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夜書寫:一行星落如雨』 ~ 縱然尋不得,亦如何?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我讀了很多年。 同樣的文字在不同的年紀,讀起來卻有不同的滋味。 詩之妙處,猶在於此。 年少時讀,只覺得是愛情的暗喻 「眾裡尋他千百度」,像是在燈火闌珊處遇見命定的她。 那時候,我深信用心尋找終究會有結果。 成年之後再讀,才懂那「那人」可能不是情人 而是自己心中未竟的志向,是不得志的嘆息 是千百度的徒勞。 如同辛棄疾一生懷抱復國之志,卻被朝廷冷落 他在人群中尋理想,尋知己 尋一種能被理解的心情。 而如今再讀,鬢髮星星矣 已不再執著於尋得與否 而是時時提醒自己,莫要辜負那一路的風景 「夜花千樹,星落如雨」 這樣的句子,不只是描寫元宵夜的盛景 更像是人生的片段 我們總在走過熱鬧,也走過寂寞之後 慢慢學會在微光中安住。 這幅作品,是在雨夜寫下的。 用的是曹全碑的筆法,逆鋒圓筆起筆,中鋒行筆,提按含蓄,線條匀稱,收筆緩慢出鋒。 左撇翻筆如風,右捺刻意拉長,左右舒展形成開張之勢。 整行字如星雨墜落,刻意把字距壓密,猶如卡榫 橫勢與豎勢之間形成強烈的對比 如同人生的張與弛,尋與放。 末了,我在題跋中寫道: 求之不得亦如何,賞得花開千樹、星落如雨,足矣! 這句話,不只是對辛棄疾的溫柔回應 也是在「求不得」中放下的自在 每一筆都像是對自己說: 我曾尋過,也曾失落 且停下腳步欣賞這剎那的風景 而在這樣的放下中,忽然想起蘇軾的那句話: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即使「那人」尋不到 縱使燈火闌珊處空無一人 我們仍願他在某處 也能與我們一同賞這千樹花開、星落如雨。 不是相見,卻是共見 不是擁有,卻是同在。 這樣的心境,不是悲傷,而是慈悲。 不是孤獨,而是寬廣。 對我而言,書法不是寫字,是寫心。 這幅作品的心,是一種不言的美 是在喧囂中保留的一點靜 是在尋找中學會的安住 是在放下中生起的祝願 願我們都能在「求而不得」的時候 仍然願意賞得當下的花開千樹、星落如雨。 亦願那人無論身在何方 也能與我們共賞這一輪月光。 如是,足矣。 😊🙏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曹全碑 #書道 #隸書 #眾裡尋他千百度 #夜花千樹 #星落如雨 #小樓聽雨 #散翁 #蘇東坡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雨夜書寫:一行星落如雨』 ~ 縱然尋不得,亦如何?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我讀了很多年。 同樣的文字在不同的年紀,讀起來卻有不同的滋味。 詩之妙處,猶在於此。 年少時讀,只覺得是愛情的暗喻 「眾裡尋他千百度」,像是在燈火闌珊處遇見命定的她。 那時候,我深信用心尋找終究會有結果。 成年之後再讀,才懂那「那人」可能不是情人 而是自己心中未竟的志向,是不得志的嘆息 是千百度的徒勞。 如同辛棄疾一生懷抱復國之志,卻被朝廷冷落 他在人群中尋理想,尋知己 尋一種能被理解的心情。 而如今再讀,鬢髮星星矣 已不再執著於尋得與否 而是時時提醒自己,莫要辜負那一路的風景 「夜花千樹,星落如雨」 這樣的句子,不只是描寫元宵夜的盛景 更像是人生的片段 我們總在走過熱鬧,也走過寂寞之後 慢慢學會在微光中安住。 這幅作品,是在雨夜寫下的。 用的是曹全碑的筆法,逆鋒圓筆起筆,中鋒行筆,提按含蓄,線條匀稱,收筆緩慢出鋒。 左撇翻筆如風,右捺刻意拉長,左右舒展形成開張之勢。 整行字如星雨墜落,刻意把字距壓密,猶如卡榫 橫勢與豎勢之間形成強烈的對比 如同人生的張與弛,尋與放。 末了,我在題跋中寫道: 求之不得亦如何,賞得花開千樹、星落如雨,足矣! 這句話,不只是對辛棄疾的溫柔回應 也是在「求不得」中放下的自在 每一筆都像是對自己說: 我曾尋過,也曾失落 且停下腳步欣賞這剎那的風景 而在這樣的放下中,忽然想起蘇軾的那句話: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即使「那人」尋不到 縱使燈火闌珊處空無一人 我們仍願他在某處 也能與我們一同賞這千樹花開、星落如雨。 不是相見,卻是共見 不是擁有,卻是同在。 這樣的心境,不是悲傷,而是慈悲。 不是孤獨,而是寬廣。 對我而言,書法不是寫字,是寫心。 這幅作品的心,是一種不言的美 是在喧囂中保留的一點靜 是在尋找中學會的安住 是在放下中生起的祝願 願我們都能在「求而不得」的時候 仍然願意賞得當下的花開千樹、星落如雨。 亦願那人無論身在何方 也能與我們共賞這一輪月光。 如是,足矣。 😊🙏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曹全碑 #書道 #隸書 #眾裡尋他千百度 #夜花千樹 #星落如雨 #小樓聽雨 #散翁 #蘇東坡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