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爾摩沙旅行

#在福爾摩沙旅行含有「在福爾摩沙旅行」共 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Herstory of Taiwan: 百年前在臺灣的西洋女性,百年前她們勾勒的臺灣輪廓閱讀一個半世紀前西洋女性對臺書寫,其實映照著 19 世紀末以後女性的覺醒帶動女權伸張起步,到 20 世紀以後開花結果的趨勢。她們顯然是以女性、母親或賢內助的角色,突顯慈愛、幫手、具同理心的形象,細繹其文字,其實已充分傳達她們本身不附屬於誰的自我主張。
Thumbnail
2020-11-11
1
從清朝官服到日本紳章:一位面對時代鉅變的臺灣原住民領袖2018 年,潘怡宏先生聯繫臺史博欲捐贈家族文物,當中包含了 19 世紀晚期先祖潘踏比厘的清朝官服與鈐印。它們能妥善留存至今,有特定的歷史因緣,並為今日的我們,講述了百餘年前一位臺灣原住民如何面對時代鉅變的故事。
Thumbnail
2020-08-25
2
是童趣玩心還是賭性投機?從「電子遊戲」到「選物販賣」的臺灣夾娃娃機逛街時被新奇小物吸引、投 10 元拚個運氣,屢夾不中又忍不住多追加幾枚,最後還是只能帶走回憶。夾娃娃機帶來的夢想與幻滅,我們多少都曾體驗過。在某些時候,站在夾娃娃機前面的人們,他們的背影會透出一種只是想贏過他人的、近乎純淨的「玩心」。
Thumbnail
2020-08-25
0
是誰竟敢在媽祖廟前搶信徒?十九世紀宣道師李庥的臺灣傳教行腳比起 19 世紀各式訪客的短暫停留,長老教會的宣教師在此長期耕耘,他們推動的醫療、教育等貢獻亦為後人所知。然而,在當地人民對外國人抱持高度敵意的狀態下,如何獲得信賴、甚至達成「改變信仰」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呢?
Thumbnail
2020-07-08
4
從軍事調查到傳教遊歷,西方旅人筆下的十九世紀臺灣風景在經過 17 世紀大航海時代對航道探索的瞭解與累積,及 18 世紀海上勢力的相互競逐之後,19 世紀的探險家或懷抱著熱情,或受到野心驅使,持續探索著蠻荒之地的未知前沿。此時的臺灣適逢脫離 1662 年後的封鎖狀態,對西方社會而言,是一座雖非一無所知但卻需要重新認識的島嶼。
Thumbnail
2020-07-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