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心靈start from here
avatar-avatar
種子心靈start from her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親愛的SeedYouth:


你有零用錢嗎?你的零用錢是用光了再去要?還是一個月領固定金額,然後自己學習分配和控制,多不退、少也不補的那種?


我想不起來父母對我的零用錢,採用哪種發放的政策,印象中家裡開雜貨店,所以想吃想喝的,不是拿錢買,而是直接到冰箱拿、櫃上取;如果要買的東西家裡沒有,只要用途正當,往往也是跟父母說一聲,就可以自己拿錢去買,找了錢再放回錢櫃就好。換句話說,我在高中之前跟金錢的關係,其實是不熟的,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經營和理解,金錢在我生命中的意義。


如果不算平常在家裡顧店和做手加工,我一直到考上大學的那個暑假,才開始人生第一次打工經驗,我回到高中母校幫新入學的學妹丈量制服尺寸,我也去補習班折傳單,還去了喜餅工廠裝餅乾,這些工作都是算時薪的,而且一小時大約只有60元。我還記得那時候在補習班,整整折了四個星期的傳單,一個月下來,領到一萬出頭的薪水,心裡真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並且深刻體驗到賺錢的辛苦。


雖然我從小學開始,就在母親的影響下開始記帳,但因為那些錢不是我自己賺來的,所以收入或支出的計算,比較像是完成跟算數有關的作業,我的感受並不深刻。直到我紮紮實實投入了時間和精力,用勞力賺取看起來少少的薪資,我的帳本開始有不同的意義,我開始培養我跟金錢的關係,我開始意識和觀察,我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才能換取金錢?金錢又為我帶來什麼好處?以及最重要的,我是否過著收入和支出平衡的生活?


有趣的是,隨著我賺錢的能力增加,我花錢的能力也不遑多讓,雖然我仍然維持記帳的習慣,但我越來越不去反省自己花錢的習慣,我曾經安慰自己,銀行存摺裡的錢不是我的錢,我花掉的錢,才是我的錢,然而發生過幾次的財務危機,我的收入無法支撐我的開銷,我才意識到,這種太過隨性的態度,似乎也無法跟金錢維持一個健康的關係。


過去對於金錢的得來不易,讓我懂得小心珍惜,後來賺錢變得容易,我就失了規矩、不加節制,這種輕忽金錢的態度,實在傷透了金錢的心,讓它不想留在我身邊。


現在我跟金錢的關係,在經歷許多的衝突和痛苦過後,終於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平衡點。我看重金錢但不執著,因為我相信,許多事情要看的是價值而非價格,所以我還是無法變成汲汲營營、錙銖必較的模樣,該花的錢還是花,可是我會希望把每一分花的錢,發揮最大的效益。


我努力賺錢且對於每份收入都抱持很深的感謝,我知道今天有這個工作機會,不代表它永遠都是我的,我仍要努力維持和累積自己的能力,才能保有繼續在舞台上演出的機會。如果我必須拒絕或離開某份工作,我也會祝福這個工作找到比我更合適的人,然後我能開心的、沒有遺憾的,迎接下一個工作機會。


我每個月都固定奉獻一定比例的金錢給社福機構,我覺得這是一種「捨得-有捨才有得」的練習,甚至根據吸引力法則來看,我對奉獻越感到自在與自信,代表我越能活出內在的富有,這種正向能量,會讓我跟金錢有一個更好的關係。


然而,隨著年紀增長,我開始體認所謂「財富」,並非只能用金錢堆積,它可以是包含很多層面和很多元素的,除了具體的金錢,我們在生命中累積的美好回憶、美好關係,也都是財富的一種。於是,或許我的存款數字並沒有增加,但回想我的人生,我覺得自己沒有白活,我做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我發想了許多好玩的產品或服務、我認識了許多很棒的人、我吃過許多美味的食物,這些都是我的財富。


親愛的SeedYouth,過去曾經流行過「月光族」一詞,泛指一拿到薪水就把錢花光,結果到月底就必須舉債度日的人,我今天想擴展這個詞的定義,如果所謂的「月光」,指的不只是金錢,而是每個月的月底,當我們檢視自己這個月做了什麼,是否有值得我們感謝和感動的事情?我們是否在「歲月」的考卷上繳了白卷?你會是一個月光族嗎?如果是,或許你就會覺得心慌慌了,但如果不是,恭喜你﹗願你把握生命的每一刻,創造屬於你的精彩。


祝福你

我愛你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種子心靈start from her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親愛的SeedYouth:


你有零用錢嗎?你的零用錢是用光了再去要?還是一個月領固定金額,然後自己學習分配和控制,多不退、少也不補的那種?


