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水文人文巡禮(三):新莊教育啟蒙文昌祠與煙花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新莊國小創校於1898年,最初是臺北國語傳習所新莊分教場,後來改制為「興直堡公學校」,自日本大正10年(1921年),從「興直堡公學校」改為「新莊第一公學校」,後來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新莊國小,是新莊歷史悠久的學校之一。

現在新莊國小的校址是在中正路86號,也就是新莊地藏庵的隔壁,但其實創校初期,都是借用新莊文昌祠,作為授課場所。

【新莊文昌祠】
緊鄰環河路的碧江街,是昔日的溪邊古道,穿過老街巷弄,來到環漢路與碧江街口的新莊文昌祠。

新莊文昌祠,主祀文昌帝君,原本為供奉在慈佑宮的配祀神。嘉慶十八年(西元1813年)才獨立建祠供奉。
當時淡水廳只有五間文昌祠,分別位於新竹、新莊、板橋、桃園及士林。新莊文昌祠是第二座設置的,說明了新莊文風鼎盛,在商業要港位置上,更培養出許多文人雅士。

目前位在大漢溪畔的文昌祠的現址,則是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由艋舺縣丞傅端銓建議遷建而成。並在新莊文昌祠左側護龍設置「崇文閣」兼作義塾授課使用。


日治時期,總督府成立「臺北國語傳習所新莊分教場」借用新莊文昌祠為校舍,後改為「興直堡公學校」,也就是新莊國小的前身。

此外,文昌祠也曾做為公會堂,戰後改為民眾聚會所。是兼具教育啟蒙、民眾集會的重要場所,與孔廟具有同等的地位與功能,所以一百多年來雖歷經八次修建,但因地位特殊,具有歷史意義,因此列為市定古蹟。

raw-image
緊鄰環河路的碧江街,是昔日的溪邊古道

緊鄰環河路的碧江街,是昔日的溪邊古道

堤防外就是堤外道路及大漢溪。可惜堤防擋住視線,看不見大漢溪的滔滔水流與碼頭

堤防外就是堤外道路及大漢溪。可惜堤防擋住視線,看不見大漢溪的滔滔水流與碼頭


一般廟宇都是從正門進入,但進出文昌祠只能走旁邊山門,以示謙遜。據說這是當時建祠時為了激勵新莊子弟奮發向上,所以仿照孔廟建築格式,等到新莊地區出狀元之後,才將「照牆」打掉改做正門,讓狀元從正門進入祭拜。

但是新莊地區最終只有出過舉人,所以新莊文昌祠的照牆保留至今。如今若有考上台大醫學系的,不知道算不算狀元?

raw-image

所謂「照牆」,就是三川殿正前方的短牆,又稱照壁、影壁等等。原本目的是用來辟邪止煞,常見於傳統廟宇或大宅。照牆的朝向有兩種,住宅朝外、寺廟朝內。民間的照牆,以劍或葫蘆的圖案樣式最為常見。

raw-image

新莊文昌祠的照牆有麒麟彩繪,畫面生動細膩,是出自台灣傳統彩繪藝術家陳壽彝之手。

raw-image


三川殿門左側有一石臼狀的「敬字亭」,是拿來燒寫過的紙,古時讀書人認為文字是神聖崇高的,不可隨意丟棄,即使是廢紙也要帶著敬意燒掉,所以設有敬字亭,可不是燒金紙的金爐喔!
此敬字亭從文昌祠遷入現址(1875年)即存在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

