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歲孩子 可愛又難取悅的年齡

2023/04/1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歲到兩歲是小孩最多變的時期,一歲以前是嬰兒,兩歲以後是幼兒,一歲到兩歲間是個過渡期,他們的移動方式從爬行到慢走又到跑跳。而相較於嬰兒時期的奶來就喝,屎來就放,一歲小孩開始有自己的自我意識了,他們會逐漸發展自己的喜好、習慣。
從一歲開始到五歲間,孩子們會一直交替出現穩定期與不穩定期,利用本書可以大致上評估孩子的發展狀況,並為一些較為普遍的問題提出解答。
本書從各種不同的面向,介紹一歲到兩歲小孩的身心發展、人際關係、生活常規等並提供一些相處技巧給家長,最後還有一些讀書投書,讓我們這些沒有育兒經驗的家長,可以參考一些其他人的經歷。

這本書帶給了我什麼

這本書告訴了我一些我本來不知道的事,讓我了解到這個時期的孩子與他人的互動狀況。原來一歲到兩歲間的小孩是個獨行俠,嬰幼兒轉換期的小孩最喜歡自己玩,接著才是跟大人玩,最後才會看到同年齡的小孩,這個時間同年齡的小孩對他們來說可能連跟貓狗是一樣的地位。
這讓我帶小孩出去玩時,觀察小孩們互動時不會感到擔心,擔心自己的小孩怎麼都只一個人在旁邊玩,不會想去找其他小孩,原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對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正常的。
而一到兩歲這個時間的孩子正在探索世界,我們這些家長要對他在探索世界的所做所為多一些寬容。比方說,他們可能會一直把東西丟掉又要我們撿起來,他不是故意亂丟東西,這是他們在研究地球重力。他們也可能吵著要我們幫忙拿東西,我們給了之後就完全不理我們,十足的像在利用我們,其實他只是太專注在自己的研究了。
這種眼裡只有自己的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小孩在他第二年的生命裡,大部分的時間都致力於建立自己的獨立性,因此,會常與我們這些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馳,我們可能會希望孩子多跟我們玩或笑,但請放寬心,到兩歲時他會變回那個可可愛愛的小孩的。

關於育兒的小事

書的一開始列出了一些父母應該要知道的現實。
小孩總是先說不 然後才會說好
人類的發展似乎是不好的一面會比好的一面先展現出來,所以小孩總是先會說不要,後來才學會要,先學會丟東西把環境弄亂,才學會收拾與整理,我們在面對孩子說不要的時候,請保持心平氣和,這個時期的孩子什麼都不要不要。
我們無法加速小孩的成長
無論我們怎麼心急,孩子是沒有辦法加速成長的,他們沒有辦法一夜之間就乖乖變成聽話的乖寶寶,也不是訓練完就可以馬上自己如廁,這一切都是需要時間的。
每個小孩是獨立個體 發展進程不一樣
教養書其實都會強調,書裡的進程只是一個中位數,每個小孩都是獨立個體,朋友的女兒一歲就會走路不代表你的小孩一歲只會爬不正常,發展的時程可能都會有一到三個月的不等差異。
當然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啦,如果差超過三個月就可能要考慮到醫生接受專業的咨詢。
不需要刻意教基本能力 基本上時間到了就會
研究顯示,一些基本能力,書裡面的例子是爬樓梯,經過訓練雖然可以讓小孩早兩個月進度學到爬樓梯這個技能,但對照組再兩個月後雖然未經訓練,也是能正常的爬樓梯,由此可見,一些基本的技能似乎可以從其他技能間接學會,我們家長可以不用為了一些基本能力的訓練跟小孩處的不開心。
給孩子一點空間 並 保持初心
一歲半後要開始給孩子獨處的時間,他們不需要家長二十四小時都膩在一起。而家長也要記得保持在嬰兒時期順其自然的初心,在嬰兒時期的家長大多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情育兒,但到了幼兒期看到了孩子的成長,多少都會轉變成希望孩子長的好長的快的心態,這種心態其實沒有必要,因為小孩的成長是沒有辦法加速的。
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最難搞
在一歲的身心發展特質進程裡,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是最難搞的時期,這是因為一歲半後小孩才開始出現人特有的行為模式,他逐漸從寵物變成人了,而這時期的小孩的內心世界只有自己,他這時候的內心覺得自己最大,大家都要滿足他的需求,一歲九個月後他的世界才會有其他人。

