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記得對自己的承諾
來回掙扎之間
在「我想做的」和「世界需要的」之間來回掙扎 在「物質享受」和「精神生活」之間來回掙扎
2025/02/05
2
先放下,再繼續行動
接近年末,回頭看上次寫文章,已經是一個多月前。 這一個月忙著計畫結案跟申請,演講和活動,十二月真的好快就過了。 今天辦完書房最後一場活動,明天要接著出國,也開始一直在想著明年的活動,想要延續,想要不間斷,想要給自己新的期許,想要表達出自己的使命或潛能。
2024/12/28
1
1
來回掙扎之間
在「我想做的」和「世界需要的」之間來回掙扎 在「物質享受」和「精神生活」之間來回掙扎
2025/02/05
2
先放下,再繼續行動
接近年末,回頭看上次寫文章,已經是一個多月前。 這一個月忙著計畫結案跟申請,演講和活動,十二月真的好快就過了。 今天辦完書房最後一場活動,明天要接著出國,也開始一直在想著明年的活動,想要延續,想要不間斷,想要給自己新的期許,想要表達出自己的使命或潛能。
2024/12/28
1
1
回到自己
本質的思考
關於自己。關於閱讀。關於所做的事與社會所需連結。
2024/11/01
從「小情緒」中覺察
前幾天收到之前採訪工作的刊物,收到兩份,一份是我的,一份應該是給受訪者A的。 刊物寄到和其他夥伴一起的空間,我收到自己的那份,署名是我,而另一份已經被夥伴B拆開,說那是給她的。夥伴B以前也曾經參與這份刊物的編輯,但這次他沒參與。 我直覺不對,這應該是給A的,但是又覺得質疑B拆不是他的東西怪怪的。
2024/10/07
1
觀察內心躁動的原因
今天早上清楚感覺到內心的躁動,也感受到我可以找到躁動的由來。一開始有點模糊,但保持觀察,不和那份躁動的情緒認同或攪進去,漸漸就清楚知道為什麼會躁動。
2024/08/27
釐清自己的使命與哲學學校
我有想要培養和發揮的潛能,我有這一生來地球想要完成的使命。 我找到了方向,在路上需要自己走,經歷屬於我的冒險。這不能轉嫁到其他事情上。 我該完成的,需要靠我自己完成,如果把這份使命感用在錯誤的地方,覺得這樣會比較輕鬆,那我並沒有真的發揮我的潛能、做我該做的使命。
2024/08/16
3
本質的思考
關於自己。關於閱讀。關於所做的事與社會所需連結。
2024/11/01
從「小情緒」中覺察
前幾天收到之前採訪工作的刊物,收到兩份,一份是我的,一份應該是給受訪者A的。 刊物寄到和其他夥伴一起的空間,我收到自己的那份,署名是我,而另一份已經被夥伴B拆開,說那是給她的。夥伴B以前也曾經參與這份刊物的編輯,但這次他沒參與。 我直覺不對,這應該是給A的,但是又覺得質疑B拆不是他的東西怪怪的。
2024/10/07
1
觀察內心躁動的原因
今天早上清楚感覺到內心的躁動,也感受到我可以找到躁動的由來。一開始有點模糊,但保持觀察,不和那份躁動的情緒認同或攪進去,漸漸就清楚知道為什麼會躁動。
2024/08/27
釐清自己的使命與哲學學校
我有想要培養和發揮的潛能,我有這一生來地球想要完成的使命。 我找到了方向,在路上需要自己走,經歷屬於我的冒險。這不能轉嫁到其他事情上。 我該完成的,需要靠我自己完成,如果把這份使命感用在錯誤的地方,覺得這樣會比較輕鬆,那我並沒有真的發揮我的潛能、做我該做的使命。
2024/08/16
3
整理自己
內心的山,內心的海
山與海,環繞著台灣,也在我所在的苗栗竹南周遭。 曾經有人問說:你比較喜歡山還是海? 我記得我當時的回答是海,有些人喜歡山,印象中喜歡海的人好像多一些。 山與海有什麼不同?