raw-image
新莊文昌祠

新莊文昌祠

新莊文昌祠

新莊文昌祠

raw-image

一般廟宇前方,常見石鼓或石獅,差別在哪呢?鴨子老師解釋,通常佛教廟宇、女性神明多用石鼓,王爺廟等武將廟宇則多用石獅。

raw-image


精美的彩繪壁堵

精美的彩繪壁堵

raw-image
raw-image

新莊文昌祠的裝飾工藝以木作為主,雕刻不如彩繪來得亮眼。比較有趣的的是全祠的石柱都是完全素淨的,沒有任何詩文題字或對聯,意味著不敢在文昌帝君前班門弄斧、賣弄文采。

raw-image

正殿現存一面「世範儀著」匾額,是道光4年(西元1824年)由新莊縣丞詹英題。

新莊文昌祠主祀文昌帝君,另有奉祀大魁夫子、瘟祖、祿馬神、太歲星君等神祇。平常前往祭拜的人並不多,但舉行祭祀儀典,或者考試季節人潮迭至。

raw-image
raw-image

一般前往祭拜文昌帝君時,除準備金帛香燭外,比較特殊的是各種蔬果,芹菜與蔥,祈求神明保佑能勤讀、聰明之意。包子或粽子有包中之意,菜頭表示好彩頭,桂花葉和金棗則分別象徵貴人相助和金榜題名,都是很具代表性的供品。


鴨子老師說,如果甚麼都沒準備,也可以一束白茅(白茅根)來替代,有名列前茅、茅塞頓開之意。另外,白茅根有清熱、退火、利尿功效,是炎炎夏日製作退火涼茶必備的藥材呢!

取其可發出聲音,而有「聲名」之寓意。故敲響功名鐘,未來高中將聲名遠播

取其可發出聲音,而有「聲名」之寓意。故敲響功名鐘,未來高中將聲名遠播

魁星是主管文運之神。魁星星君腳踏鰲魚,有魚躍龍門、獨占鰲頭、金榜題名之意。

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自古至今讀書考試都是獲取功名利祿最直接的方式,人人都想高中狀元。但是苦讀固然重要,古人更信命運,認為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所以如果有掌管文運的魁星爺保佑,蟾宮折桂是理所當然之事。

因此,無論是科舉盛行的年代,或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就算是「臨時抱佛腳」也好,考前必定要來祭拜文昌帝君、魁星爺,祈求考運亨通、金榜題名。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早年往來新莊的船隻,主要是載稻米運銷大陸,但回程船班如果太輕,容易翻覆,因此會順便載一些石材來穩固船艙,這些石材被稱為「壓艙石」。

來自安溪的「紅普石」,是一種火成岩,重量頗重,常被作為壓艙石運到台灣。紅普石是屬於比較廉價的石頭,不適合拿來雕刻,但它不生苔、雨天也不會滑,因此常用來做廟埕或住家廣場的舖面。

文昌祠的天井鋪面石材,也是來自福建安溪的紅普石。

raw-image

紅普石在經年久月使用後,會產生裂痕。鴨子老師指著地面說:「破掉了,沒關係。這是歲月的累積,他不叫破裂,叫"冰裂紋"」

"冰裂紋"多美的形容!板橋林本源宅邸就有許多窗子,刻意設計成冰裂紋的模樣呢!
俗話說:「大寒不冷、人馬不安」

意思就是說,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時節為大寒,大寒如果能下雪把蟲子都凍死,農作物就不會遭到蟲災,隔年春天便會豐收。若大寒不冷,蟲害未死,來年不但收成不好,人畜還可能會生病。

而冰裂了,表示冬天雪下得夠深、冰結得夠厚,到了春寒料峭的季節,自然會裂開呈現冰裂狀態。因此對農夫而言,看到冰裂紋是一種"吉兆",是好事呢!

