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基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src
src

《朝日》走到了最終決戰,能澤的真實身分也揭曉了。

因此我想是時候邀請大家,一起看看這段創作旅程的幕後故事。

故事的開始源於一場旅行,幾年前,我和家人到鹽水遊玩,參觀八角樓時一塊石碑吸引了我的目光。碑上寫著——
「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設營所」
這樣一段文句,悄悄種下一顆種子,因為好奇,我回家開始搜尋碑文背後的歷史,才發現這不只是單純的軍事駐紮紀錄——而是牽涉到一場動盪、模糊與傳說交織的時光。


1895年,乙未戰爭爆發。
日本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為首,率領近衛師團登台,卻在各地遭遇頑強抵抗。為求速戰速決,乃木希典與貞愛親王分別率軍從屏東與嘉義登陸,三路軍會師台南。

鹽水八角樓曾是貞愛親王下榻與指揮的地方,碑文因此而立。但在民間,卻流傳著另一個版本:
那位從擔架上被迎入台南城的,並不是師團長能久親王本人。
真正的能久親王早已殞命,而擔任替身的是他的血親,貞愛親王。這麼做,是為了穩定軍心、隱瞞皇族死亡的事實。

當我第一次讀到這段傳說,心裡冒出一個念頭:
如果真有一個人,要扮演一個死去的親族,成為影子,成為假的「自己」,那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而各地的民兵與義軍,從北到南不斷傳出成功伏擊師團長的消息,卻又眼睜睜的看著他入城,那是什麼樣的心情?


這些觸動我的傳說、故事與未解之謎,讓我決定用小說來講述——
不是關於這場戰爭的勝負,而是寫那些「被遺忘的人」的選擇。


☀️ 如果你想從頭閱讀故事,歡迎從第一章開始:
👉朝日(一) 樟埔山伏擊

📖 最新一章也已發布:
👉朝日(十) 決戰霄龍


接下來你想多了解誰的幕後故事呢?

投票
你想了解誰的幕後故事呢?
那個媽媽-avatar-img
那個媽媽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src
src

《朝日》走到了最終決戰,能澤的真實身分也揭曉了。

因此我想是時候邀請大家,一起看看這段創作旅程的幕後故事。

故事的開始源於一場旅行,幾年前,我和家人到鹽水遊玩,參觀八角樓時一塊石碑吸引了我的目光。碑上寫著——
「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設營所」
這樣一段文句,悄悄種下一顆種子,因為好奇,我回家開始搜尋碑文背後的歷史,才發現這不只是單純的軍事駐紮紀錄——而是牽涉到一場動盪、模糊與傳說交織的時光。


1895年,乙未戰爭爆發。
日本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為首,率領近衛師團登台,卻在各地遭遇頑強抵抗。為求速戰速決,乃木希典與貞愛親王分別率軍從屏東與嘉義登陸,三路軍會師台南。

鹽水八角樓曾是貞愛親王下榻與指揮的地方,碑文因此而立。但在民間,卻流傳著另一個版本:
那位從擔架上被迎入台南城的,並不是師團長能久親王本人。
真正的能久親王早已殞命,而擔任替身的是他的血親,貞愛親王。這麼做,是為了穩定軍心、隱瞞皇族死亡的事實。

當我第一次讀到這段傳說,心裡冒出一個念頭:
如果真有一個人,要扮演一個死去的親族,成為影子,成為假的「自己」,那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而各地的民兵與義軍,從北到南不斷傳出成功伏擊師團長的消息,卻又眼睜睜的看著他入城,那是什麼樣的心情?


這些觸動我的傳說、故事與未解之謎,讓我決定用小說來講述——
不是關於這場戰爭的勝負,而是寫那些「被遺忘的人」的選擇。


☀️ 如果你想從頭閱讀故事,歡迎從第一章開始:
👉朝日(一) 樟埔山伏擊

📖 最新一章也已發布:
👉朝日(十) 決戰霄龍


接下來你想多了解誰的幕後故事呢?

投票
你想了解誰的幕後故事呢?
那個媽媽-avatar-img
那個媽媽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