鴞之聲
avatar-avatar
鴞的占卜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有梗圖是這麼說的:「I人社交靠E人領養」 我原本是這樣認為的,也曾經接受被領養的過程。但不同的生活方式講好聽一點是互相配合,難題版本就是互相遷就,搞得好像雙方都一直退讓,都沒有做到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例如有一次某個每天喜歡往外跑的人問我:「你看電影嗎?」 我說喜歡,他就說有空可以一起去看。 但我的喜歡,是一個人租錄影帶或者在串流平台上,靜靜的感受「電影」本身。 他表示理解,但那個瞬間我知道我們之間,是有牆的。 後來我嘗試主動結交其他I人,啊沒錯,長大之後更偏好與自己相似的人,只篩選不教育,道不同不相為謀,沒有對錯之分。正如我常說,每個人創造自己的世界,選擇捨棄什麼,又留下什麼,最終都會成就我們自己。 童年的壓迫和傷痛隨著時間變淡,逐漸裸露出一些我以為已經遺忘的性格,原來被荊棘破壞纏繞的心臟長出新的血肉,融合過的版本無論如何都蠻特別的。


當然是在一路成長過程中半催眠自己很特別,因為沒有重來的機會。You only live once.每個階段都有新的任務❤️


畢業快樂。

舒嫚-avatar-img
舒嫚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鴞的占卜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c

有梗圖是這麼說的:「I人社交靠E人領養」 我原本是這樣認為的,也曾經接受被領養的過程。但不同的生活方式講好聽一點是互相配合,難題版本就是互相遷就,搞得好像雙方都一直退讓,都沒有做到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例如有一次某個每天喜歡往外跑的人問我:「你看電影嗎?」 我說喜歡,他就說有空可以一起去看。 但我的喜歡,是一個人租錄影帶或者在串流平台上,靜靜的感受「電影」本身。 他表示理解,但那個瞬間我知道我們之間,是有牆的。 後來我嘗試主動結交其他I人,啊沒錯,長大之後更偏好與自己相似的人,只篩選不教育,道不同不相為謀,沒有對錯之分。正如我常說,每個人創造自己的世界,選擇捨棄什麼,又留下什麼,最終都會成就我們自己。 童年的壓迫和傷痛隨著時間變淡,逐漸裸露出一些我以為已經遺忘的性格,原來被荊棘破壞纏繞的心臟長出新的血肉,融合過的版本無論如何都蠻特別的。


當然是在一路成長過程中半催眠自己很特別,因為沒有重來的機會。You only live once.每個階段都有新的任務❤️


畢業快樂。

舒嫚-avatar-img
舒嫚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