所以,即使沒有文獻紀載,從這一面紅普石、就可得知安溪人曾在此地落腳生根的痕跡。

產生冰裂紋的紅普石

產生冰裂紋的紅普石


西元1754年自福建泉州安溪移民來台的林家,林安泰古厝(原本在大安區,後移建到新生公園)大埕及三合院凹壽砌地板舖面,也是使用紅普石。

林安泰古厝

林安泰古厝

離開新莊文昌祠,往東走進碧江街。碧江街從前是緊臨大漢溪邊的溪邊小路。它也曾經也一條煙花巷。

鴨子老師說,煙花巷是河港文化延伸出的特殊行業,像是艋舺、大溪等河港,都能見到所謂的茶室文化。如今這些連棟古厝早已人去樓空。

我找到了一幅日治時期的畫作,洪水塗《清淡的日子》,畫裡的老樹古厝依然存在,可惜溪邊美景已被堤防檔起,不復記憶。

碧江街溪邊古厝

碧江街溪邊古厝


洪水塗於1912年出生於臺北縣新莊街(今新莊市),是新莊國小第8屆畢業生,洪父在新莊老街橋頭處創辦了「金合和」餅店,自日治時期在新莊街仔即很有名,迄今仍是新莊街仔著名的傳統糕餅店地標,在新莊老街名氣旺,洪水塗身為教師,家裡的作餅生意自然落在大哥身上,現在的新莊路269 號(新海橋邊),洪父創辦的「金合和糕餅廠」,舊街百年傳承老店,迄今仍在做紅龜、壽桃、鳳片龜(稞)、花生龜(稞)、鹹光餅等傳統糕餅,新莊街仔的人無人不知。

洪家近老街河邊,即是小時候洪家小孩和玩伴最好的遊戲場所,洪家有三兄弟、四姐妹,洪水塗從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後即回母校擔任教師,光復後,民國34 年(1945)11 月20 日從日人浦嶋登手中接任校長職務;直到來三重市重新路二段開設東海美術社,及往後選上三重鎮長才離開出生地新莊。

這幅畫作推測是昭和15 年(1940)台陽美術協會共七件全省美術展覽會審查格入選之一的「町ノ裏」。

洪水塗畫作—清淡的日子

洪水塗畫作—清淡的日子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穿過碧江街陰暗的騎樓、轉進新莊第一市場。來到利濟街,眼前豁然開朗--昔日千家燈火繁華新莊港。

新莊第一市場

新莊第一市場

昔日的新莊港

昔日的新莊港


◎感謝台北市安全漫遊協會 2020/10/15
◎導覽老師:呂慶炎 ( 廣播金嗓獎入圍,古道學,日式宿舍、台灣俚語專家)

