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林富元,矽谷天使投資人,也是一生從事搖滾樂團表演的音樂家。在未來世代,若你仍是個墨守成規的乖寶寶,當心機會從你身邊溜走!透過我的人生分享,一起破解走在他人前端的秘密吧。
我是一個獻身於發掘才能、鼓勵大家淋漓盡致地發揮的天使投資家。
朋友,我們都是一根根的竹子,蘊藏著自小到大學習體驗的各種知識才藝學養能力。做成笛子,我們也可以暢快地將所知所學吹奏給全世界的知音聽,搏得喝采。
我一生在美國矽谷、臺灣和大陸從事創新創業的風險基金與天使投資,培養出超過30家在全世界股票上市或高價購併的成功企業,當然也有不少嘗試錯誤的失敗經歷。這些不斷的跌跌撞撞,組成了我真正有血有淚千錘百煉的實際奮戰經驗。而其中最重要的精神,就反應在以上這段取自我最早的年度暢銷書《成功還不夠,快樂才是至寶》中的片段。
我自己非常清楚,能夠參與及培養出超過30家成功的新創公司,絕大部分就是我這伯樂遇上了千里馬,也就是我這樂器師找到了渾然天成的樂器竹子。
我所有文章裏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每個人都有天賦的特殊才華,都可以成功快樂」。這個貫穿我數十年人生的基本信念,反應到一生的工作,就是我數十年來每天都像樂器師般地在尋找那些懷才未遇的瑰寶。不論是剛出道還在摸索但充滿雄心的創業家,或是滿腹才華未能充分發揮的才子才女,都是我每場演講時擠滿大廳的聽衆,也都是我諄諄善誘與期待發掘的對象!
我非常喜歡鄭板橋的詠竹詩—《竹石》。這首詩等於是在為「創造價值,脫穎而出」這個主題做美好完整的定義。讀者可以仔細地讀讀它,其中之意境是否正好與您力求上進,百折不撓的狀況很相近?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摘自《創造價值,脫穎而出》
數十年來,我從美國矽谷演講到臺灣大陸新加坡香港,不論是大講堂或電臺電視,主要説的就是每個人該如何善用自己人生來「創造價值,脫穎而出」?不管別人怎麽説你看你,你必須相信,你自己絕對擁有個人價值,而且可以不斷地每天創造新價值!
除了工作上從事創新創業投資以及嗜好寫作演講之外,我也是個一生從事搖滾樂團表演的音樂家。我五歲開始學鋼琴,到了高中被披頭四合唱團(Beatles)震懾後改彈吉他,並與高中好友組成「南方血統」合唱團。
「南方血統」創辦當時,仍是60年代的臺灣,民風保守,對新東西接受能力不高,搖滾樂更因為與披頭散髮狂熱吼叫的印象相連,所以被人們排斥,我們這些唱熱門搖滾的年輕人常常被視作「不良少年」。
果不其然,「南方血統」確實經常與不良事件捆綁在一塊兒。整整高中三年,我們在臺北四處征唱,無論是臺下有青年角頭火拼的舞會,或是地痞好漢群聚舞蹈的晚會,舞臺上都出現過我們搖滾吶喊的身影。(更多精彩的「搖滾不良實例」,請看這篇文章)
當然,我初期的搖滾人生並非都如此黑暗,歡樂的時光仍然多到無法細數。我們曾到復興崗政工幹校演出,與剛崛起的鄧麗君同臺獻唱;也曾在全省熱門音樂大賽中,演唱當年很少人有能力表演的黑人靈魂歌曲,造成全場轟動。回顧我的高中生涯,可說是充滿冒險、一點也沒有少玩,而這股搖滾精神也一路陪伴著我,至今我仍在矽谷合唱團擔任吉他手與鋼琴手。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故事。作者的自我介紹往往都有一些基本框架,我完全沒有按照牌理出牌,跳脫了一般需求的標準模式。事實上,這也是我今年在《從小玩到大,一路玩到發》這本新書裏頭想要傳達的訊息:
未來的世代,如果你還是個到處聽話的乖寶寶,可能你被淘汰的機率很大。因為所有墨守陳規抱殘守缺的傳統工作會越來越少,但突顯個人化有趣的機會越來越多。
未來,我將以每週一篇以上的頻率在此寫作,大家不妨來與我長期地一起探討,如何在「未來世代」,永遠走在他人的先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