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計算台灣每人可以分到多少克乏燃料棒,我們需要以下資訊:
* 台灣目前擁有的乏燃料棒總量:
根據資料,截至2025年5月13日,台灣核電廠的用過燃料池貯存情況為:
* 核一廠:已貯存3074束(核一廠已於2024年12月18日將112束移至乾貯設施,所以實際池內數量可能會有所變動,但這裡以最新數據作為參考,即用過燃料池的已貯存量)
* 核二廠:已貯存4808束(一號機組) + 4812束(二號機組) = 9620束
* 核三廠:已貯存1722束(一號機組) + 1729束(二號機組) = 3451束
* 總計:3074 + 9620 + 3451 = 16145 束
此外,核一廠的室外乾貯設施已於2024年12月18日完成熱測試,並從一號機用過燃料池移出112束用過核子燃料到乾貯設施。核二廠的乾貯設施也在動土中,規劃每筒可裝填87束。核一廠第一期乾貯設施預計可貯存1680束。核二廠第一期乾貯設施預計可貯存2349束。這些乾貯設施是用來存放從用過燃料池移出的燃料棒。因此,我們應該考慮所有已產生的乏燃料棒。
根據地球公民基金會的資料,截至2024年1月底,台灣已製造出約 1萬9千多束高放射性廢棄物(即用過燃料棒)。這個數字較為總括,包含用過燃料池和已移至乾貯的數量。我們取這個較新的總數進行計算。
* 每束乏燃料棒的重量:
查找資料顯示,一束核燃料棒的重量大約在450公斤至500公斤之間。我們取平均值 475公斤/束 進行計算。
* 台灣人口數量:
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的資料,截至2025年4月底,台灣總人口數約為 23,365,274人。
計算步驟:
* 乏燃料棒總重量(公斤):
19,000束 * 475公斤/束 = 9,025,000 公斤
* 乏燃料棒總重量(克):
9,025,000 公斤 * 1000 克/公斤 = 9,025,000,000 克
* 每人可分得的乏燃料棒重量:
9,025,000,000 克 / 23,365,274 人 \approx 386.25 克/人
以台灣目前約1萬9千多束乏燃料棒的總量,以及每束約475公斤的重量估算,並以2025年4月底的台灣人口數計算,平均每位台灣人可以分到大約 386.25 克 的乏燃料棒。
若將約 386 克的乏燃料棒做成正立方體,我們需要先知道它的體積。 我們之前已經計算過,以二氧化鈾(UO₂)的密度約為 10.97 g/cm³ 來估算,386 克乏燃料棒的體積約為: * 體積 = 質量 / 密度 * 體積 \approx 386 \text{ 克} / 10.97 \text{ g/cm}^3 \approx 35.19 \text{ cm}^3 對於正立方體而言,其體積是邊長(a)的三次方: * 體積 = a^3 所以,要找出邊長,我們需要對體積開立方根: * a = \sqrt[3]{\text{體積}} * a \approx \sqrt[3]{35.19 \text{ cm}^3} * a \approx 3.275 \text{ cm} 因此,如果將每位台灣人分配到的約 386 克乏燃料棒製成正立方體,那麼這個正立方體的每個邊長大約會是 3.275 公分。 這大約是一個邊長超過 3 公分的小方塊。
這仍然是一個概念性的呈現,實際的乏燃料棒是組裝成燃料束的形式,且具有非常高的放射性,不能以這種方式隨意塑形或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