參考資料
1.洪水塗畫作—清淡的日子/國家文化記憶庫

avatar-img
29會員
1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iki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地方上俗稱「大眾廟」的新莊地藏庵,原本是一座亂葬崗,早期移民者,因為無法適應臺灣的沼澤地形,造成不少人死於瘴瘧惡疾,乾隆22年(西元1757年)由地方善心人士出錢、出力搭蓋收容枯骨的小廟。經過六次重修,成了現在富麗堂皇的大廟...
探索新莊三百年的興衰起落,從一條被遺忘的後村圳說起,帶你走訪新莊的歷史古蹟、老街文化與傳統技藝,並揭開騎樓建築的起源與新莊港口貿易的興衰
2021年3月19日中午時分,一座重達250公斤的百年佛鼓從天而降,落在龍山寺對面艋舺公園廣場。這座龍山寺鼓樓裡的佛鼓,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這面鼓的身世與來歷又是如何? 艋舺龍山寺屹立台北城近三百年,正殿左側的鼓樓內,懸有一具百年的彩繪大鼓,於龍山寺鐘鼓樓興建時期就已存在,但因年代久遠且經戰亂..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敗的日本人變賣屋舍家產、準備引揚返鄉。當時臺灣神社裡的一些器物也遭變賣,其中就有一顆大鼓流到了民間。 大約在四十年前,一名客人帶了一顆舊鼓來到响仁和,想找王師傅訂做新鼓。王師傅看到這顆鼓的鼓桶被漆了厚厚的朱漆、鼓面也不堪使用,於是就幫客人做一顆全新的鼓,並買下這顆報廢的舊鼓。
龍山寺鼓樓裡有一顆日本時代的獨木大鼓,每年除夕夜正子時,會由執法師父鳴鐘108下、擂鼓一通,象徵除去108個煩惱,開啟新的一年。雖然擊鼓鳴鐘,為民眾祈福之事已行知有年,但卻少有人知道,龍山寺鼓樓上的獨木大鼓,其實有段曲折來歷。 這個故事要從日治時期說起....
由於基地的重要性及特殊性,政府在興建社會住宅之前,聘請考古團隊進行考古調查研究。龍門考古團隊於2018年進駐,開始進行考古試掘,至2023年陸續出土尖底明溝、燻蒸室等遺構,2024年再擴大試掘,前後花了6年時間,共挖掘了19座探坑,出現3600 年前的史前文化...
地方上俗稱「大眾廟」的新莊地藏庵,原本是一座亂葬崗,早期移民者,因為無法適應臺灣的沼澤地形,造成不少人死於瘴瘧惡疾,乾隆22年(西元1757年)由地方善心人士出錢、出力搭蓋收容枯骨的小廟。經過六次重修,成了現在富麗堂皇的大廟...
探索新莊三百年的興衰起落,從一條被遺忘的後村圳說起,帶你走訪新莊的歷史古蹟、老街文化與傳統技藝,並揭開騎樓建築的起源與新莊港口貿易的興衰
2021年3月19日中午時分,一座重達250公斤的百年佛鼓從天而降,落在龍山寺對面艋舺公園廣場。這座龍山寺鼓樓裡的佛鼓,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這面鼓的身世與來歷又是如何? 艋舺龍山寺屹立台北城近三百年,正殿左側的鼓樓內,懸有一具百年的彩繪大鼓,於龍山寺鐘鼓樓興建時期就已存在,但因年代久遠且經戰亂..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敗的日本人變賣屋舍家產、準備引揚返鄉。當時臺灣神社裡的一些器物也遭變賣,其中就有一顆大鼓流到了民間。 大約在四十年前,一名客人帶了一顆舊鼓來到响仁和,想找王師傅訂做新鼓。王師傅看到這顆鼓的鼓桶被漆了厚厚的朱漆、鼓面也不堪使用,於是就幫客人做一顆全新的鼓,並買下這顆報廢的舊鼓。
龍山寺鼓樓裡有一顆日本時代的獨木大鼓,每年除夕夜正子時,會由執法師父鳴鐘108下、擂鼓一通,象徵除去108個煩惱,開啟新的一年。雖然擊鼓鳴鐘,為民眾祈福之事已行知有年,但卻少有人知道,龍山寺鼓樓上的獨木大鼓,其實有段曲折來歷。 這個故事要從日治時期說起....
由於基地的重要性及特殊性,政府在興建社會住宅之前,聘請考古團隊進行考古調查研究。龍門考古團隊於2018年進駐,開始進行考古試掘,至2023年陸續出土尖底明溝、燻蒸室等遺構,2024年再擴大試掘,前後花了6年時間,共挖掘了19座探坑,出現3600 年前的史前文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淡水教堂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是台灣第一座基督教石造教堂,也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目前建物改建於1932年,1998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滬尾小學校禮堂位於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2巷,與淡水教堂相隔約1公里。從滬尾小學校禮堂可以遠眺淡水教堂的景色。 從滬
Thumbnail
