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
avatar-avatar
零星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c

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璀璨而短暫的星辰曾一閃即逝,裴九娘,便是其中最令人動容的一顆。

她生於南宋末年至元初那個動盪紛亂的時代,家鄉在今廣西北流市西埌鎮平地山村。天資聰慧,姿容絕倫,自幼便是父老鄉親眼中的明珠。

生逢亂世,她卻以一己之力,在血與火的考驗中,譜寫出一曲英勇與忠誠的悲壯之歌。


裴九娘,又名裴聖奶。據傳,她於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農曆三月十七出生於六井村(今西埌鎮朋同村),在裴家的九個子女中排行最末,因而得名九娘。

自幼聰明伶俐,舉止大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且心地純善,熱心助人。鄉里讚譽她「貌若芙蓉,智比諸葛」,是平地山村人人稱頌的才女。


然而,這樣一位天之驕女,卻註定無法安享太平盛世。南宋末年,朝政腐敗,元軍南侵,山林間盜賊蜂起,百姓苦不堪言。

北流一帶屢遭天災人禍,地方官吏卻仍橫徵暴斂。民生困苦,怨聲載道。

年方十七的裴九娘,眼見鄉親飽受摧殘,毅然挺身而出,組織鄉民,教訓盤剝的官差,驅逐肆虐的盜匪,保護了村寨的安寧。

其英姿颯爽,膽識過人,贏得鄉里無數敬仰,亦引來惡賊覬覦。


在她十八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浩劫降臨。正值哥哥成婚之際,大容山的匪寇「通天虎」率眾突襲六井村,血光沖天,哀鴻遍野。嫂嫂不堪屈辱,自縊而亡;裴九娘亦被通天虎擄走,欲強納為壓寨夫人。

面對噬人的命運,她未曾屈服。那一夜,在洞房之中,她以柔弱之軀,巧施計謀,將通天虎灌得酩酊大醉,趁機取刀刺傷賊寇,逃出魔窟。


逃亡途中,九娘邂逅了一位武藝高強的義士 —— 康六叔。康六叔見她英勇果敢,便收她為徒,傳授武藝。師徒二人在深山中苦練技藝,寒來暑往,一年光景,裴九娘已能劍走飛花,箭無虛發。

她心中燃燒著復仇與護民的火焰,歸鄉後號召鄉民成立義勇軍,誓掃群寇,還家園以安寧。


在她的帶領下,義勇軍聲勢日盛,一度令盜賊聞風喪膽。然而,正義之路從不平坦。山賊勾結貪官,設下陰險埋伏。義勇軍不幸中計,陷入重圍。

為掩護大部隊撤退,裴九娘毅然身穿紅衣,倒穿草鞋,引敵另向,誤導賊寇。最終,她孤身深入密林,與賊匪殊死搏鬥。

烈焰在牛毛龍鳳嶺燃起,火光映紅半邊天。九娘身披紅衣,在滾滾火海中浴血奮戰。即使身陷絕境,她也未曾低頭,未曾放棄。

終於,她被困於山林,被烈火吞噬,壯烈殉國。時為元泰定五年(1328年)秋天,年僅十九歲。


裴九娘的英勇事跡很快傳遍十鄉八嶺。鄉民們尋回她的遺體,將其安葬於牛毛嶺(今北流市新圩鎮梧村境內)。

傳說當時白蟻感念九娘之英魂,竟自動搬運泥土為她築墓。後人為紀念其捨身護民的恩德,集資建廟奉祀,尊稱她為「裴聖奶」,並尊其為天妃,世世代代膜拜不輟。


時至今日,牛毛嶺上仍保存著這座古老的裴聖奶墓。雖歷經數百載風雨侵蝕,墓體依舊雄渾壯麗,訴說著那段英烈歲月。墓碑之上鐫刻著「雲天妃裴聖奶之墓」八個蒼勁大字,字裡行間,盡是對她忠勇無悔精神的禮讚。


北流人民並未讓這段壯烈傳說隨風而逝。每年農曆三月十七,來自各地的香客便齊聚梧村,手捧香燭,滿懷敬仰,緩步登上牛毛嶺,向這位芳華絕代的英雄少女致以最虔誠的敬意。

裴九娘的英魂,在漫天的煙火與悠揚的鼓樂聲中,似乎穿越了時空,再次與世人相會。


自2002年起,北流市將這一傳統祭祀活動升格為「裴聖文化節」。節慶期間,村民們身著彩衣,舞獅舞龍,彩船旱划,花轎抬舞,熱鬧非凡。

鞭炮聲震天響,五彩龍蛇翻飛於田野之間,獅子在鑼鼓聲中翻滾跳躍,將節慶氣氛推向高潮。老年舞蹈隊翩翩起舞,載歌載舞,將深厚的民俗文化融入一片歡樂之中。


裴九娘,一位生於亂世的村姑,卻以柔弱之身承載了家國悲憤。她用短暫而絢爛的一生,詮釋了何為忠勇無畏,何為捨生取義。

她的名字,如一道永不磨滅的虹光,橫跨歷史長空;她的精神,猶如滾滾春雷,喚醒世代兒女心中對正義與光明的追求。

裴九娘的英魂,永駐北流青山綠水之間。每當三月十七,香火繚繞,鼓樂齊鳴,千千萬萬北流人心中,便會響起深深的呼喚 ——


裴九娘,我們始終未曾忘記妳。


A-rod-avatar-img
A-rod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零星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c

