蠑螈

含有「蠑螈」共 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src
溫水天荷-avatar-img
2024/10/22
5
有個問題我想問。 在連結裡面的文章有描述。 神經解剖: 除了有非常多的神經傳到同側(ipsilateral)的視覺中樞也有對側(contralateral)的視覺投射。這使兩眼的視野可以雙重投射到大腦的兩個半球。這也是為什麼牠麼可以準確快速地判斷距離。 這裡我不是很明白,人類也能做到? 就像反射速度很快的人是依賴反應還是視覺比較多? 後天是否可以學習反應速度快?(這裡是想問動漫裡面的真實性) 請直接跳4:35跟6:35 在我印象中子彈是躲不掉的,只能靠提前躲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Glm8tm8tYc
5
溫水天荷 如果你指的是再出現一對新的肢體形成翅膀那是不可能發生的,真的就只能假想了,因為鳥類屬於四足動物,不管如何演化基本上不變成六足。此外拿昆蟲做比較不太適當,因為昆蟲翅膀是由薄膜構成,兩對翅膀的拍動不會耗費過多能量,而鳥類的翅膀有骨骼、肉、羽毛組成,如果又多一組翅膀只會增加能量的使用,與其持續使用多的能量還不如直接減輕體重會更有效率。飛行速度快不快不是只有翅膀的問題,身體的形態和大小也十分重要,隼只有一對翅膀但飛速極快。雖然小型昆蟲很多飛速很快,但就因為它們身體很嬌小,空氣阻力自然就少。能夠與鳥類體型做比較的石炭紀的巨脈蜻蜓,研究上也認為拍動翅膀的速度只有現代蜻蜓的約1/10(巨脈蜻蜓不是蜻蜓)。所以我個人是不太認為多一對翅膀會有什麼演化上的優勢。 水也佑
2
本文章深入探討蠑螈的身體型態、運動方式和分佈範圍,並介紹幼態延續的特徵及其生態系中的重要性。探討不同物種的生活習性,例如無肺蠑螈的攝食與社交行為,及領土與覓食之間的相互作用。最後,分析兩種物種的比較以及蠑螈如何在生態系中保持穩定與競爭優勢。本文對於研究生物進化和生態環境的相互關係提供了重要的見解。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10/01
1
👍👍👍
1
src
src
src
林漢清-avatar-img
2024/07/05
5
嗨,晨安!聲效是模擬它的變化配出的嗎?
5
林漢清 是的,那些是模擬的聲音。因為那麼小的卵其實沒辦法錄到什麼聲音~水也佑
1
牠變成一種神獸或卡通怪獸,變得太過強壯帥氣。查網路才發現牠本尊虛弱得要命。 因為牠長得可愛,像總是在笑的小恐龍,所以就算瀕臨絕種,原生的湖裡一隻也不剩,卻被改良成膚色明亮粉紅的寵物。...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