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是「打球週」,
連續四場球局,認識不少新朋友。
有趣的是,
前後認識兩位原本在外商投資銀行做私人銀行的大咖,
竟然都不約而同的跳脫體制,
投入EAM的行列。
(External Asset Management,獨立資產管理人)
畢竟我也不是參加什麼金融圈的大拜拜,
覺得連續認識兩個這行的人實在罕見,
忍不住當起產業觀察家,探究一下EAM這個行業。
▋ EAM公司是什麼?
你可以把EAM公司想像成
「高階金融圈的共享辦公室」,
但租的不是辦公桌,而是「資源平台」。
這家公司將私人銀行中會使用到的各種服務,
整合在統一的平台中,
打包起來「共享」給公司裡的「獨立資產管理人」。
提供的服務像是:
1. 法規/合規支援:
幫你拿執照、跑KYC、稅務處理。
2. IT/投資分析/交易平台:
搞定和各大金融機構的串接。
3. 行政/客服/財會/行銷:
讓你不用為雜事分心,專心服務客戶。
4. 獨立經營:
每位加入EAM的Banker都是「獨立老闆」,
自己接案、自己分紅。
大家表面是同事,
但其實更像同辦公大樓裡的獨立創業者,
享受資源共享卻又保有自主權。
▋ 為什麼這幾年EAM會突然竄紅?
以前說到高資產淨值客戶,
腦海中浮現的就是UBS、JP Morgan
這些大公司裡的頂級Private Banker。
但自從COVID之後,
愈來愈多傳統銀行大咖選擇「帶著客戶裸辭」,
加入EAM平台,自己當老闆。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個人品牌大於機構品牌:
客戶買單的是Banker本人,
不管你背後是哪家銀行。
2. 高分潤、制度彈性:
自己出來接案,分潤高得多,
制度比銀行自由多了!
3. 產品線更多元,選擇權大幅提升:
不用只推自家產品,
能從各家金融機制中挑選最好的組合,
幫助顧客利益最大化。
4. 彈性工作、生活品質提升:
KPI不再壓身,可以work from anywhere,
甚至遠端管理亞太富豪客戶資產,
收入和生活品質都提升了。
▋我與EAM最近的距離
我回想起自己以前在做Fintech時,
也曾經想過將我們的金融系統打造成「共享」的模式,
幫Buy side客戶將各種下單接口到後台出帳都做好,
讓他們可以在一個平台上管理所有客戶的投資組合,
當然再輔以我們公司自豪的金融工程模型,
做更精確的風險控管。
但受限於公司當時只希望看到短期「KPI」,
而且需要投資許多資源做系統的開發與改動,
這計劃並沒有穩定的發展下去。
現在回頭看,當時想打造的,
不就是EAM公司所提供的系統服務之一嗎?
只是這更適合「創業」發想,
在大公司根本很難推行。
今天還聽到某家亞洲EAM公司的創辦人,
當年是三個不到40歲的Private Banker,
裸辭後各自拿了1百萬美金出來創業,
現在的獲利早就看不到車尾燈,
只能說,這就是我與他們最大最大的差距呀!
▋下一個EAM平台是什麼?
這種「專業人士共享平台」是個很有趣的商業模式,
你還有沒有想過,
下一個可以「共享」的平台會是什麼?
快偷偷私訊跟我分享,
也許我們可以一起玩一玩。
📌 持續追蹤《愛咪的裸辭日記》,
一起看我挖掘各行各業那些新奇有趣的人和故事!
這週是「打球週」,
連續四場球局,認識不少新朋友。
有趣的是,
前後認識兩位原本在外商投資銀行做私人銀行的大咖,
竟然都不約而同的跳脫體制,
投入EAM的行列。
(External Asset Management,獨立資產管理人)
畢竟我也不是參加什麼金融圈的大拜拜,
覺得連續認識兩個這行的人實在罕見,
忍不住當起產業觀察家,探究一下EAM這個行業。
▋ EAM公司是什麼?
你可以把EAM公司想像成
「高階金融圈的共享辦公室」,
但租的不是辦公桌,而是「資源平台」。
這家公司將私人銀行中會使用到的各種服務,
整合在統一的平台中,
打包起來「共享」給公司裡的「獨立資產管理人」。
提供的服務像是:
1. 法規/合規支援:
幫你拿執照、跑KYC、稅務處理。
2. IT/投資分析/交易平台:
搞定和各大金融機構的串接。
3. 行政/客服/財會/行銷:
讓你不用為雜事分心,專心服務客戶。
4. 獨立經營:
每位加入EAM的Banker都是「獨立老闆」,
自己接案、自己分紅。
大家表面是同事,
但其實更像同辦公大樓裡的獨立創業者,
享受資源共享卻又保有自主權。
▋ 為什麼這幾年EAM會突然竄紅?
以前說到高資產淨值客戶,
腦海中浮現的就是UBS、JP Morgan
這些大公司裡的頂級Private Banker。
但自從COVID之後,
愈來愈多傳統銀行大咖選擇「帶著客戶裸辭」,
加入EAM平台,自己當老闆。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個人品牌大於機構品牌:
客戶買單的是Banker本人,
不管你背後是哪家銀行。
2. 高分潤、制度彈性:
自己出來接案,分潤高得多,
制度比銀行自由多了!
3. 產品線更多元,選擇權大幅提升:
不用只推自家產品,
能從各家金融機制中挑選最好的組合,
幫助顧客利益最大化。
4. 彈性工作、生活品質提升:
KPI不再壓身,可以work from anywhere,
甚至遠端管理亞太富豪客戶資產,
收入和生活品質都提升了。
▋我與EAM最近的距離
我回想起自己以前在做Fintech時,
也曾經想過將我們的金融系統打造成「共享」的模式,
幫Buy side客戶將各種下單接口到後台出帳都做好,
讓他們可以在一個平台上管理所有客戶的投資組合,
當然再輔以我們公司自豪的金融工程模型,
做更精確的風險控管。
但受限於公司當時只希望看到短期「KPI」,
而且需要投資許多資源做系統的開發與改動,
這計劃並沒有穩定的發展下去。
現在回頭看,當時想打造的,
不就是EAM公司所提供的系統服務之一嗎?
只是這更適合「創業」發想,
在大公司根本很難推行。
今天還聽到某家亞洲EAM公司的創辦人,
當年是三個不到40歲的Private Banker,
裸辭後各自拿了1百萬美金出來創業,
現在的獲利早就看不到車尾燈,
只能說,這就是我與他們最大最大的差距呀!
▋下一個EAM平台是什麼?
這種「專業人士共享平台」是個很有趣的商業模式,
你還有沒有想過,
下一個可以「共享」的平台會是什麼?
快偷偷私訊跟我分享,
也許我們可以一起玩一玩。
📌 持續追蹤《愛咪的裸辭日記》,
一起看我挖掘各行各業那些新奇有趣的人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