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朵

含有「杜蘭朵」共 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聲樂」是不管有沒有樂器伴奏,只要是由人聲為主的音樂形式即可稱之。本文將介紹:聲樂的演出形式(獨唱、重唱、齊唱、合唱)、歌曲的種類(宗教典禮歌曲、劇性歌曲、文學性歌曲)、歌劇中所使用的歌唱形式、歌劇「魔笛」、「杜蘭朵」、「阿伊達」段落導聽、及其他多首歌曲、樂曲的欣賞。
Thumbnail
希浠|YH.CC-avatar-img
2024/08/23
從A cappella揭開人聲序幕,沒想到在不同聲樂形式上加旋律,有這麼豐富多元的變化!一邊聽馬克先生挑選的歌曲也一邊回顧以前的音樂筆記,看影片又加深印象真好。聽"伊是咱的寶貝"將成人搭配兒童合音符合歌曲意境相當動聽暖心;救贖四重唱裡那位低音先生似乎有橡皮筋彈性歌喉以1抵3好穩妥有說服力;原來時常在電影裡聽到的這首是卡爾奧福的布蘭詩歌,每回聽還是震攝人心;又野玫瑰、魔笛夜后的詠嘆調、杜蘭朵公主徹夜未眠(好多好聽版本),真是一聽再聽不膩的經典!這回在尼伯龍根人的指環-女武神的騎行歌曲中聽華格納開創"樂劇"的精彩,與舒伯特旋律優美的聯篇歌曲,也找出這首耳熟能詳好聽的巴哈清唱劇;再聽"B小調彌撒曲"聲線旋律飽滿,對照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真有感覺來到巴洛克音樂的華麗尾聲,回聽又會聽出更多層次,歌聲真美(這回首選^^)。 Jesus bleibet meine Freude from Cantata BWV 147 https://youtu.be/giTy0p3C6DE?si=cQ3p-P2rMMfBgZf4
YH.CC 這篇文章本來覺得比較難寫得讓人簡單易懂,畢竟歌劇及歌曲大多數人都聽不懂義大利文或德文歌詞(包括我自己),要直接由聽旋律就能感動,那就得要精挑細選出較能讓人耳熟能詳的歌曲才行(話說我在找牧歌的MV歌曲時,也聽到"度辜"快睡著了,因為聽牧歌就是在聽人吟唱詩歌,不懂歌詞很容易就會睡著😴),不過後來我找出來的這些"範例歌曲"應該都是比較常聽到的,而且自己寫的時候有順便複習了這些歌曲的內容和由來,所以我寫完再重聽文章裡的歌曲時也覺得真的都很好聽,其實若知道歌詞內容和意義時,聽起來也就不會太難懂了😊 "伊是咱的寶貝"最早是陳明章為了勵馨基金會而創作的,所以歌詞寫得也很符合勵馨基金會的主旨與本意,之後因為"228牽手護台灣"活動(我當時也有在台北牽手...)而被人誤會是某前任總統的競選歌曲,其實有點可惜,很喜歡這首歌原曲一開始的鋼琴伴奏,之後就接著是兒童的合唱,純淨又自然,雖然歌詞字數不多,但充滿父母及社會的關愛,真是令人感動的一首歌。 一蕊花 生落地 爸爸媽媽疼尚多 風若吹 要蓋被 不倘乎伊墬落黑暗地 未開的花 需要你我的關心 乎伊一片生長的土地 手牽手 心連心 咱站作伙 伊是咱的寶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j_s9_u_V7E 巴哈這部清唱套曲,編號147(BWV 147)是由10首樂曲組成,其中以您列出的這首(第10首)〈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最廣為人知(我有找到古典吉他和鋼琴版的也很好聽),不過後來我還是選布蘭詩歌裡的"哦 命運",因為感覺這首應該更廣為人知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rCa6GXzr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4rYMn64T4
官方事後修改設定,將煌打為惡役,將拉克絲貶斥;在某種意義上,可能是對於平民革命的恐懼的反映吧!其實,煌和卡佳里當時亂入戰場,拉克絲私自組成軍火組織,就有日本赤軍那種恐怖主義的風貌。有說煌是超級調整者、拉克絲是高貴血統,不算是平民而是精英;但我的解說是,在俄國革命中,列寧、托洛斯基等人也是精英。
Thumbnail
黎煥雄和簡文彬攜手合作的歌劇《杜蘭朵》,國人總算有機會在台欣賞。  週三晚前往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欣賞台德共製歌劇作品《杜蘭朵》彩排場,這部由作曲家普契尼所譜寫的膾炙人口之作,已有許多經典版本。2015年,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德國萊茵歌劇院攜手共製,由指揮家簡文彬擔任指揮、劇場導演黎煥雄執導,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