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不思讀書
國文課蠻好吃的 第二堂人生國文課
建議第一堂的人生國文課也可以入手,當然直接從這本入門也沒什麼問題,這個系列的書籍是文章集結式的書籍,分開一篇一篇看一定沒有問題,因為每篇文本來就是獨立寫出來。 不過書在重新編排後有作者想傳答的大主題,讓我們一起進入國文的世界吧
2025/05/23
1
不便利的便利店2 後Covid時代的小說
本集小說延續上一集未解的難題,上一集的主線主要是集中在孤獨的真實身份,而部份衍生的支線則掛著下集待續的牌子,比方說是最後才出現的covid19,Covid的出現會對不便利的便利店造成什麼影響?本來就經營困難的商店會因此而倒閉嗎?廉店長的家庭問題有得到解決嗎?鄭編劇的舞台劇有大賣嗎?
2023/10/31
5
不便利的便利店
這是一本描寫「關係」的小說,主角是在首爾車站生活的失憶遊民獨孤與便利商店加盟店店長廉女士。
2023/10/17
5
1
學國文能吃嗎? 上一堂人生國文課
學國文可以做什麼呢?能吃嗎?可以喔!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只能吃,還能優雅的吃。 本書的副標題就直接破題了,學習國文課是可以讓我們不管面對關於際遇、抉擇、傷痛,以及無論順逆都能優雅起身的心態養成課程,
2023/09/28
9
3
美中競逐與台灣的兩難 - 晶片戰爭(下)
本篇會把焦點在美中台三地,台灣的台積電是如何創立的,而他又帶給晶片業什麼樣的影響,接著是中國的掘起與美國既是顧客又是對手的複雜關係。
2023/09/15
7
美國第一的隕落與復興 - 晶片戰爭(中)
為了冷戰後的情勢,美國選擇了在二戰後扶植了日本電子業,本篇會講述日本電子業的狀大讓美國一度失去了半導體業的領先地位,後期才靠著廣場協議與關稅拿回產業的領先地位。
2023/08/29
2
2
半導體的發明&Intel的創立 - 晶片戰爭(上)
《晶片戰爭》講述了半導體產業的歷史和發展。書中詳細介紹了半導體的發明故事,從蕭克利實作半導體開始,一個取代真空管功能的元件開始改變了世界,從蕭克利公司離職的八位工程師,創立了日後影響世界的快捷半導體,而半導體又怎麼代替越戰後的美國在東亞抵抗共產黨赤化,美國又怎麼利用在晶片製程的領先取得軍事第一地位
2023/08/15
1
2
聽故事了解冰山 -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
本書用淺顯易懂的寓言故事,來表達薩提爾的冰山模型,透過故事來讓孩子理解,什麼是[一致性的行為/表達],什麼是[感受],怎麼回應與看待別人對你的[觀點],怎麼面對自己的[期待]與[渴望]。
2023/07/25
4
2
羅輯思維 人文篇-將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
這裡講述了多個人文主題,包括經典文學、網路小說、力量的來源、故事、詩詞、語言、藝術和畫廊。其中,探討了經典文學的閱讀門檻以及網路小說吸引讀者的原因,介紹了故事在人類心智中的重要性,以及詩詞如何影響人們並代表一個世界。此外,還談到了語言如何影響人們的思考方式和設計心理學的溝通要點。
2023/07/06
6
2
阿姨 我不想努力了!? 劉仲敬的Q&A
這本書可以說是《劉仲敬問答集》收錄針對網友提問的回答,讓讀者了解劉仲敬本人的思維。
2023/06/27
6
2
查看更多
國文課蠻好吃的 第二堂人生國文課
建議第一堂的人生國文課也可以入手,當然直接從這本入門也沒什麼問題,這個系列的書籍是文章集結式的書籍,分開一篇一篇看一定沒有問題,因為每篇文本來就是獨立寫出來。 不過書在重新編排後有作者想傳答的大主題,讓我們一起進入國文的世界吧
2025/05/23
1
不便利的便利店2 後Covid時代的小說
本集小說延續上一集未解的難題,上一集的主線主要是集中在孤獨的真實身份,而部份衍生的支線則掛著下集待續的牌子,比方說是最後才出現的covid19,Covid的出現會對不便利的便利店造成什麼影響?本來就經營困難的商店會因此而倒閉嗎?廉店長的家庭問題有得到解決嗎?鄭編劇的舞台劇有大賣嗎?
