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勿以境外匯款,認定屬海外所得,恐產生錯誤申報風險
2
企業支付境外AI使用費,應留意就源扣繳
3
診所出資者,須具執業醫師資格-論投資人門檻與實務
4
私人診所與總管理公司的顧問合約探討
5
支付境外AI平台費,營業稅的應注意事項
1
勿以境外匯款,認定屬海外所得,恐產生錯誤申報風險
2
企業支付境外AI使用費,應留意就源扣繳
3
診所出資者,須具執業醫師資格-論投資人門檻與實務
4
私人診所與總管理公司的顧問合約探討
5
支付境外AI平台費,營業稅的應注意事項
診所、醫師報稅與查核解析
私人診所與總管理公司的顧問合約探討
本文探討私人診所與總管理公司之間的顧問合約中所涉及的行政職能與合理性問題。文章分析了固定資產建置、耗材統購及資金調度等服務的必要性,以及簽約過程中需防範的合約合理性、顧問費用合理性及其與診療收入的關聯性。若合約不合理或顧問費用過高,可能導致醫師面臨法律風險及稅務問題,進而影響診所的財務健康。
2024/10/30
13
診所出資者,須具執業醫師資格-論投資人門檻與實務
本文探討私人診所在醫療機構中的角色,以及其經營與法律合規挑戰。重點闡述私人診所的出資者需具執業醫師資格,並分析未具資格的投資人參與經營的風險,包括稅務認定、主管機關通報及合約糾紛等問題。此外,討論醫療投資的現實需求以及控股公司在資金運作中的角色。整體而言,瞭解這些法律框架對私人診所的經營至關重要。
2024/10/12
20
診所執行業務所得結算申報重點
每年五月是診所執行業務所得結算申報的重要時點。本文介紹採行財政部頒定費用率申報和採行帳載核實數申報兩大類方式,提供核對申報資訊的重點項目,以避免錯誤。
2024/04/14
診所設備租賃或直接購置的稅賦效益該如何選擇?
診所診療設備的租賃或購置一直難以抉擇,使用租賃公司以融資租賃方式承租,可成為一個可思考的方案。然而,就稅賦的觀點來看,究竟租賃和購置哪個方式,較具有稅賦上的效益呢?詳細探討了營業租賃和融資租賃的性質完全不同,並提供了策略建議。
2024/04/05
17
醫療診所結算申報方式及注意事項
診所結算申報方式分為部頒費用率和帳載核實數兩大類。若採用帳載核實數方式申報,需要注意薪資費用、伙食費、租金支出、折舊限制、費用限額...等事項。
2024/03/31
19
私人診所與醫療院所的二代健保扣費與繳費義務
本文針對私人診所、醫療院所醫生的薪資所得(50),所相關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包括高額獎金、兼職薪資等,提出相關的扣費計算方式及繳費義務,透過明確釐清給付所得的性質,以正確方式扣取二代健保,依法完成繳納與申報的程序。
2024/03/16
20
醫師個人稅務規劃決策關鍵:股利收入分離或合併計算?
醫師個人薪資所得,或診所結算的執行業務所得,容易導致醫師個人綜所稅率適用的級距攀升。2018年的稅改,讓股利收入可採行固定稅率以分離計算,未必需與醫師個人的他項收入來源合併申報。而分離或合併申報的決策關鍵,則取決於醫師綜所稅率的高低。
2024/03/09
醫師持有資產、稅務與公司架構之規劃
本文解析私人診所的執行業務收入和非執行業務收入的分野,以及稅務規劃應注意事項,並討論以公司或行號形式經營的法令規範。此外,文中也提及了醫師個人控股公司架構下的稅賦風險與疑慮。對於醫師和執行業務者來說,這些稅務安排和持有架構,都是需要仔細考量的。
2024/02/14
2
診所:受僱醫師以現金領取薪資的應注意事項
診所以現金方式撥放受僱醫師薪資的態樣,常見於診所的經營模式之中,然而,診所以現金袋支付受僱醫師薪資之時,仍應留意以下的事項,避免違法或非稅的風險產生,包含:診所仍應善盡扣繳申報責任、診所仍應依合規之級距納保、診所應多斟酌非稅風險...等
2024/01/21
18
診所醫師的全民健保、二代健保之納保解析
