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avatar-img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182 位追蹤者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

182 位追蹤者
avatar-img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的沙龍
244會員
391內容數
你對古生物了解多少呢?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這裡提供古生物學的基本認知~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由身體結構形成的化石,可以幫助古生物學家判斷化石個體的不同部位有何功能,但這些化石卻無法展現出個體身前的行為。反過來說遺跡化石雖然沒辦法紀錄結構的功能,但卻能看到造跡者生前的行為痕跡。 當科學家在研究獸腳類恐龍的生前行為時,足跡化石便是一個非常適合的材料,研究人員從足跡化石中分析出獸腳類各類群的不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人類社會中,我們突然遇到一個人倒下失去意識,通常會本能地施以急救試圖喚醒對方。這種「急救反應」是否僅屬於人類的特質呢?動物是否也會對同伴的失去意識表現出特定的社會行為?於是有研究試圖觀察實驗室小鼠在面對陷入無意識或死亡狀態的同伴時,會不會出現類似的社會行為。 小鼠遇到被麻醉致昏迷的同伴,牠們並非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新種速報】本篇內容共 1900
參考文獻 Martínez RN et al. (2025). A Carnian theropod with unexpectedly derived features during the first dinosaur radiation.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十月-avatar-img
2 天前
寫信問方格子🤔
十月 因為懶得寄信,所以想先問格友😆如果得不到答案我再寫信去~ 水也佑
為何人類可以活近百年,而小鼠卻僅能生存不到 5 年呢?雖然兩者共享超過八成的同源蛋白質編碼基因,但壽命差異卻極為懸殊。過去的研究大多將焦點放在蛋白質相關的基因調控,試圖尋找延壽的分子決定因子,不過用於解釋不同物種之間巨大的壽命差距還存在很大的缺口。近年來,非編碼 RNA(noncoding RNA,
Thumbnail
人類起源於非洲,後來在數百萬年間,經過一連串的擴散事件,最後分佈到了除南極以外的幾乎所有陸地,目前已知非洲以外區域最早的人類紀錄,出現在 210 萬年前的中國黃土高原,直到中約 70 萬年前的中更新世結束時,人類已經遍佈歐亞大陸。 不過在這期間人類為何會展開大規模遷徙,與當時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為何
Thumbnail
果然逆境會促使人進步~
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 對啊就像戰爭是科技發展速度最快的時候,嗚嗚嗚 白稜
src
src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10/21
嗅覺擬態!!! 植物那些蠅類發生了什麼事?遑論嗅覺擬態?! 也佑,這真是太神奇了!!! 而且,中井白前的花色真的很「暗色系」呢!
❦ 莊小昕 因為它們靠的是嗅覺,所以花朵的顏色可能比較不注重🤔 水也佑
在森林的樹冠中,不少動物為了在枝葉間移動,演化出各種滑翔構造,例如鼯猴的皮翼或裸耳飛蜥的翼膜,然而這類由身體外皮延伸出的滑翔器官,一直被認為是脊椎動物的獨有的。 在無翅的節肢動物中,過去從未有證據顯示牠們具備類似構造,直到 2020 年有研究人員偶然發現幼年蘭花螳螂(Hymenopus coron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10/19
原來如此!太有趣了!!謝謝白稜分享~
❦ 莊小昕 對啊真的很意想不到! 白稜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Rodrigo-avatar-img
2025/10/12
角魚在臺灣魚港也很常見喔!有機會可以去宜蘭大溪漁港看一下,蠻多攤販會賣🤤
Rodrigo 果然跟我想像的很像😂 水也佑
識別個體對於社會演化非常重要,對於動物而言,能夠判別不同個體的身份,可以幫助牠們維持合作關係、認清地位、判斷同伴與敵人等,因此這樣的能力在動物界當中非常常見,這些動物主要用視覺、聽覺與嗅覺等方式去辨認。 其中鳥類被認為普遍擁有高度的社會化與視覺能力,然而卻很少有研究去了解鳥類的視覺辨識能力,僅
Thumbnail
企鵝🐧真的可愛😍
心裡住著小男孩 對啊超可愛!所有企鵝都是! 白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