我想不起來父母對我的零用錢,採用哪種發放的政策,印象中家裡開雜貨店,所以想吃想喝的,不是拿錢買,而是直接到冰箱拿、櫃上取;如果要買的東西家裡沒有,只要用途正當,往往也是跟父母說一聲,就可以自己拿錢去買,找了錢再放回錢櫃就好。換句話說,我在高中之前跟金錢的關係,其實是不熟的,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經營和理解,金錢在我生命中的意義。


如果不算平常在家裡顧店和做手加工,我一直到考上大學的那個暑假,才開始人生第一次打工經驗,我回到高中母校幫新入學的學妹丈量制服尺寸,我也去補習班折傳單,還去了喜餅工廠裝餅乾,這些工作都是算時薪的,而且一小時大約只有60元。我還記得那時候在補習班,整整折了四個星期的傳單,一個月下來,領到一萬出頭的薪水,心裡真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並且深刻體驗到賺錢的辛苦。


雖然我從小學開始,就在母親的影響下開始記帳,但因為那些錢不是我自己賺來的,所以收入或支出的計算,比較像是完成跟算數有關的作業,我的感受並不深刻。直到我紮紮實實投入了時間和精力,用勞力賺取看起來少少的薪資,我的帳本開始有不同的意義,我開始培養我跟金錢的關係,我開始意識和觀察,我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才能換取金錢?金錢又為我帶來什麼好處?以及最重要的,我是否過著收入和支出平衡的生活?


有趣的是,隨著我賺錢的能力增加,我花錢的能力也不遑多讓,雖然我仍然維持記帳的習慣,但我越來越不去反省自己花錢的習慣,我曾經安慰自己,銀行存摺裡的錢不是我的錢,我花掉的錢,才是我的錢,然而發生過幾次的財務危機,我的收入無法支撐我的開銷,我才意識到,這種太過隨性的態度,似乎也無法跟金錢維持一個健康的關係。


過去對於金錢的得來不易,讓我懂得小心珍惜,後來賺錢變得容易,我就失了規矩、不加節制,這種輕忽金錢的態度,實在傷透了金錢的心,讓它不想留在我身邊。


現在我跟金錢的關係,在經歷許多的衝突和痛苦過後,終於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平衡點。我看重金錢但不執著,因為我相信,許多事情要看的是價值而非價格,所以我還是無法變成汲汲營營、錙銖必較的模樣,該花的錢還是花,可是我會希望把每一分花的錢,發揮最大的效益。


我努力賺錢且對於每份收入都抱持很深的感謝,我知道今天有這個工作機會,不代表它永遠都是我的,我仍要努力維持和累積自己的能力,才能保有繼續在舞台上演出的機會。如果我必須拒絕或離開某份工作,我也會祝福這個工作找到比我更合適的人,然後我能開心的、沒有遺憾的,迎接下一個工作機會。


我每個月都固定奉獻一定比例的金錢給社福機構,我覺得這是一種「捨得-有捨才有得」的練習,甚至根據吸引力法則來看,我對奉獻越感到自在與自信,代表我越能活出內在的富有,這種正向能量,會讓我跟金錢有一個更好的關係。


然而,隨著年紀增長,我開始體認所謂「財富」,並非只能用金錢堆積,它可以是包含很多層面和很多元素的,除了具體的金錢,我們在生命中累積的美好回憶、美好關係,也都是財富的一種。於是,或許我的存款數字並沒有增加,但回想我的人生,我覺得自己沒有白活,我做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我發想了許多好玩的產品或服務、我認識了許多很棒的人、我吃過許多美味的食物,這些都是我的財富。


親愛的SeedYouth,過去曾經流行過「月光族」一詞,泛指一拿到薪水就把錢花光,結果到月底就必須舉債度日的人,我今天想擴展這個詞的定義,如果所謂的「月光」,指的不只是金錢,而是每個月的月底,當我們檢視自己這個月做了什麼,是否有值得我們感謝和感動的事情?我們是否在「歲月」的考卷上繳了白卷?你會是一個月光族嗎?如果是,或許你就會覺得心慌慌了,但如果不是,恭喜你﹗願你把握生命的每一刻,創造屬於你的精彩。


祝福你

我愛你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