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老街

含有「新莊老街」共 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從乾隆到嘉慶這60年間,是新莊老街最興盛的時期。新莊老街又稱「廟街」,大約是現在的新莊路一帶。全長約一公里的街廓內,古廟、老屋、舊巷與現代建築雜處,歷經兩百年的歷史,至今仍保有幾許古樸。 沿途的廣福宮、文昌祠、慈佑宮及武聖廟已被列為古蹟;布袋戲、打鐵店、豆乾店、粿店、麥芽糖等幾間老店,也走過幾甲子
Thumbnail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5/02/08
戲館巷和碧江街都很有特色,我猜很多住在新莊的人也不一定知道它的典故呢!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9
Angela Chen 我特別喜歡米市巷,尤其走到底出現潮江寺,非常有大時代的戲劇感。新莊舊街跟淡水老街有些相似,可惜沒有好好整理、凸顯他的人文地貌特色,否則還會更有味道
緊鄰環河路的碧江街,是昔日的溪邊古道,穿過老街巷弄,來到環漢路與碧江街口的新莊文昌祠。 新莊文昌帝君原本為供奉在慈佑宮的配祀神,到嘉慶十八年(西元1813年)才獨立建祠供奉。當時淡水廳只有五間文昌祠,分別位於新竹、新莊、板橋、桃園及士林。 新莊文昌祠是第二座設置的,說明了新莊文風鼎盛...
Thumbnail
好好的認識了一次新莊~~太詳盡的描述了,這三集學到好多!🙇‍♂️🙇‍♂️🙇‍♂️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6
跳鼠飛行日記 參加導覽活動收穫頗豐,文章寫得有點長(後面還未完XD),但盡可能完善呈現,讓更多人認識自己的土地,也謝謝您的閱讀
地方上俗稱「大眾廟」的新莊地藏庵,原本是一座亂葬崗,早期移民者,因為無法適應臺灣的沼澤地形,造成不少人死於瘴瘧惡疾,乾隆22年(西元1757年)由地方善心人士出錢、出力搭蓋收容枯骨的小廟。經過六次重修,成了現在富麗堂皇的大廟...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2/04
數百年古蹟,可能只有廟寺了,因信仰之故,這些廟寺得以保存,一些傳統文化風俗,也因此可一直流傳。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5
李英華 謝謝英華的留言,百年古蹟真的只有寺廟了,一般建築物或水文地景,很容易因都市發展的理由而被犧牲...
探索新莊三百年的興衰起落,從一條被遺忘的後村圳說起,帶你走訪新莊的歷史古蹟、老街文化與傳統技藝,並揭開騎樓建築的起源與新莊港口貿易的興衰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2/03
「甚至有上游農民還會堵截圳水,釀成地區性的衝突事件。」 農業社会,常有農民利用晚上堵截圳水,灌溉自己的稻田。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3
李英華 謝謝閱讀,我沒有農村生活經驗,還真是想不到前人會因水源起爭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