2024.05.29 新竹市政府 「國定古蹟進士第」為「開台進士」鄭用錫所建造的宅第,今(29)日上午舉行修復竣工揭牌典禮,由文資局長陳濟民、考試院副院長周弘憲、新竹市長高虹安、「祭祀公業法人新竹市鄭永承」理事長鄭昌錞先生,一同慶祝進士第重啟並象徵文化傳承、文資保存與永續經營。文化局表示,未來進士
Thumbnail
在車輛大量往來的新海橋一旁,厚德宮正好被橋的擋牆遮住,且廟前的小路平時也沒有多少人會路過。然而這間僻靜的廟裡,卻記錄著一點也不平穩的歷史:大水沖走了新莊的一條街。自然災害能夠改變地景地貌,這條被沖走的街,究竟原本在哪裡呢?雖然沒有明確的紀錄,但還是有一些細微的線索,能讓我們試著找到這條街的故事。
Thumbnail
苗栗北往新竹不走高速公路還可以選擇走台1線或是台13線,這次我們走台13一路北上,經過造橋、頭份、竹南到新竹市香山,在香山前的內湖,這兩條路就會合在一起。 永貞國小就在台13線旁,不過我是先認
Thumbnail
新竹建城300多年,老城就會有廟宇守護知名四大老廟串一線,上廟宇上頭炷香,又稱為「行香」、「行春」。 行春即「走春」,意味著「愈行愈剩」。 探訪新竹知名的媽祖廟、城隍廟、關帝廟、竹蓮寺,感受新竹古城的慈悲親民之美。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北部濱海的頭城老街和周邊景點,包括文學巷,開蘭媽祖廟,康灩泉故居,盧纘祥居所和李榮春文學館。適合全家一起來,尤其是適合孩子的「戶外教學」,文學的、歷史的、書法的,真的太超值,來宜蘭(頭城)一定要來走上一遭啊!
Thumbnail
​ 走一趟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這一條有新莊廟街之稱街道。彷彿時間流盪走進清朝時光隧道內。如果說是新莊區最密集廟宇駐利街道,到不如說是先民遺跡之地。這一條廟街廟宇很多,古蹟也不少。這篇來介紹新北市定古蹟文昌祠。 新北市新莊區文昌祠相關資訊: ​​ ​​ 新北市新莊區碧江街20號 ​​ ​​ 0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淡水教堂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是台灣第一座基督教石造教堂,也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目前建物改建於1932年,1998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滬尾小學校禮堂位於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2巷,與淡水教堂相隔約1公里。從滬尾小學校禮堂可以遠眺淡水教堂的景色。 從滬
Thumbnail
2024.05.29 新竹市政府 「國定古蹟進士第」為「開台進士」鄭用錫所建造的宅第,今(29)日上午舉行修復竣工揭牌典禮,由文資局長陳濟民、考試院副院長周弘憲、新竹市長高虹安、「祭祀公業法人新竹市鄭永承」理事長鄭昌錞先生,一同慶祝進士第重啟並象徵文化傳承、文資保存與永續經營。文化局表示,未來進士
Thumbnail
在車輛大量往來的新海橋一旁,厚德宮正好被橋的擋牆遮住,且廟前的小路平時也沒有多少人會路過。然而這間僻靜的廟裡,卻記錄著一點也不平穩的歷史:大水沖走了新莊的一條街。自然災害能夠改變地景地貌,這條被沖走的街,究竟原本在哪裡呢?雖然沒有明確的紀錄,但還是有一些細微的線索,能讓我們試著找到這條街的故事。
Thumbnail
苗栗北往新竹不走高速公路還可以選擇走台1線或是台13線,這次我們走台13一路北上,經過造橋、頭份、竹南到新竹市香山,在香山前的內湖,這兩條路就會合在一起。 永貞國小就在台13線旁,不過我是先認
Thumbnail
新竹建城300多年,老城就會有廟宇守護知名四大老廟串一線,上廟宇上頭炷香,又稱為「行香」、「行春」。 行春即「走春」,意味著「愈行愈剩」。 探訪新竹知名的媽祖廟、城隍廟、關帝廟、竹蓮寺,感受新竹古城的慈悲親民之美。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北部濱海的頭城老街和周邊景點,包括文學巷,開蘭媽祖廟,康灩泉故居,盧纘祥居所和李榮春文學館。適合全家一起來,尤其是適合孩子的「戶外教學」,文學的、歷史的、書法的,真的太超值,來宜蘭(頭城)一定要來走上一遭啊!
Thumbnail
​ 走一趟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這一條有新莊廟街之稱街道。彷彿時間流盪走進清朝時光隧道內。如果說是新莊區最密集廟宇駐利街道,到不如說是先民遺跡之地。這一條廟街廟宇很多,古蹟也不少。這篇來介紹新北市定古蹟文昌祠。 新北市新莊區文昌祠相關資訊: ​​ ​​ 新北市新莊區碧江街20號 ​​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