私人診所的執業醫師,包含:受僱醫師、合夥(獨資)醫師;受僱醫師與診所之間,存在聘僱關係,故應該由診所依據受僱醫師的平均薪資,為其納保就業保險、職業災害保險、提繳勞退金,並投保全民健保。然而,診所實質擁有者:獨資執業醫師或聯合執業醫師,乃屬診所的營運負責人,可自願加保職災保險、自願提繳勞退金
2023/12/30
26
查看更多
私人診所與總管理公司的顧問合約探討
本文探討私人診所與總管理公司之間的顧問合約中所涉及的行政職能與合理性問題。文章分析了固定資產建置、耗材統購及資金調度等服務的必要性,以及簽約過程中需防範的合約合理性、顧問費用合理性及其與診療收入的關聯性。若合約不合理或顧問費用過高,可能導致醫師面臨法律風險及稅務問題,進而影響診所的財務健康。
2024/10/30
13
診所出資者,須具執業醫師資格-論投資人門檻與實務
本文探討私人診所在醫療機構中的角色,以及其經營與法律合規挑戰。重點闡述私人診所的出資者需具執業醫師資格,並分析未具資格的投資人參與經營的風險,包括稅務認定、主管機關通報及合約糾紛等問題。此外,討論醫療投資的現實需求以及控股公司在資金運作中的角色。整體而言,瞭解這些法律框架對私人診所的經營至關重要。
2024/10/12
20
診所執行業務所得結算申報重點
每年五月是診所執行業務所得結算申報的重要時點。本文介紹採行財政部頒定費用率申報和採行帳載核實數申報兩大類方式,提供核對申報資訊的重點項目,以避免錯誤。
2024/04/14
診所設備租賃或直接購置的稅賦效益該如何選擇?
診所診療設備的租賃或購置一直難以抉擇,使用租賃公司以融資租賃方式承租,可成為一個可思考的方案。然而,就稅賦的觀點來看,究竟租賃和購置哪個方式,較具有稅賦上的效益呢?詳細探討了營業租賃和融資租賃的性質完全不同,並提供了策略建議。
2024/04/05
17
醫療診所結算申報方式及注意事項
診所結算申報方式分為部頒費用率和帳載核實數兩大類。若採用帳載核實數方式申報,需要注意薪資費用、伙食費、租金支出、折舊限制、費用限額...等事項。
2024/03/31
19
私人診所與醫療院所的二代健保扣費與繳費義務
本文針對私人診所、醫療院所醫生的薪資所得(50),所相關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包括高額獎金、兼職薪資等,提出相關的扣費計算方式及繳費義務,透過明確釐清給付所得的性質,以正確方式扣取二代健保,依法完成繳納與申報的程序。
2024/03/16
20
醫師個人稅務規劃決策關鍵:股利收入分離或合併計算?
醫師個人薪資所得,或診所結算的執行業務所得,容易導致醫師個人綜所稅率適用的級距攀升。2018年的稅改,讓股利收入可採行固定稅率以分離計算,未必需與醫師個人的他項收入來源合併申報。而分離或合併申報的決策關鍵,則取決於醫師綜所稅率的高低。
2024/03/09
醫師持有資產、稅務與公司架構之規劃
本文解析私人診所的執行業務收入和非執行業務收入的分野,以及稅務規劃應注意事項,並討論以公司或行號形式經營的法令規範。此外,文中也提及了醫師個人控股公司架構下的稅賦風險與疑慮。對於醫師和執行業務者來說,這些稅務安排和持有架構,都是需要仔細考量的。
2024/02/14
2
診所:受僱醫師以現金領取薪資的應注意事項
診所以現金方式撥放受僱醫師薪資的態樣,常見於診所的經營模式之中,然而,診所以現金袋支付受僱醫師薪資之時,仍應留意以下的事項,避免違法或非稅的風險產生,包含:診所仍應善盡扣繳申報責任、診所仍應依合規之級距納保、診所應多斟酌非稅風險...等
2024/01/21
18
診所醫師的全民健保、二代健保之納保解析
私人診所的執業醫師,包含:受僱醫師、合夥(獨資)醫師;受僱醫師與診所之間,存在聘僱關係,故應該由診所依據受僱醫師的平均薪資,為其納保就業保險、職業災害保險、提繳勞退金,並投保全民健保。然而,診所實質擁有者:獨資執業醫師或聯合執業醫師,乃屬診所的營運負責人,可自願加保職災保險、自願提繳勞退金
2023/12/30
26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