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

含有「核電」共 4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生成式AI掀起資料中心建設熱潮,全球電力供需壓力驟增。為因應能源瓶頸,美國等國正積極推動小型模組化核能(SMR)。這種新型核電被視為高安全、低成本的替代方案。台灣面對AI與淨零挑戰,是否也應重新審視核能定位?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AI#未來#SMR
台灣若要「返核」,最快的方案是既有核電廠延役。 核電延役的優勢: 成本較低: 截至2025年2月底,核電每度電的發電成本為新台幣1.87元,相較於離岸 風電的6.5元和太陽光電的4.7元更為便宜 。 淨零碳排: 延役核電廠有助於台灣達成淨零碳排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擁抱綠色核電,發展AI科技
Thumbnail
雪球滾滾-兩岸觀察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30
請用力點讚,讓愛和財富流向你。 想了解更多大陸即時資訊請追蹤FB粉專: 雪球滾滾-兩岸投資觀察。
零核時代 2025/5/17,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台灣將進入第一個沒有核能的夏天! 台灣的核電從1980年代核一廠正式啟用後,曾是台灣主要的供電能源;在1990年代後期才逐漸被燃煤發電取代;2020年代後才以燃氣為主要供電方式。 從台電網站資料得知,再生能源已經成為台灣第三大的供電能
Thumbnail
川普簽署核能新政:美國核電產量將在25年內翻四倍!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5月24日簽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旨在放寬核能產業的法規與審批流程,以促進核能的發展。這些措施主要是為了應對人工智慧(AI)產業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並希望在未來25年內將核電產量提高四倍。 主要內容 1. 行政命令
Thumbnail
從核一、核二、核三現狀與能源結構談起 隨著立法院提出重啟核電的修改法草案,「延戰核電」成為政治熱門議題。但我們如果撇開政治口號,從核能建設現狀與台灣能源結構來理性評估:我們真的還需要重啟核電嗎?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近年的社會與政治現象,包括民生問題、能源政策、言論自由等議題,並探討執政黨的相關政策等.....
Thumbnail
一、2025是核電元年?政院預算揭開重電爆發前兆 台灣能源轉型進入新階段!在2025年,原本逐步退場的核能政策出現重大轉向,政院通過了高達120億元的「核電延役評估與安全升級預算」,包含核一、核二廠的重啟可能性。而原能會、台電也相繼釋出積極訊號: 核一廠已進入延役可行性研議階段。 核二廠編列維
Thumbnail
前言 台灣的能源政策長期以來存在爭議,主要聚焦於再生能源(綠電)與核能的取捨。許多人支持核能作為基載電力,認為其相較於燃煤與燃氣更便宜且穩定;然而,隨著綠能技術的進步,綠電的發電成本持續下降。當設備折舊完畢後,哪種發電方式更具競爭力?本文將透過數據分析,證明折舊之後,綠電(太陽能、風電、水力、地熱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