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avatar-img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185 位追蹤者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185 位追蹤者
avatar-img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的沙龍
248會員
399內容數
你對古生物了解多少呢?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這裡提供古生物學的基本認知~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尼安德塔人(Homo neanderthalensis)是已經滅絕的一個人屬物種,由於尼安德塔人與智人(Homo sapiens)有一段時間共處於同一個環境下,且同樣具有精湛的技藝以及文化,而且還與現代人產生基因交流,因此尼安德塔人一直都是考古學家的研究重點。 長期以來科學家對於尼安德塔人滅絕
Thumbnail
海牛(Trichechus)是一種行動緩慢、體型龐大的動物,看似不起眼,但從神經系統到感官配置,都是在動物界中極為獨特的組合。相比其他被深入研究的海洋哺乳動物,如海豚與海獅,海牛的認知與行為研究相當有限,原因多半來自其保育地位,使得以受控方式進行行為實驗變得困難。不過從過去數十年的神經生物學研究中,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 天前
嗨,晨安!見它連想儒艮的模樣!
林漢清 牠們確實長得很像,不過尾巴形狀跟嘴形差異最明顯。 水也佑
蜘蛛是一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節肢動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物種都會結網,有的蜘蛛網非常大,直徑甚至可以達到一公尺以上,但蜘蛛網最大能到什麼程度呢? 2025 年的一項研究或許提供一個參考,該研究描述了一個在 2022 年由捷克洞穴協會發現的龐大蜘蛛網,這張蜘蛛網處於一個含硫洞穴中,其覆蓋面積
Thumbnail
Sylvia-avatar-img
6 天前
好特別的族群啊!
Sylvia 對啊,沒想到兩種平時沒交集的蜘蛛會在同一片網上和平共存 白稜
深海世界一直以來是人類較少跨入的領域,卻正在面臨人類開採資源的威脅。當人類把目光投向海底蘊藏的那些形成於千萬年之下的多金屬結核(polymetallic nodules)、硫化物礦床與富鈷鐵錳結殼(cobalt-rich ferromanganese crusts),我們也可能在無意間讓深海的生態循
Thumbnail
更長遠的風險則是這些金屬顆粒可能透過食物鏈累積,最終進入漁業與人類餐桌。 塑膠微粒也是如此,最後是人類自己的業自己擔.....
跳鼠飛行日記 是啊,滿無奈的,但是又受不了現代科技的誘惑🥲 水也佑
貓是液體,這一說法常用來形容貓的柔軟身段,以及牠們那幾乎什麼洞都可以躦過去的能力,對此過去有科學家進行研究,結果以流體力學的角度說明貓在某些情況下上確實有著流體的特性,該研究還因此獲得搞笑諾貝爾獎。 到了 2024 年另外一篇研究則以不同角度審視貓的液體特性,具體而言,研究人員透過觀察貓在通過障礙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11/08
我願相信,貓是液體!
❦ 莊小昕 肯定的,貓必須是液體! 白稜
許多動物如鳥類、靈長類甚至鯨豚的聲音運用是透過社交學習而獲得。個體會模仿父母或同伴的聲音,這種學習並非完全複製,會隨世代逐漸累積偏差,產生「文化漂變」(cultural drift)。在人類語言中,這樣的漂變造就了方言;在鳥類中,則形成地理上侷限的歌唱方言。但如果一個物種的每隻個體歌聲彼此變化太大,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11/09
原來鳥類世界,也有「文化」!
❦ 莊小昕 原文確實使用了culture這樣的用字~用來指同種但不同族群之間的行為差異 水也佑
付費限定
長期以來,學界普遍認為海洋島嶼由於缺乏陸生的頂級掠食者,其生態結構與演化模式會和大陸地區的生態系截然不同,當缺少頂級掠食者時,島嶼上的生物常會出現一系列獨特的演化結果,部分物種會從原本次級掠食者的生態位演化成頂級掠食者,例如大型鳥類、蛇類或中小型鱷魚等,與大陸上常見的頂級掠食者如:大型哺乳動物或主龍
Thumbnail
李建崑-avatar-img
2025/10/31
長知識了,感謝分享。🙏👍
由身體結構形成的化石,可以幫助古生物學家判斷化石個體的不同部位有何功能,但這些化石卻無法展現出個體身前的行為。反過來說遺跡化石雖然沒辦法紀錄結構的功能,但卻能看到造跡者生前的行為痕跡。 當科學家在研究獸腳類恐龍的生前行為時,足跡化石便是一個非常適合的材料,研究人員從足跡化石中分析出獸腳類各類群的不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11/01
很有趣的研究方向!畢竟「飛行」真的是很令人嚮往的夢想!
付費限定
在人類社會中,我們突然遇到一個人倒下失去意識,通常會本能地施以急救試圖喚醒對方。這種「急救反應」是否僅屬於人類的特質呢?動物是否也會對同伴的失去意識表現出特定的社會行為?於是有研究試圖觀察實驗室小鼠在面對陷入無意識或死亡狀態的同伴時,會不會出現類似的社會行為。 小鼠遇到被麻醉致昏迷的同伴,牠們並非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