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src

真的沒有心力寫長篇,小短篇也是可以的吧。
(謎之音:誰跟你說一定要長篇有深度的文的呢?)


今天看了「茶室交易」第二章,本書是一個社會學家在1960年代做的調查,簡單來說是一個關於在公廁性交的研究,根據結果顯示,這些人多數是社會上正常、已婚人士,不過,這麼私密、不欲人知的研究,到底怎麼做的? 在第二章就有作者的說明。


讀完,一方面很佩服社會學家能透過watchqueen 的角色來混入其中,還在離開後趕緊寫下觀察紀錄,不只如此,後續作者還利用車牌調查出這些人所在,並且利用了健康問卷搭配變裝易容的方式進行訪談。當然,這裡面有很多違法倫理的部分,雖然在當時社會也有質疑的聲浪,但是,在那個年代,其實也真的很多研究,甚至是心理治療,都有違反倫理的議題(例如榮格的危險療程)。


倫理,本來就是難以衡量的,為了研究價值,就可以犧牲倫理嗎? 這有時候不好回答,不過,對於那些受訪者,若是事後知情,對於人的信任要重建,不知要花上多少時間了吧。而作為研究者,到底這條線要放在哪裏,我倒覺得,如果為了多大的事而犧牲眼前的人,那麼,日後也必然會再犧牲更多的人,或許我因此不是做大事的人,但我依然覺得,有些線,就是不能跨越。


僅AI生圖

avatar-img
加入討論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src

真的沒有心力寫長篇,小短篇也是可以的吧。
(謎之音:誰跟你說一定要長篇有深度的文的呢?)


今天看了「茶室交易」第二章,本書是一個社會學家在1960年代做的調查,簡單來說是一個關於在公廁性交的研究,根據結果顯示,這些人多數是社會上正常、已婚人士,不過,這麼私密、不欲人知的研究,到底怎麼做的? 在第二章就有作者的說明。


讀完,一方面很佩服社會學家能透過watchqueen 的角色來混入其中,還在離開後趕緊寫下觀察紀錄,不只如此,後續作者還利用車牌調查出這些人所在,並且利用了健康問卷搭配變裝易容的方式進行訪談。當然,這裡面有很多違法倫理的部分,雖然在當時社會也有質疑的聲浪,但是,在那個年代,其實也真的很多研究,甚至是心理治療,都有違反倫理的議題(例如榮格的危險療程)。


倫理,本來就是難以衡量的,為了研究價值,就可以犧牲倫理嗎? 這有時候不好回答,不過,對於那些受訪者,若是事後知情,對於人的信任要重建,不知要花上多少時間了吧。而作為研究者,到底這條線要放在哪裏,我倒覺得,如果為了多大的事而犧牲眼前的人,那麼,日後也必然會再犧牲更多的人,或許我因此不是做大事的人,但我依然覺得,有些線,就是不能跨越。


僅AI生圖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