寫出「不好的」內容,可以解放創作壓力。
5. 定期的自我激勵:設立獎勵機制,每當達到一個小目標或完成一章的草稿,就給自己一些獎勵。這可以是一杯喜愛的咖啡、觀看一部電影,或是其他任何能讓你感到愉快的事情。
同樣在方格子創作的你,你最大的障礙是什麼?你用什麼方式克服?歡迎在留言分享
活動資訊:
創作的難題,方格子來幫忙—vocus 在 4/1 推出一款「創作者打氣包」限量數位商品,搭配社群活動。只有抽中的三人會得到實體禮物。這個「打氣包」將包含一系列「精神安慰」效果的創作者專屬數位小物,包括音效包、實體獎勵、打氣 EDM 等。
🌟活動說明
https://vocus.cc/article/67e60570fd897800017f3efe
🌟 IG 抽獎:
https://www.instagram.com/p/DH3qIsuTMz5/?img_index=1
⏰ 活動時間
4月1日(二) 0:00:數位打氣包開放登記
4月1日(二) - 4月7日(一):分享活動參與抽獎
4月8日(二) :抽獎結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