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璀璨而短暫的星辰曾一閃即逝,裴九娘,便是其中最令人動容的一顆。

她生於南宋末年至元初那個動盪紛亂的時代,家鄉在今廣西北流市西埌鎮平地山村。天資聰慧,姿容絕倫,自幼便是父老鄉親眼中的明珠。

生逢亂世,她卻以一己之力,在血與火的考驗中,譜寫出一曲英勇與忠誠的悲壯之歌。


裴九娘,又名裴聖奶。據傳,她於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農曆三月十七出生於六井村(今西埌鎮朋同村),在裴家的九個子女中排行最末,因而得名九娘。

自幼聰明伶俐,舉止大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且心地純善,熱心助人。鄉里讚譽她「貌若芙蓉,智比諸葛」,是平地山村人人稱頌的才女。


然而,這樣一位天之驕女,卻註定無法安享太平盛世。南宋末年,朝政腐敗,元軍南侵,山林間盜賊蜂起,百姓苦不堪言。

北流一帶屢遭天災人禍,地方官吏卻仍橫徵暴斂。民生困苦,怨聲載道。

年方十七的裴九娘,眼見鄉親飽受摧殘,毅然挺身而出,組織鄉民,教訓盤剝的官差,驅逐肆虐的盜匪,保護了村寨的安寧。

其英姿颯爽,膽識過人,贏得鄉里無數敬仰,亦引來惡賊覬覦。


在她十八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浩劫降臨。正值哥哥成婚之際,大容山的匪寇「通天虎」率眾突襲六井村,血光沖天,哀鴻遍野。嫂嫂不堪屈辱,自縊而亡;裴九娘亦被通天虎擄走,欲強納為壓寨夫人。

面對噬人的命運,她未曾屈服。那一夜,在洞房之中,她以柔弱之軀,巧施計謀,將通天虎灌得酩酊大醉,趁機取刀刺傷賊寇,逃出魔窟。


逃亡途中,九娘邂逅了一位武藝高強的義士 —— 康六叔。康六叔見她英勇果敢,便收她為徒,傳授武藝。師徒二人在深山中苦練技藝,寒來暑往,一年光景,裴九娘已能劍走飛花,箭無虛發。

她心中燃燒著復仇與護民的火焰,歸鄉後號召鄉民成立義勇軍,誓掃群寇,還家園以安寧。


在她的帶領下,義勇軍聲勢日盛,一度令盜賊聞風喪膽。然而,正義之路從不平坦。山賊勾結貪官,設下陰險埋伏。義勇軍不幸中計,陷入重圍。

為掩護大部隊撤退,裴九娘毅然身穿紅衣,倒穿草鞋,引敵另向,誤導賊寇。最終,她孤身深入密林,與賊匪殊死搏鬥。

烈焰在牛毛龍鳳嶺燃起,火光映紅半邊天。九娘身披紅衣,在滾滾火海中浴血奮戰。即使身陷絕境,她也未曾低頭,未曾放棄。

終於,她被困於山林,被烈火吞噬,壯烈殉國。時為元泰定五年(1328年)秋天,年僅十九歲。


裴九娘的英勇事跡很快傳遍十鄉八嶺。鄉民們尋回她的遺體,將其安葬於牛毛嶺(今北流市新圩鎮梧村境內)。

傳說當時白蟻感念九娘之英魂,竟自動搬運泥土為她築墓。後人為紀念其捨身護民的恩德,集資建廟奉祀,尊稱她為「裴聖奶」,並尊其為天妃,世世代代膜拜不輟。


時至今日,牛毛嶺上仍保存著這座古老的裴聖奶墓。雖歷經數百載風雨侵蝕,墓體依舊雄渾壯麗,訴說著那段英烈歲月。墓碑之上鐫刻著「雲天妃裴聖奶之墓」八個蒼勁大字,字裡行間,盡是對她忠勇無悔精神的禮讚。


北流人民並未讓這段壯烈傳說隨風而逝。每年農曆三月十七,來自各地的香客便齊聚梧村,手捧香燭,滿懷敬仰,緩步登上牛毛嶺,向這位芳華絕代的英雄少女致以最虔誠的敬意。

裴九娘的英魂,在漫天的煙火與悠揚的鼓樂聲中,似乎穿越了時空,再次與世人相會。


自2002年起,北流市將這一傳統祭祀活動升格為「裴聖文化節」。節慶期間,村民們身著彩衣,舞獅舞龍,彩船旱划,花轎抬舞,熱鬧非凡。

鞭炮聲震天響,五彩龍蛇翻飛於田野之間,獅子在鑼鼓聲中翻滾跳躍,將節慶氣氛推向高潮。老年舞蹈隊翩翩起舞,載歌載舞,將深厚的民俗文化融入一片歡樂之中。


裴九娘,一位生於亂世的村姑,卻以柔弱之身承載了家國悲憤。她用短暫而絢爛的一生,詮釋了何為忠勇無畏,何為捨生取義。

她的名字,如一道永不磨滅的虹光,橫跨歷史長空;她的精神,猶如滾滾春雷,喚醒世代兒女心中對正義與光明的追求。

裴九娘的英魂,永駐北流青山綠水之間。每當三月十七,香火繚繞,鼓樂齊鳴,千千萬萬北流人心中,便會響起深深的呼喚 ——


裴九娘,我們始終未曾忘記妳。


A-rod-avatar-img
A-rod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