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著凱道現場的網路直播,楊大正在台上說他看到網路評論為什麼十一年後還要聽《島嶼天光》,大正則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十一年還要唱《島嶼天光》。或許,這就是因為在這座小小多山的島國上空的烏雲,從來就沒有完全散去。
因為十一年前的太陽花運動,我從一個只對自然世界好奇的理科生,轉向去試圖理解這座島嶼的歷史與地理發展。學了越多,我才意識到儘管島上的人來來去去,科技、經濟與人口不斷成長,但島上的人不分種族與先來後到,我們不分時代都在面對天災與島外勢力威脅我們安身立命的居所。即便短暫地迎來天光,卻也有黑夜降臨的時候,身為臺灣人就是得這麼辛苦才能生活在這座島上。不過在世世代代的臺灣人接力之下,我們終於在三十多年前實現了追求百年的當家作主,我們更默默在世界上建立了強大的產業地位,為我們的存續爭取到更多時間與籌碼。
然而,臺灣人面對的挑戰從來不會因此消失。即便前人打下的江山就像是中央山脈一樣為西部遮風擋雨,但來自中國的滲透威脅仍像是今年的丹娜斯颱風一樣,找到我們民主社會的漏洞鑽進來,把我們的生活搞得天翻地覆。過去一年來,身為臺灣國會的多數黨勢力只想著透過立法手段,將他們在總統選舉中沒有獲得的行政權力攬到自己手中。在擴權法案被大法官宣告違反憲法─我們國家最高的遊戲規則─之後,不見他們反省法案之粗糙與拙劣,反而將憲政秩序中唯一能夠仲裁的憲法法庭給癱瘓,直到剛才也依然封殺了所有大法官候選人。
於此同時,多數黨勢力不只是只想著自己,還不忘把臺灣人向外求援的手一一打掉,杯葛國際支持聯大2758號不涉台的提案,刪除向外國人介紹臺灣的預算。更令許多人氣憤的是在一連串的預算風暴中,他們竟然刪除日常的國防設備養護預算,甚至連政府應變緊急天災的基金預算也刪除,連讓臺灣人自救的機會都要抹消。令人不解同為島上的居民,何以仇視政敵到如此對待這座島上無辜的人們。這些是過去一年來臺灣社會所經歷的事情,而且可預期在下次選舉之前都會不斷上演。因此公民們發現,在憲法法庭與監察院雙雙被癱瘓的現況下,體制內只剩下罷免一途能夠阻止多數黨勢力。
也許有人說大罷免是仇恨所帶來的社會動盪,我不否認背後沒有討厭多數黨勢力的情緒。不過公民社會之所以能夠捲動如此大規模,甚至超出一黨動員之力的大罷免浪潮,靠的不單單是仇恨而已。而是因為我們的公民社會不忍心我們所珍視的國家被仇恨踐踏,所有的參與者都是因為愛腳下的這塊土地,才會無懼颳風下雨,一次又一次地走進社區。這份愛,或許和某些倡議團體為了自己關心的議題而支持反罷免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我仍必須強調即使個別委員可能的確在某些議題推進做出貢獻,當國家政府無法正常運作,而造成這些問題的個別委員們卻無法用行動阻止荒謬的議事不斷發生,那麼為了我們對這個國家的愛,也只能透過罷免請他們回到民間努力。
或許有人會問大罷免之後,臺灣會不會變得更好。不過就如同前面所說的,臺灣面臨的威脅與挑戰從不會消失,光是要維持現狀就相當吃力。但至少,我們可以透過罷免手段讓這列即將出軌翻覆的列車導回正軌。懇請大家明天一定要出門投下同意罷免票,讓臺灣這艘小船能夠回到航向正常國家的航道上,守護我們這座小小又多山的國家。
昨天看著凱道現場的網路直播,楊大正在台上說他看到網路評論為什麼十一年後還要聽《島嶼天光》,大正則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十一年還要唱《島嶼天光》。或許,這就是因為在這座小小多山的島國上空的烏雲,從來就沒有完全散去。
因為十一年前的太陽花運動,我從一個只對自然世界好奇的理科生,轉向去試圖理解這座島嶼的歷史與地理發展。學了越多,我才意識到儘管島上的人來來去去,科技、經濟與人口不斷成長,但島上的人不分種族與先來後到,我們不分時代都在面對天災與島外勢力威脅我們安身立命的居所。即便短暫地迎來天光,卻也有黑夜降臨的時候,身為臺灣人就是得這麼辛苦才能生活在這座島上。不過在世世代代的臺灣人接力之下,我們終於在三十多年前實現了追求百年的當家作主,我們更默默在世界上建立了強大的產業地位,為我們的存續爭取到更多時間與籌碼。
然而,臺灣人面對的挑戰從來不會因此消失。即便前人打下的江山就像是中央山脈一樣為西部遮風擋雨,但來自中國的滲透威脅仍像是今年的丹娜斯颱風一樣,找到我們民主社會的漏洞鑽進來,把我們的生活搞得天翻地覆。過去一年來,身為臺灣國會的多數黨勢力只想著透過立法手段,將他們在總統選舉中沒有獲得的行政權力攬到自己手中。在擴權法案被大法官宣告違反憲法─我們國家最高的遊戲規則─之後,不見他們反省法案之粗糙與拙劣,反而將憲政秩序中唯一能夠仲裁的憲法法庭給癱瘓,直到剛才也依然封殺了所有大法官候選人。
於此同時,多數黨勢力不只是只想著自己,還不忘把臺灣人向外求援的手一一打掉,杯葛國際支持聯大2758號不涉台的提案,刪除向外國人介紹臺灣的預算。更令許多人氣憤的是在一連串的預算風暴中,他們竟然刪除日常的國防設備養護預算,甚至連政府應變緊急天災的基金預算也刪除,連讓臺灣人自救的機會都要抹消。令人不解同為島上的居民,何以仇視政敵到如此對待這座島上無辜的人們。這些是過去一年來臺灣社會所經歷的事情,而且可預期在下次選舉之前都會不斷上演。因此公民們發現,在憲法法庭與監察院雙雙被癱瘓的現況下,體制內只剩下罷免一途能夠阻止多數黨勢力。
也許有人說大罷免是仇恨所帶來的社會動盪,我不否認背後沒有討厭多數黨勢力的情緒。不過公民社會之所以能夠捲動如此大規模,甚至超出一黨動員之力的大罷免浪潮,靠的不單單是仇恨而已。而是因為我們的公民社會不忍心我們所珍視的國家被仇恨踐踏,所有的參與者都是因為愛腳下的這塊土地,才會無懼颳風下雨,一次又一次地走進社區。這份愛,或許和某些倡議團體為了自己關心的議題而支持反罷免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我仍必須強調即使個別委員可能的確在某些議題推進做出貢獻,當國家政府無法正常運作,而造成這些問題的個別委員們卻無法用行動阻止荒謬的議事不斷發生,那麼為了我們對這個國家的愛,也只能透過罷免請他們回到民間努力。
或許有人會問大罷免之後,臺灣會不會變得更好。不過就如同前面所說的,臺灣面臨的威脅與挑戰從不會消失,光是要維持現狀就相當吃力。但至少,我們可以透過罷免手段讓這列即將出軌翻覆的列車導回正軌。懇請大家明天一定要出門投下同意罷免票,讓臺灣這艘小船能夠回到航向正常國家的航道上,守護我們這座小小又多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