2024/08/14
3
最近的課題和疑惑
現在,我要在這個樹洞安放什麼呢? 就如我前陣子察覺到的,繼之前「嫉妒朋友」的課題之後,我的下一個持續出現的不舒服感受,就是關於過去我依賴了近三年的「哲學學校」之中。 前次的經驗也是從強烈的不舒服開始的。嫉妒,見不得人好,又羨慕他所擁有的,討厭,刺眼,看不起,羞愧。
2024/07/31
1
練習寫作的一個階段
這個平台上的寫作小房間,我沒有在其他社群網站公開,對我來說是個隱密的樹洞,安放那些我還不確定、害怕、脆弱的心情。 今年初重新在這邊寫作時,是想要練習將內心的很多想法,用文字表達出來,想要有個固定的釋放和輸出空間,而不是情緒積累到某個「不得不寫出來發洩」的時候,才終於用筆記本寫。
2024/07/31
7
和自己的約定
今天早上做了簡單早餐給自己與先生,他出門上班後,我吃完早餐,澆了陽台的植物,出門看中醫和看電影。 這是昨天晚上我和自己的約定:想要看《腦筋急轉彎2》,也直覺目前狀態適合一個人去看。看中醫則是近半年來我選擇調養身體的方式,覺得比西醫溫和,且是把人看作一個整體,幫助我整合自己身體與生活狀態的調養方式。
2024/07/04
6
練習不與情緒認同
昨晚在夢裡,我的恐懼、壓力、不自信,藉由一個夢顯現出來。 情緒重到使我醒過來,半夢半醒間,我深深的感受著那份不舒服的情緒。 「就這樣了嗎?我就會一直在這狀態中了嗎?」 我隱約知道那是個夢,但是情緒卻真實到我感覺永遠會在這深淵裡。
2024/06/26
7
分辨「個性」與「靈魂」的聲音
還是回到了這一題,其實最實際和實用的方式一直在我身邊,我以為自己早就知道,卻忽略其實我還沒學會。 連日的失落、焦慮、沒來由的擔心、想與人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抱怨、不滿足.....,理性上知道是自己「想太多」,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但是情緒上總是覺得有疙瘩。 通常是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孤單寂寞(也
2024/06/03
5
2024/5/6 晨間紀錄
今早醒來,有一個聲音在腦中,從微弱到清晰的告訴我:該改變目前自己的狀態。 前天發了一篇文章,關於從最近工作狀態發現到自己很焦慮。昨天,我跟先生起了爭執。當我會因為小事跟他起爭執的時候,其實就是再收到一些警訊
2024/05/06
3
內心的山,內心的海
山與海,環繞著台灣,也在我所在的苗栗竹南周遭。 曾經有人問說:你比較喜歡山還是海? 我記得我當時的回答是海,有些人喜歡山,印象中喜歡海的人好像多一些。 山與海有什麼不同?
