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國寶

含有「故宮國寶」共 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台北外雙溪,晨霧繚繞在青瓦綠簷之間。宮牆裡,唐宋法書、明清瓷器、戰國玉璽靜靜躺了七十年,任遊客的目光像潮水般推擠又退去。這些藏品原屬北京故宮,二戰末期起經湖南、四川輾轉來台,如今累積 近七十萬件 (全球同類博物館冠軍),其中《富春山居圖》《翠玉白菜》等國寶,動輒能在拍場估出八、九位數美元的天價。
Thumbnail
Mil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8
高先生好,不常見到如此「理性」的本土風格的台灣人!因為我是外省二代,動不動就被批滾回大陸!但我母親是純粹台灣人,我們二人在起跑點上有相異之處,但應該不妨害在文化上的討論! 你說為什麼拿李白比鍾理和,又說曹雪芹的故事與台灣無關!這麼說吧,即使用台語書寫,如果不能在突顯人性各種深刻面向的描述上,得到普世共鳴,那也是自嗨而已。文字隔閡並不能阻擋我們去閱讀泰戈爾,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當然李白,蘇東坡,曹雪芹更是一種理解人性與自我情感的好「工具」,為什麼一定要與台灣有關?台灣人也是人,但台灣目前為止,無論出身何處,並沒出現像秘魯的馬庫斯,土耳其的帕慕克,以及奈及利亞的索因卡等得到部份國際支持的高知名度作家! 還有被政府打壓,難道索忍尼辛被蘇聯共產政權打壓得還不夠嗎?那可沒影響他的創作引起部分當代人的共鳴! 至於慕夏是那一國人,可能你還要再深入了解一下去看一下他的《斯拉夫史詩》系列畫,就知他真的不認為自己是奧地利人。 我們承認台灣文化土壤沒有國際級水準的深厚,(至少不像台積電這樣的抬頭挺胸),並非貶低台灣這塊土地,反而是我們的好機會,這一代台灣人有一定的「富裕」,有一定的「視野」,也更多的文化積淀,台灣的不足,而這剛好是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機會,去創造屬於於台灣人的嶄新「文明」。 我們強悍的工程師文化,健保支持的優秀醫療體系,無所不在的人情味,地震、風災時的反應靭性⋯⋯都是未來台灣再創來的基石! 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用這幾個字與高先生共勉!很高興與您交談!
中壢仁海宮除了祈求平安,還可以體驗了互動遊戲和3D影像展示。展品包括色彩繽紛的彩瓷萬花筒,讓人可近距離欣賞精美工藝。展覽也介紹了仁海宮的200週年歷史與神明文化,參加蓋章祈福活動,感受傳統信仰的力量。
Thumbnail
《法華經》中,釋迦牟尼佛宣說人人都能獲得跟佛陀一樣的圓滿智慧,也就是所謂的「成佛」,其方法是「行菩薩道」,包括布施、禪定、遵守戒律過嚴謹的生活、發願以慈悲心利益眾生等,希望修行者將學習的典範,從羅漢轉變為菩薩。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