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國寶加持:中壢仁海宮200週年回顧

在地故事,國寶加持:中壢仁海宮200週年回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圖片來自仁海宮FB

圖片來自仁海宮FB

假日到中壢仁海宮參拜,除了祈求平安外,還意外發現二樓正在舉辦故宮國寶特展,因為要等香燒一下,而且又是免費的展覽就順便去看了。

展覽故宮國寶裡有彩瓷萬花筒,多面鏡子反射出五彩繽紛的圖案,可以站在那個萬花筒中間,近距離的欣賞故宮琺瑯彩瓷及仁海宮剪黏工藝。


透過3D立體投影及AR技術讓畫作動起來,除了看文物,還能玩互動遊戲,蠻適合帶小朋友動手去玩玩看。


西側廂房是仁海宮200週年歷史回顧展,呈現了這座古廟的發展歷程和廟中各神明的介紹,在展覽的最後,我還參加了蓋章祈福的活動,為自己和家人祈求平安健康。

假日如果到中壢不知道要去哪裡,仁海宮是個還蠻不錯的景點,展覽不花錢而且可以更了解仁海宮的故事,個人覺得廟和科技結合還是比較少見的。

avatar-img
自由紀錄
1會員
5內容數
想到什麼寫什麼,之後有主題再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