2023/10/31
5
不便利的便利店
這是一本描寫「關係」的小說,主角是在首爾車站生活的失憶遊民獨孤與便利商店加盟店店長廉女士。
2023/10/17
5
1
學國文能吃嗎? 上一堂人生國文課
學國文可以做什麼呢?能吃嗎?可以喔!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只能吃,還能優雅的吃。 本書的副標題就直接破題了,學習國文課是可以讓我們不管面對關於際遇、抉擇、傷痛,以及無論順逆都能優雅起身的心態養成課程,
2023/09/28
9
3
美中競逐與台灣的兩難 - 晶片戰爭(下)
本篇會把焦點在美中台三地,台灣的台積電是如何創立的,而他又帶給晶片業什麼樣的影響,接著是中國的掘起與美國既是顧客又是對手的複雜關係。
2023/09/15
7
美國第一的隕落與復興 - 晶片戰爭(中)
為了冷戰後的情勢,美國選擇了在二戰後扶植了日本電子業,本篇會講述日本電子業的狀大讓美國一度失去了半導體業的領先地位,後期才靠著廣場協議與關稅拿回產業的領先地位。
2023/08/29
2
2
半導體的發明&Intel的創立 - 晶片戰爭(上)
《晶片戰爭》講述了半導體產業的歷史和發展。書中詳細介紹了半導體的發明故事,從蕭克利實作半導體開始,一個取代真空管功能的元件開始改變了世界,從蕭克利公司離職的八位工程師,創立了日後影響世界的快捷半導體,而半導體又怎麼代替越戰後的美國在東亞抵抗共產黨赤化,美國又怎麼利用在晶片製程的領先取得軍事第一地位
2023/08/15
1
2
聽故事了解冰山 - 薩提爾的故事溝通
本書用淺顯易懂的寓言故事,來表達薩提爾的冰山模型,透過故事來讓孩子理解,什麼是[一致性的行為/表達],什麼是[感受],怎麼回應與看待別人對你的[觀點],怎麼面對自己的[期待]與[渴望]。
2023/07/25
4
2
羅輯思維 人文篇-將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
這裡講述了多個人文主題,包括經典文學、網路小說、力量的來源、故事、詩詞、語言、藝術和畫廊。其中,探討了經典文學的閱讀門檻以及網路小說吸引讀者的原因,介紹了故事在人類心智中的重要性,以及詩詞如何影響人們並代表一個世界。此外,還談到了語言如何影響人們的思考方式和設計心理學的溝通要點。
2023/07/06
6
2
阿姨 我不想努力了!? 劉仲敬的Q&A
這本書可以說是《劉仲敬問答集》收錄針對網友提問的回答,讓讀者了解劉仲敬本人的思維。
2023/06/27
6
2
查看更多
AlbusReadsBooks
其實你影響不了你的孩子 - 教養的迷思 讀後心得
書的內容可以算是頗具爭議吧?這本書大致上是在講,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其實並不如一般大眾想的如此重要,除了最極端的例子外。 不管你走的是Love&Peace的愛的教育,還是鐵血的斯巴達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其實不大,遠遠不如孩子的同儕團體環境的影響。 作者提倡父母不要把對孩子的教養責任看的過於沉重,花時
2021/12/19
6
吃佛 讀後心得
西藏?圖博?吐蕃?該怎麼稱呼這個國家? 也許還會有另一個更尖銳的問題,這是個國家嗎? 西藏、大清、近代中國的關係有點複雜, 西藏認定大清皇帝為文殊菩薩化身,清朝以文殊菩薩的身份統治西藏。 近代中國自認繼承大清的法統,自然認為有權力統治西藏。 但其實清朝在近代對西藏的控制力並不如全盛時期這麼強大,
2021/11/16
4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讀後心得
E 我想對我們這些從小讀歷史課本長大的人來說,這本書應該可以算是慈鿋的翻案作品,對我來說,慈鿋給我的第一印象一定是下列這幾個。 戊戌變法最大殺手,阻止清朝現代化兇手 砍海軍預算修建頤和園,害海軍輸了甲午戰爭 愚蠢的支持義和團,害八國聯軍攻入北京 簡單的說,慈鿋大致上就是害大清滅亡的
2021/10/06
4
宮前町九十番地 讀後心得
E 宮前町九十番地,是本書的主角張超英先生老家裡的地址,日據時代張超英先生的祖父曾以象徵性的一圓租給中華民國駐台領事館,後來成了蔣介石手下毛人鳳來台布署之地。 張超英先生雖然官職不大,只是駐日新聞處的處長,但造成的影響遠遠大於他的職位,這證明了一個人能做到什麼高度與他的職位並沒有直接關係,是想做
