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道路在經過數百年的荒廢後,依然能夠使用,在現代人聽起來可能是很荒謬的事情,但這恰恰是羅馬道路的景況。
在帝國西部崩潰很久以後,羅馬路網繼續擔當連接各地的重任,甚至大軍行進,也多走這些沒人維護的古道。
十字軍時代同樣。先前說過的第二次十字軍領袖康拉德三世,當他從尼西亞魯莽地帶大軍向內陸深入時,就是走當地的羅馬舊路。若我們從東羅馬開始在小亞細亞喪失權威的曼齊克特大戰算起,至少也七十多年沒有好好維修了。
然而,古道雖在,如今則成為了危機四伏的地方。康拉德的軍隊日夜受到突厥人偷襲,損失慘重。而本來作為帝國命脈的道路系統,卻供讓東羅馬備感威脅的十字軍使用。遙想五賢帝時代的景象,也是令人不勝唏噓。
&
圖片:哈德良時代的路網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Roman Empire 125 general map (Red roads).svg"
古代道路在經過數百年的荒廢後,依然能夠使用,在現代人聽起來可能是很荒謬的事情,但這恰恰是羅馬道路的景況。
在帝國西部崩潰很久以後,羅馬路網繼續擔當連接各地的重任,甚至大軍行進,也多走這些沒人維護的古道。
十字軍時代同樣。先前說過的第二次十字軍領袖康拉德三世,當他從尼西亞魯莽地帶大軍向內陸深入時,就是走當地的羅馬舊路。若我們從東羅馬開始在小亞細亞喪失權威的曼齊克特大戰算起,至少也七十多年沒有好好維修了。
然而,古道雖在,如今則成為了危機四伏的地方。康拉德的軍隊日夜受到突厥人偷襲,損失慘重。而本來作為帝國命脈的道路系統,卻供讓東羅馬備感威脅的十字軍使用。遙想五賢帝時代的景象,也是令人不勝唏噓。
&
圖片:哈德良時代的路網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Roman Empire 125 general map (Red roads).s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