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E編
「在出版人或出版行銷人的眼裡,『類教科書』算是出版業嗎?它能被納入大家討論的『書』的行列嗎?」
我特別留意到這一點,W說,這是來自於編輯的疑問:「經歷過這類書籍大好的黃金年代,現在平台百花齊放、數位當道,作者和讀者都有更多選擇。作者把同樣的內容做成線上課程,賺得比出書多太多,那為什麼還要選擇這麼辛苦的方式出書?」
W的公司是走明確受眾路線的類型出版社,作者名氣對銷量的影響很大。但現在,知名作者一個接一個轉戰線上課程,甚至有人選擇自費出版,完全不依賴傳統出版社。當讀者走了、作者也走了,那這類出版社還有什麼立足的條件?版稅又不高,受時間壓力,真的划算嗎?
身為第一排面對數位轉型海嘯衝擊的人,W講得很直接,也很坦白,就算定位清楚,也不代表能回到那個黃金時代。我問:「如果無法抗衡,那是不是可以試著配合?像有些出版社也會考慮出書與平台合作套組,或者內容同步轉製成線上課程?」
W說公司其實早有這樣的轉型規劃,目前也在做影音內容、建置更多元的宣傳管道及營收模式,而公司也很願意讓他發揮,尤其是他過去體制外接案累積的設計、剪輯、課程製作等能力。
但W也坦承:「我也常問自己,我還能怎麼做?我會設計、會拍片剪片,看似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在『出版行銷』這個位子上,我卻沒有一刻不力不從心。」
說真的,魔鬼真的是藏在細節裡。公司願意轉型,同事氣氛也好,但實際上W已經從前端規劃到末端執行全包,我聽了也愣住:「你這份工作拆成兩個人、甚至三個人來做都合理吧?」
他苦笑:「我當初是從體制外累壞身體才想回到體制內,但怎麼工作內容不知不覺又變得一樣多?我常常有一種『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做什麼?』的感覺。」
我跟他說:「如果公司要你負責轉型方向,那就該把末端的行銷工作交出去。不然就是反過來,轉型交給別人,讓你專心做執行。」
W說長官其實也發現他太忙了,也有開始調整,只是還需要一些時間。也坦白說,公司雖然有轉型決心,但在預算上依然保守,每一筆行銷費用都要再三斟酌。我笑著回:「這點倒是各家出版社都一樣,大家都想花在刀口上。」
聊到後來,W提到他長期觀察韓國的網路通路,覺得那邊的行銷操作更靈活也更多元,而且定價與折扣都比較合理。我點點頭:「韓國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支持與圖書訂價制度,確實讓他們在很多事上有更大的彈性。不過我們也清楚,台灣有台灣自己的結構課題要面對。」
相談的尾聲,W說:「現在這裡有點像是個樹洞吧?太多話不知道要跟誰講,身邊沒有人做出版,跟編輯說也不一定能理解。各家出版社都很封閉,交流真的不多。總之,真的很謝謝你們做這樣的事情。」
圖說:
忘了從哪次開始,H編總會建議相談人挑有餐飲的獨立書店作為相談地點,我也跟著這習慣。這次,相談人選了在台北車站附近的『川流之島』。
撰文:E編
「在出版人或出版行銷人的眼裡,『類教科書』算是出版業嗎?它能被納入大家討論的『書』的行列嗎?」
我特別留意到這一點,W說,這是來自於編輯的疑問:「經歷過這類書籍大好的黃金年代,現在平台百花齊放、數位當道,作者和讀者都有更多選擇。作者把同樣的內容做成線上課程,賺得比出書多太多,那為什麼還要選擇這麼辛苦的方式出書?」
W的公司是走明確受眾路線的類型出版社,作者名氣對銷量的影響很大。但現在,知名作者一個接一個轉戰線上課程,甚至有人選擇自費出版,完全不依賴傳統出版社。當讀者走了、作者也走了,那這類出版社還有什麼立足的條件?版稅又不高,受時間壓力,真的划算嗎?
身為第一排面對數位轉型海嘯衝擊的人,W講得很直接,也很坦白,就算定位清楚,也不代表能回到那個黃金時代。我問:「如果無法抗衡,那是不是可以試著配合?像有些出版社也會考慮出書與平台合作套組,或者內容同步轉製成線上課程?」
W說公司其實早有這樣的轉型規劃,目前也在做影音內容、建置更多元的宣傳管道及營收模式,而公司也很願意讓他發揮,尤其是他過去體制外接案累積的設計、剪輯、課程製作等能力。
但W也坦承:「我也常問自己,我還能怎麼做?我會設計、會拍片剪片,看似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在『出版行銷』這個位子上,我卻沒有一刻不力不從心。」
說真的,魔鬼真的是藏在細節裡。公司願意轉型,同事氣氛也好,但實際上W已經從前端規劃到末端執行全包,我聽了也愣住:「你這份工作拆成兩個人、甚至三個人來做都合理吧?」
他苦笑:「我當初是從體制外累壞身體才想回到體制內,但怎麼工作內容不知不覺又變得一樣多?我常常有一種『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做什麼?』的感覺。」
我跟他說:「如果公司要你負責轉型方向,那就該把末端的行銷工作交出去。不然就是反過來,轉型交給別人,讓你專心做執行。」
W說長官其實也發現他太忙了,也有開始調整,只是還需要一些時間。也坦白說,公司雖然有轉型決心,但在預算上依然保守,每一筆行銷費用都要再三斟酌。我笑著回:「這點倒是各家出版社都一樣,大家都想花在刀口上。」
聊到後來,W提到他長期觀察韓國的網路通路,覺得那邊的行銷操作更靈活也更多元,而且定價與折扣都比較合理。我點點頭:「韓國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支持與圖書訂價制度,確實讓他們在很多事上有更大的彈性。不過我們也清楚,台灣有台灣自己的結構課題要面對。」
相談的尾聲,W說:「現在這裡有點像是個樹洞吧?太多話不知道要跟誰講,身邊沒有人做出版,跟編輯說也不一定能理解。各家出版社都很封閉,交流真的不多。總之,真的很謝謝你們做這樣的事情。」
圖說:
忘了從哪次開始,H編總會建議相談人挑有餐飲的獨立書店作為相談地點,我也跟著這習慣。這次,相談人選了在台北車站附近的『川流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