2024/08/14
3
最近的課題和疑惑
現在,我要在這個樹洞安放什麼呢? 就如我前陣子察覺到的,繼之前「嫉妒朋友」的課題之後,我的下一個持續出現的不舒服感受,就是關於過去我依賴了近三年的「哲學學校」之中。 前次的經驗也是從強烈的不舒服開始的。嫉妒,見不得人好,又羨慕他所擁有的,討厭,刺眼,看不起,羞愧。
2024/07/31
1
練習寫作的一個階段
這個平台上的寫作小房間,我沒有在其他社群網站公開,對我來說是個隱密的樹洞,安放那些我還不確定、害怕、脆弱的心情。 今年初重新在這邊寫作時,是想要練習將內心的很多想法,用文字表達出來,想要有個固定的釋放和輸出空間,而不是情緒積累到某個「不得不寫出來發洩」的時候,才終於用筆記本寫。
2024/07/31
7
和自己的約定
今天早上做了簡單早餐給自己與先生,他出門上班後,我吃完早餐,澆了陽台的植物,出門看中醫和看電影。 這是昨天晚上我和自己的約定:想要看《腦筋急轉彎2》,也直覺目前狀態適合一個人去看。看中醫則是近半年來我選擇調養身體的方式,覺得比西醫溫和,且是把人看作一個整體,幫助我整合自己身體與生活狀態的調養方式。
2024/07/04
6
練習不與情緒認同
昨晚在夢裡,我的恐懼、壓力、不自信,藉由一個夢顯現出來。 情緒重到使我醒過來,半夢半醒間,我深深的感受著那份不舒服的情緒。 「就這樣了嗎?我就會一直在這狀態中了嗎?」 我隱約知道那是個夢,但是情緒卻真實到我感覺永遠會在這深淵裡。
2024/06/26
7
分辨「個性」與「靈魂」的聲音
還是回到了這一題,其實最實際和實用的方式一直在我身邊,我以為自己早就知道,卻忽略其實我還沒學會。 連日的失落、焦慮、沒來由的擔心、想與人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抱怨、不滿足.....,理性上知道是自己「想太多」,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但是情緒上總是覺得有疙瘩。 通常是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孤單寂寞(也
2024/06/03
5
2024/5/6 晨間紀錄
今早醒來,有一個聲音在腦中,從微弱到清晰的告訴我:該改變目前自己的狀態。 前天發了一篇文章,關於從最近工作狀態發現到自己很焦慮。昨天,我跟先生起了爭執。當我會因為小事跟他起爭執的時候,其實就是再收到一些警訊
2024/05/06
3
尋找平衡
焦慮的一天之後
還是回到文字來記錄和療癒自己。 這陣子其實累積了滿多焦慮的情緒,到今天算是到了一個臨界點,因為我看其他人、其他事情總是不順眼,帶著批判。 經驗讓我知道,這就是我在批判自己、對自己苛刻的反映。 我批判自己,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然後產生焦慮。我太想控制一切,不想接受不確定,覺得自己沒有做好、沒有盡
2024/05/04
3
晨間書寫練習:與夢對話
早上起來,總有許多代辦事項想要做(等著我做):洗剛才做早餐的鍋子、刷牙洗臉、吃早餐、幫花瓶換水、整理回收、回憶夢境、書寫紀錄、閱讀書本一小段、去看醫生...... 不滑手機,其實生活有好多事情,而當我一拿起手機來滑,以上那些全部拋到一邊,就像種逃避,或是拖延。 在以上那麼多想做的事中,顯然我選擇
2024/03/18
2
雜記
跟上次來這間hostel一樣,在進房間前,用文字對自己說說話吧。 這是我這兩年多來的人生階段,倒數第二次,每週留宿台北一晚,住在hostel裡。 本來開始時很有意識的事情,隨著時間變多次,成為了習慣,還是會失去了意識,就像是以前剛開始時,從偶爾留宿到每週留宿,或者說,每週上台北上課的行程,也漸漸
2024/02/21
2
逆著習慣,練習不自我批判
最近嘗試練習看看,不跟著原有的習慣做事。 例如: 之前習慣住hostel會先回房間,洗完澡再閱讀寫作(或滑手機),今天先不要進房間,直接在公共區域寫下與自己的對話,不要拖到洗完澡、滑完手機之後。 之前習慣在入睡前抱著一本筆記本,用鉛筆寫下日記或心情,今天我嘗試在公共區域,直接打開筆電寫下來。
2024/02/06
3
夢的象徵
