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功課是:「如果突然得到一個意料之外的休假日,我會怎麼安排這一天呢?」
這題讓我很期待,甚至從昨天就開始想像——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我會毫不猶豫地跑去一個農場,躺在草地上,好好睡一覺。什麼都不做,只是曬著太陽、聽風聲、閉上眼。
⸻
為什麼會這麼想呢?因為今天的身體,給了我一個強烈的提醒。
中午和一位朋友吃飯,本以為只是簡單的聚餐,但話題漸漸轉成抱怨。我在一旁傾聽,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靜靜地感覺——這頓飯,讓我不只是「吃飽」,而是「滿」到身體發出抗議。
那碗麵吃到一半,我的血糖突然飆高,整個人昏昏欲睡。頭有些暈,身體也開始脹氣。那一刻我才發現:我的身體變得越來越敏銳,它在提醒我,該學會拒絕一些「非必要的邀約」。
有時我去見人,不是出於真心的渴望,而是因為覺得「應該」,或是出於一種天然的責任感。但結果往往是身體先替我說「不」。
⸻
下午看完醫生後,我在烈日下騎車,整個人又累又昏。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好想躺在草地上睡覺。」那畫面幾乎是立刻浮現——柔軟的草、風的聲音、沒有對話、沒有壓力。一種什麼都不做、卻覺得完全被擁抱的狀態。
⸻
回到家,當我打開筆記本準備寫今天的反思時,題目問:「如果有一天假期,你會怎麼過?」我笑了。答案早就在心裡。我想去那片農場,什麼都不做。不看訊息、不安排進度、不假裝有效率。就只是讓自己「存在」——讓呼吸變慢,讓思緒散開,讓靈與身都能回到最自然的節奏。
⸻
或許,這就是我要學習的功課:加強「無所事事」的本領。
原來,真正的休息不是逃避工作,而是讓靈魂有機會安靜下來,重新與自己對話。有時候,一場最深的復原,就從什麼都不做開始。
今天的功課是:「如果突然得到一個意料之外的休假日,我會怎麼安排這一天呢?」
這題讓我很期待,甚至從昨天就開始想像——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我會毫不猶豫地跑去一個農場,躺在草地上,好好睡一覺。什麼都不做,只是曬著太陽、聽風聲、閉上眼。
⸻
為什麼會這麼想呢?因為今天的身體,給了我一個強烈的提醒。
中午和一位朋友吃飯,本以為只是簡單的聚餐,但話題漸漸轉成抱怨。我在一旁傾聽,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靜靜地感覺——這頓飯,讓我不只是「吃飽」,而是「滿」到身體發出抗議。
那碗麵吃到一半,我的血糖突然飆高,整個人昏昏欲睡。頭有些暈,身體也開始脹氣。那一刻我才發現:我的身體變得越來越敏銳,它在提醒我,該學會拒絕一些「非必要的邀約」。
有時我去見人,不是出於真心的渴望,而是因為覺得「應該」,或是出於一種天然的責任感。但結果往往是身體先替我說「不」。
⸻
下午看完醫生後,我在烈日下騎車,整個人又累又昏。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好想躺在草地上睡覺。」那畫面幾乎是立刻浮現——柔軟的草、風的聲音、沒有對話、沒有壓力。一種什麼都不做、卻覺得完全被擁抱的狀態。
⸻
回到家,當我打開筆記本準備寫今天的反思時,題目問:「如果有一天假期,你會怎麼過?」我笑了。答案早就在心裡。我想去那片農場,什麼都不做。不看訊息、不安排進度、不假裝有效率。就只是讓自己「存在」——讓呼吸變慢,讓思緒散開,讓靈與身都能回到最自然的節奏。
⸻
或許,這就是我要學習的功課:加強「無所事事」的本領。
原來,真正的休息不是逃避工作,而是讓靈魂有機會安靜下來,重新與自己對話。有時候,一場最深的復原,就從什麼都不做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