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功課是:「如果生命中有適度的留白,我可以得到哪些好處?」
我想,留白最大的好處,是能讓我聽見自己真正的需要,並且擁有一個無愧於心的靈與魂。
我發現,若要牧養他人、工作、談話、與人連結,我必須先讓自己被牧養——必須先得著從神而來的能量,先讓自己的靈被充飽電,
才有力量流出、給出、分享。這是我近來愈來愈深刻的體會:「一個沒有被愛餵養的人,是很難長久去愛別人的。」
今天的閱讀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朋友分享他對工作的價值觀。他會反思:這些價值之間是否存在矛盾?又是否能彼此成全?
我能感受到他對內在的清楚覺察,也不是被金錢綁住的人。對他而言,接案的決定不只是收入的考量,而是會誠實地問自己:「我真的想接這個案子嗎?這樣使用我的時間值得嗎?這個案子能帶給我什麼樣的學習與成長?」
我非常欣賞這樣的思維。也讓我開始反思——
當我面對工作與選擇時,是否也能像他一樣誠實面對自己的動機與價值?那種「學習、體驗、成長」為導向的思考,讓人感覺內在一致而踏實。
不過我也發現,價值觀並不是靜止不變的。它往往在一件件事件中被凸顯出來,也在日常的取捨裡慢慢被修正。那麼,我該如何持續檢視自己是否仍走在想要的方向上?又有什麼方法能讓覺察不只是一時的閃光,而能成為長遠的光?
於是,我決定用寫日記作為留白的練習。
在文字中,我可以一點一滴釐清那些模糊的價值與選擇:時間要怎麼安排、要與誰相處、要為什麼事花時間、又該如何分配心力。這些看似瑣碎的決定,其實正反映著我在乎的事。
我也學習在生活中練習「拒絕」。拒絕,不是對他人的虧待,而是對自己的溫柔。唯有懂得停下、懂得留白,我才能真正被更新、被牧養,也才能以更充實、更一致的狀態,去愛人、去工作、去生活。
今天的功課是:「如果生命中有適度的留白,我可以得到哪些好處?」
我想,留白最大的好處,是能讓我聽見自己真正的需要,並且擁有一個無愧於心的靈與魂。
我發現,若要牧養他人、工作、談話、與人連結,我必須先讓自己被牧養——必須先得著從神而來的能量,先讓自己的靈被充飽電,
才有力量流出、給出、分享。這是我近來愈來愈深刻的體會:「一個沒有被愛餵養的人,是很難長久去愛別人的。」
今天的閱讀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朋友分享他對工作的價值觀。他會反思:這些價值之間是否存在矛盾?又是否能彼此成全?
我能感受到他對內在的清楚覺察,也不是被金錢綁住的人。對他而言,接案的決定不只是收入的考量,而是會誠實地問自己:「我真的想接這個案子嗎?這樣使用我的時間值得嗎?這個案子能帶給我什麼樣的學習與成長?」
我非常欣賞這樣的思維。也讓我開始反思——
當我面對工作與選擇時,是否也能像他一樣誠實面對自己的動機與價值?那種「學習、體驗、成長」為導向的思考,讓人感覺內在一致而踏實。
不過我也發現,價值觀並不是靜止不變的。它往往在一件件事件中被凸顯出來,也在日常的取捨裡慢慢被修正。那麼,我該如何持續檢視自己是否仍走在想要的方向上?又有什麼方法能讓覺察不只是一時的閃光,而能成為長遠的光?
於是,我決定用寫日記作為留白的練習。
在文字中,我可以一點一滴釐清那些模糊的價值與選擇:時間要怎麼安排、要與誰相處、要為什麼事花時間、又該如何分配心力。這些看似瑣碎的決定,其實正反映著我在乎的事。
我也學習在生活中練習「拒絕」。拒絕,不是對他人的虧待,而是對自己的溫柔。唯有懂得停下、懂得留白,我才能真正被更新、被牧養,也才能以更充實、更一致的狀態,去愛人、去工作、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