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on cover

黑碼藝識 HeyMechanic! 的沙龍

5會員數
5內容數

撰文| 吳若葳(臺藝大跨域所)

本次的展演恰如其名,科技劇場《無聲的戰爭 Silent Warfare》以東方墨家思想「兼愛非攻」思想及西方典故《聖誕節休戰》為核心,呼應著當前戰火未歇的烏俄戰爭,以及硝煙初升的以巴衝突,不僅因呼籲和平的重要性外,也回應與反思現代人們面臨智能科技所帶來的資訊焦慮及被取代。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今年,2023台中屯區藝文中心以《未來表演3.2.1~ BOOM!》為題,除了探索科技與藝術在合作與交融間的平衡外,更透過AI生成式技術之應用,從本作《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來探討表演藝術面對人工智慧崛起後之展望。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共有六個篇章,皆以《墨子.魯問》與《孫子兵法·軍爭篇》的內文作為篇名,以墨子學說為主張,逐步地道出本展演的創作理念及其寓意。有別於以往「科技融藝」展演,新媒體於本作之應用上,不僅投影於天幕,同時於其前方之兩側外加布幕,並將相關錄像投射於上方,在水平面及垂直面的雙二維空間的交疊,形塑出三度空間之既視感,打破劇作於觀演體驗之界限。此外,令筆者尤為驚豔的是,全劇布景及舞台配置皆是透過文字指令,由AI生成式技術編製而成,如第一篇章《極其如風—明鬼》,甫開場,翱翔天際的鳥兒於轉場瞬間,各個變成一部部擾民的戰機,劃破寂靜的藍天;亦或是第三篇章《侵略如火—非命》中,雷雨交加、燎原之火的動態影像,營造出連天烽火、兵連禍深的氛圍等,使觀眾們更能沉浸於戰爭所帶來的恐慌,得以品味新媒體所帶來的視覺饗宴。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在《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中,不時有身著膚色服裝的兩位舞者穿梭於舞台中央,一男一女猶如陰陽兩極,彼此互為對立,卻又相互交集,呼應著人工智慧這把雙面刃的技術。藉由人身肉體及AI形塑出的影像兩相對比,彷彿道出人們身處虛實交際時代的焦慮。再者,令筆者印象猶為深刻的是,兩位舞者於四肢沾水,並於水寫紙上舞蹈。透過水在紙上渲染出的紋路,在黑與白的對比下,擴增舞者肢體延展的視覺效果。關於水寫紙運用,筆者相當欣賞其中的巧思—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水漬乾固後,方才舞者的「畫作」也將消逝而去,好像其不曾存在,如同當前資訊爆炸的時代,無法辨別其中的真偽。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此外,聲響藝術在本作中亦不容小覷,除了在劇中聆賞到東西方擊樂之對話外,並以日常生活用品,如塑膠袋等作為媒介,透過摩擦、搓揉、呼氣等多元方式,將大自然聲響,像是潺潺流水聲、熊熊燃燒聲及微風拂過樹梢的沙沙聲等栩栩如生地演繹出來,帶給觀眾們如身歷其境一般的沉浸式體驗;同時,於劇中融入低聲吟唱的人聲,形塑詭譎的調性。藉由真實樂器模擬自然的聲響與表演者的人聲獻唱,現場擊樂之震撼演奏與虛擬樂器的無聲吶喊,在虛實交錯下,以一種不平衡、非協調性的美學,回應當前不和平的局勢,以及引發眾人反思自身於當前時代的定位,以及人工智慧之間的關係。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近年來,人工智慧漸漸地融入藝術領域,成為美學概念的一環。此一新興藝術領域中,AI扮演著協作的重要角色,猶如藝術家在創作歷程中的舵手,以迅速且高效的方式,執行其指令並提供即時反饋,進而生成獨特的藝術作品。關於「藝術創作者是否被取代」的疑慮,筆者認為毋須杞人憂天,畢竟得先由人類給予指令並介入AI創作,才能「製作」出生成式的藝術。依筆者之見,藝術創作的核心價值在於「人性的存在與否」,故一件作品如何被界定其具有藝術性與否,則端視於使用者的創作心態,而《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便能驗證此一論述。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當實體戰爭敲響和平世代的警鐘,同時喚醒身處科技時代冷漠的人群—即我們所有人。《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整合新媒體、音樂、舞蹈與AI四大領域,透過跨媒介的交叉對話,誘發有別於慣性的劇場思維,進而構築新興的創作形式與環境,將科技與藝術緊密交織在一起。論及藝術家與AI之間的關係,是對立?還是合作?筆者認為,藝術家與AI兩者相互共存,並具有良性循環。當前層出不窮的各類跨域展演,追求多元媒介之間的扣連,敞開對話並付諸行動,使其成為一個彼此共同的有機體。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無聲的戰爭Silent Warfare》演出劇照,黑碼藝識 Hey mechanic攝影師- 林冠戎






精選內容

擁有者

熱愛實驗多媒體與跨領域合作的藝術團隊📥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 YT頻道 @heymechanic3345 🔗Link: https://linktr.ee/heymechanic
追蹤最新動態, 和 5 位同樣興趣愛好的人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