2021/09/26
5
如何閱讀一本書 讀後心得 - 下
接續上一篇的閱讀四層次 閱讀四層次 本書將閱讀分成下面四個層次,這四個層次就像金字塔一樣,沒有底層的能力就到不了更上一層。 基礎閱讀 基礎閱讀就是可以不查字典讀懂一句話的意思,基本上能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具備這個能力。 檢視閱讀 第一型態是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主要是短時間內掌握這本書要表達的重點,了解
2021/09/25
7
如何閱讀一本書 讀後心得 - 上
E 這本書建議是買實體書,本書的第三篇是在講各種不同類型書的讀法,簡單說,這本書骨子裡是本工具書,你可以在讀書前先翻一下這本書研究一下讀的重點該放在什麼方法。 學習分成兩種模式,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 主動學習大致上就是帶著目的去學習,被動學習就類似國高中上的義務教育,而同理,讀書也可以大致上分成兩
2021/09/24
10
鄧小平改變中國 讀後心得
本書的作者是傅高義,知名的日本通與中國通,本書的受眾是西方人,目的是讓西方人更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近代中國的發展關鍵就是鄧小平。本書花了十年才完成,主要原因是鄧小平為人很小心,留下的私人文件很少,大部份的資料來源需要使用訪談與官方文件。不過,花了十年對本書也是好事,一九八九年的六四對鄧小平的評
2021/09/23
3
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 讀後心得
中華民國台灣 這本書是汪浩教授透過研究國史館的兩蔣檔案,來跟大家說,中華民國台灣,其實是蔣介石意外形塑出來的。台灣存在嚴重國族認同問題,我是台灣人?我是中華民國人?我是中國人?這其實是互斥找不到共識的,汪浩教授認為,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能打開新局的新共識。 中華民國台灣,也許大家會覺得是2019年為了
2021/09/22
5
不會胖的人都死了 - 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 讀後心得 - 下
1977年發佈的美國的飲食目標,改變了美國人的飲食習慣,植物油增加、穀類增加、加工食品增加。植物油的增加導致了Omega-3與Omega-6的攝取失衡。穀類增加其實是好事,全穀類是很健康的食品,可惜為了保存方便性,目前的穀類大多經過高度精煉(小麥->麵粉),精煉後的製品對胰島素的影響與食用糖類似,這
2021/09/21
6
不會胖的人都死了 - 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 讀後心得 - 上
吃多少卡 - 消耗多少卡 = 增加體重 ? 你是否也曾經跟我一樣,覺得體重這個的東西是單純的加減法,輸入 - 輸出 = 體重增減。不過,實際上身體在能量代謝上並不是這麼簡單,真正控制我們體重的東西,是體重設定點,想要控制體重,節食或多運動其實並沒有很大的成效,降低自己的體重設定點,才是最簡單的方法
2021/09/20
8
查看更多
其實你影響不了你的孩子 - 教養的迷思 讀後心得
書的內容可以算是頗具爭議吧?這本書大致上是在講,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其實並不如一般大眾想的如此重要,除了最極端的例子外。 不管你走的是Love&Peace的愛的教育,還是鐵血的斯巴達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其實不大,遠遠不如孩子的同儕團體環境的影響。 作者提倡父母不要把對孩子的教養責任看的過於沉重,花時
2021/12/19
6
吃佛 讀後心得
西藏?圖博?吐蕃?該怎麼稱呼這個國家? 也許還會有另一個更尖銳的問題,這是個國家嗎? 西藏、大清、近代中國的關係有點複雜, 西藏認定大清皇帝為文殊菩薩化身,清朝以文殊菩薩的身份統治西藏。 近代中國自認繼承大清的法統,自然認為有權力統治西藏。 但其實清朝在近代對西藏的控制力並不如全盛時期這麼強大,