能力表現

在能力表現方面,一歲半是個重點時期。一歲三個月的小孩大都可以走路,但走的搖搖晃晃,雙手靈活性大概是可以疊兩塊積木的程度,而語言詞彙大概十二個左右,這時期可以組合兩個字彙了,如穿鞋鞋、媽媽睡覺,小孩會開始想按自己的步調做事。
一歲半是嬰兒進入幼兒期的中途站,我們必須尊重與了解這個時期孩子表現的各種不成熟的行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可以行走自如甚至小跑步,但他的行為模式還是純粹的動作傾向,沒有大腦思考可言,手部可以疊三到四塊積木。
一歲九個月,開始有物品所有權的概念,一歲六個月的小孩覺得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什麼東西都是他的,而到了一歲九個月時,他才開始有意識這項東西並不是他的而是別人的。

人際關係

其實一歲到一歲九個月前的小孩沒有人際關係可言,這個時期的孩子我行我素,傾向獨立、只關心自己的需求、不太在意別人,只有接受沒有給予。
一歲九個月前他對待其他小朋友就像小動物或是其他的玩具,他們會比較傾向與大人說話,一直要到兩歲後才會看到他跟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
一歲到兩歲間孩子的自我中心和冷漠可能會讓長輩很難過,跟一歲前可愛愛笑的樣子不一樣,我們可能要在這個時期對長輩做心理建設,告訴他們再忍耐一下,等到兩歲就會好一點。

生活常規

睡眠在一歲三個月時會從兩次小睡轉變成一次午睡,下午兩小時。一天大概睡十二個小時。
飲食在一歲三個月時,小孩會更傾向想要自己吃。而在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時,食量可能會減少,喝奶也從奶瓶換成杯子,一歲九個月也開始出現對食物的好惡,不再是餵什麼吃什麼。
大小便方面,一歲三個月時可以開始訓練如廁了,手法大概就是一起床就先去廁所尿尿,一歲六個月之後可以開始訓練讓小孩有自覺現在是要上廁所(感受便意或尿意)。

相處技巧

書中提到相處技巧可以分為一歲半和一歲九個月,以及一歲三個月到一歲半。當與一歲三個月到一歲半的孩子相處時,要多點耐心,因為他們還無法隨時控制自己的身體,語言能力也不足以與父母溝通。經常會發生他想做卻做不到或無法表達的情況,這會讓他感到沮喪,但幸好一歲半的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很容易。以下是跟一歲半的孩子相處的技巧:
  1. 巧妙地轉移注意力:如果孩子哭鬧時,無法滿足他的需求,可以試著帶他離開當前的環境,並轉移他的注意力。
  2. 把握他所喜愛的活動:孩子總有幾個他可以自己玩一、兩個小時的玩具或活動,可以在必要的時刻讓孩子進行,讓自己喘口氣。
  3. 布置一個能滿足他需求的活動環境:例如,如果孩子想要拿布書,就把布書放在他可以拿到的地方,而不是放在他拿不到的高櫃子上。
  4. 彈性地安排生活起居:有時候孩子真的不想睡午覺,就別勉強他,讓他晚上早點睡,比在床上大喊大叫或哭鬧要好。
  5. 對他的哭鬧不要有反應:育兒專家Sunny老師說過,無論你的反應是好是壞,只要有反應,對孩子來說都是好的反應。盡量平靜地面對孩子的哭鬧,避免孩子只是為了獲得你的注意力而大哭。
  6. 使用不告而別的方法出門辦事:讓孩子不會感到你會消失,他就不會哭鬧了。
而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這個時期的小孩的挫折忍受力是最低落的,我們需要了解他的個性與挫折忍受力,如果真的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的方法仍然非常有效。此外,要了解孩子的生理狀況,這裡講的是疲倦,這個時期的孩子疲倦時也會大哭大鬧,如果能大致知道他累了讓小孩休息,可以減少很多哭鬧的機會。身為家長的我們還要包容他的能力,雖然跟嬰兒時期比,他已經學會很多事了,但他還是個孩子,身為家長要包容他能力上的不成熟。另外要多帶他外出走走放電,並且尊重他的意願,他已經開始發展他的心智是個獨立個體了,不能再把他當成嬰兒來看。另外這個時期的孩子很難安靜,經常跑跑跳跳,我們採取各種安全措施來確保他的安全。接著老生常談的是耐心,耐心等候他的成長。跟小孩溝通時記得他還只是個孩子,用簡單易懂的話和他溝通允許他發洩情緒配合他的作息來安排生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會員
38內容數
閱讀心得 讀書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