昨晚夢到一位朋友。 那位我曾經非常喜歡甚至崇拜的朋友,後來我在心中偷偷想要勝過她,也飽受了嫉妒的情緒好一陣子。 當我真正接受自己,面對自己在哪裡,那些小劇場才好像漸漸散去,我心中的結逐漸鬆開。 昨晚的夢,我跟朋友相處得輕鬆又緊密,就像回到過去單純真誠的時光,原來我還是好喜歡這位朋友。 沒有誰
2024/02/01
1
蘇美神話--吉爾伽美什 我的心得
以下內容是我讀了神話後的連結和心得。 吉爾伽美什(後簡稱「吉爾」)有能力、有熱情,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有了夥伴後並肩作戰,充滿陽性力量。直到夥伴死亡的打擊,開啟了他對「不知道」的探問,要找到克服死亡的方法,但此時他的態度還是維持本來的人定勝天、用力努力就可以成功的態度。
2024/01/19
1
焦慮的一天之後
還是回到文字來記錄和療癒自己。 這陣子其實累積了滿多焦慮的情緒,到今天算是到了一個臨界點,因為我看其他人、其他事情總是不順眼,帶著批判。 經驗讓我知道,這就是我在批判自己、對自己苛刻的反映。 我批判自己,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然後產生焦慮。我太想控制一切,不想接受不確定,覺得自己沒有做好、沒有盡
2024/05/04
3
晨間書寫練習:與夢對話
早上起來,總有許多代辦事項想要做(等著我做):洗剛才做早餐的鍋子、刷牙洗臉、吃早餐、幫花瓶換水、整理回收、回憶夢境、書寫紀錄、閱讀書本一小段、去看醫生...... 不滑手機,其實生活有好多事情,而當我一拿起手機來滑,以上那些全部拋到一邊,就像種逃避,或是拖延。 在以上那麼多想做的事中,顯然我選擇
2024/03/18
2
雜記
跟上次來這間hostel一樣,在進房間前,用文字對自己說說話吧。 這是我這兩年多來的人生階段,倒數第二次,每週留宿台北一晚,住在hostel裡。 本來開始時很有意識的事情,隨著時間變多次,成為了習慣,還是會失去了意識,就像是以前剛開始時,從偶爾留宿到每週留宿,或者說,每週上台北上課的行程,也漸漸
2024/02/21
2
逆著習慣,練習不自我批判
最近嘗試練習看看,不跟著原有的習慣做事。 例如: 之前習慣住hostel會先回房間,洗完澡再閱讀寫作(或滑手機),今天先不要進房間,直接在公共區域寫下與自己的對話,不要拖到洗完澡、滑完手機之後。 之前習慣在入睡前抱著一本筆記本,用鉛筆寫下日記或心情,今天我嘗試在公共區域,直接打開筆電寫下來。
2024/02/06
3
夢的象徵
昨晚夢到一位朋友。 那位我曾經非常喜歡甚至崇拜的朋友,後來我在心中偷偷想要勝過她,也飽受了嫉妒的情緒好一陣子。 當我真正接受自己,面對自己在哪裡,那些小劇場才好像漸漸散去,我心中的結逐漸鬆開。 昨晚的夢,我跟朋友相處得輕鬆又緊密,就像回到過去單純真誠的時光,原來我還是好喜歡這位朋友。 沒有誰
2024/02/01
1
蘇美神話--吉爾伽美什 我的心得
以下內容是我讀了神話後的連結和心得。 吉爾伽美什(後簡稱「吉爾」)有能力、有熱情,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有了夥伴後並肩作戰,充滿陽性力量。直到夥伴死亡的打擊,開啟了他對「不知道」的探問,要找到克服死亡的方法,但此時他的態度還是維持本來的人定勝天、用力努力就可以成功的態度。
2024/01/19
1
生活哲學初始階段
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第24章
薄伽梵歌中描述,Pandu家族與混亂的Kuru政權即將展開戰爭前,Pandu的領導者阿周那(Ajuna)看見一整排的Kuru士兵中,有他的親人、老師、兄弟、朋友和子嗣。 他心軟了,捨不得傷害他那些曾經陪伴他的人。
2019/10/02
1
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第24章
薄伽梵歌中描述,Pandu家族與混亂的Kuru政權即將展開戰爭前,Pandu的領導者阿周那(Ajuna)看見一整排的Kuru士兵中,有他的親人、老師、兄弟、朋友和子嗣。 他心軟了,捨不得傷害他那些曾經陪伴他的人。
2019/10/02
1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