2021/11/16
4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讀後心得
E 我想對我們這些從小讀歷史課本長大的人來說,這本書應該可以算是慈鿋的翻案作品,對我來說,慈鿋給我的第一印象一定是下列這幾個。 戊戌變法最大殺手,阻止清朝現代化兇手 砍海軍預算修建頤和園,害海軍輸了甲午戰爭 愚蠢的支持義和團,害八國聯軍攻入北京 簡單的說,慈鿋大致上就是害大清滅亡的
2021/10/06
4
宮前町九十番地 讀後心得
E 宮前町九十番地,是本書的主角張超英先生老家裡的地址,日據時代張超英先生的祖父曾以象徵性的一圓租給中華民國駐台領事館,後來成了蔣介石手下毛人鳳來台布署之地。 張超英先生雖然官職不大,只是駐日新聞處的處長,但造成的影響遠遠大於他的職位,這證明了一個人能做到什麼高度與他的職位並沒有直接關係,是想做
2021/09/26
5
如何閱讀一本書 讀後心得 - 下
接續上一篇的閱讀四層次 閱讀四層次 本書將閱讀分成下面四個層次,這四個層次就像金字塔一樣,沒有底層的能力就到不了更上一層。 基礎閱讀 基礎閱讀就是可以不查字典讀懂一句話的意思,基本上能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具備這個能力。 檢視閱讀 第一型態是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主要是短時間內掌握這本書要表達的重點,了解
2021/09/25
7
如何閱讀一本書 讀後心得 - 上
E 這本書建議是買實體書,本書的第三篇是在講各種不同類型書的讀法,簡單說,這本書骨子裡是本工具書,你可以在讀書前先翻一下這本書研究一下讀的重點該放在什麼方法。 學習分成兩種模式,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 主動學習大致上就是帶著目的去學習,被動學習就類似國高中上的義務教育,而同理,讀書也可以大致上分成兩
2021/09/24
10
鄧小平改變中國 讀後心得
本書的作者是傅高義,知名的日本通與中國通,本書的受眾是西方人,目的是讓西方人更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近代中國的發展關鍵就是鄧小平。本書花了十年才完成,主要原因是鄧小平為人很小心,留下的私人文件很少,大部份的資料來源需要使用訪談與官方文件。不過,花了十年對本書也是好事,一九八九年的六四對鄧小平的評
2021/09/23
3
借殼上市:蔣介石與中華民國臺灣的形塑 讀後心得
中華民國台灣 這本書是汪浩教授透過研究國史館的兩蔣檔案,來跟大家說,中華民國台灣,其實是蔣介石意外形塑出來的。台灣存在嚴重國族認同問題,我是台灣人?我是中華民國人?我是中國人?這其實是互斥找不到共識的,汪浩教授認為,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能打開新局的新共識。 中華民國台灣,也許大家會覺得是2019年為了
2021/09/22
5
不會胖的人都死了 - 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 讀後心得 - 下
1977年發佈的美國的飲食目標,改變了美國人的飲食習慣,植物油增加、穀類增加、加工食品增加。植物油的增加導致了Omega-3與Omega-6的攝取失衡。穀類增加其實是好事,全穀類是很健康的食品,可惜為了保存方便性,目前的穀類大多經過高度精煉(小麥->麵粉),精煉後的製品對胰島素的影響與食用糖類似,這
2021/09/21
6
不會胖的人都死了 - 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 讀後心得 - 上
吃多少卡 - 消耗多少卡 = 增加體重 ? 你是否也曾經跟我一樣,覺得體重這個的東西是單純的加減法,輸入 - 輸出 = 體重增減。不過,實際上身體在能量代謝上並不是這麼簡單,真正控制我們體重的東西,是體重設定點,想要控制體重,節食或多運動其實並沒有很大的成效,降低自己的體重設定點,才是最簡單的方法
2021/09/20
8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