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二戰時德國以機械化部隊,成功進行閃電戰以後,這種以高度機動化為基礎的新型戰術,就開始廣為人知,也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但多數人對於閃電戰的認知,其實有一點錯誤,並不是速度快就叫閃電戰,不一定要使用可以高速前進的裝甲車輛,才能進行閃電戰。這最好的反例就是太平洋戰爭時,日軍將領山下奉文以腳踏車隊所組成的奇襲部隊,奪下新加坡,也被視為是一次閃電戰的成功典範。所以閃電戰的重點,並不在於使用的裝備,而是戰術觀念。
此次的烏克蘭戰爭,就出現了一個最好的反例,俄羅斯擁有裝備完整的機械化部隊,其營級戰鬥群更是專為高速機動作戰而設計的單位,最後卻在烏克蘭北部戰場上一敗塗地,只能退回到烏克蘭的東部與南部,打最傳統的口袋戰術。甚至口袋戰術還屢屢失敗。在拙作「烏克蘭戰爭爆發百日後為何為陷入僵局」一文中有大略說明了一下,目前烏克蘭戰爭的發展情況,與俄軍為何放棄閃電戰,改採最古老的口袋戰術。
不過要進一步說明傳統口袋戰術與閃電戰的不同,用文字是比較難理解的,因此這裡改用圖示的方法。以紅色箭頭來代表攻方,而以黑色線條來代表防守方的各道防線,以最典型的攻守情況,來做為說明。
圖一,在雙方開始交戰之前,黑色的防守方設下了多道防線,並將指揮所設在防線的最後方。而攻擊方則有多個主力,分別擔任攻擊箭頭。雙方在開闊的戰場上短兵相接,在這裡暫時不考慮地型或其它的因素。
圖二、在傳統的口袋包圍戰術中,攻擊方的其中一個主力在打出缺口後,第一件事是轉向敵方防線的側翼或後面,配合其它的攻擊箭頭,形成夾擊之勢,以擴大戰果。這時防守方的第一道防線,就面臨了一個抉擇。繼續堅守會被包圍,若不想被包圍,就得快點撤退。如果第一道防線的部隊選擇撤退,以保留戰力,那攻擊方就完成了第一次的突破,在第一道防線打開了一個缺口。
圖三、萬一防守方沒有撤退,或是來不及完全撤離,在第一道防線遭前後夾擊之下,很快就會被打出第二道缺口,讓攻擊方可以包圍這條防線上的守軍,最後不是圍殲這些守軍部隊,就是守軍部隊投降。當然歷史上也有守軍部隊可以堅守到奇蹟出現,等到友軍救援,但這其實需要一些客觀條件的配合,才有機會。在大多數時候,這種情況都不會發生。
圖四、一旦防守方第一道防線上的部隊撤退,或是被包圍殲滅後,攻擊方就打開了一個安全的正面,可以繼續進軍,最多就是留下側翼警戒的少數部隊。主力可以朝防守方的下一道防線推進。繼續這種「突破、包圍、殲滅」的戰術。
圖五、閃電戰的作法則完全不同,在突破第一道防線以後,並不轉向第一道防線的側翼或後方,與友軍夾擊第一道防線上的守軍,打開更大的缺口。反而直接衝向第二道防線,兵貴神速,最好在第二道防線上的守軍還沒有意識到第一道防線已經被突破時,就發動攻擊,讓第二道防線上的守軍措手不及。
圖六、快速突破第二道防線以後,一樣繼續向前深入,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來攻擊第三道防線。如果速度夠快,越後方的防線因為準備不及,往往越容易被攻破。但是攻擊方孤軍深入,也會陷入危險之中,如果防守方是經驗豐富、處變不驚的善戰勁旅,那很可能會立刻合圍,而讓發動閃雷戰的攻擊方,反而陷入被包圍的窘境中。所以發動閃電戰需要良好的協調能力,能快速發動攻擊,快速移動,否則就會像烏克蘭戰場上的俄軍一樣,在戰爭前期常被截斷補給線,在缺乏油料、彈藥與食物下,只能丟棄裝備逃離戰場。
圖七、當攻擊方順利突破防守方的第三道防線,就可以依事前的情報,直撲防守方的指揮所、後勤支援點,一旦成功摧毀敵方的指揮系統、後勤支援,則敵方仍然大致完整的三道防線,就會陷入群龍無守、一片慌亂的情況,快速崩潰。這時友軍就能不費吹灰之力,破壞整個防線,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俄羅斯一開始的計畫,就是希望像這樣,快速突破烏克蘭的多條防線,直接攻擊基輔,一舉瓦解烏克蘭的指揮中樞,讓烏軍陷入混亂中,可惜最後俄軍以完全失敗收場。
所以從這幾個例子,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要成功發動閃電戰的關鍵,在積極主動的基層官兵,這樣才能快速在戰場上解決問題,不斷推進。而還極度仰賴後方指揮系統下令的部隊,是絕對難以發動閃電戰的。同時還要有被包圍的心理準備,所以需要負責且專業、臨陣不亂的士兵。而俄軍在遇到烏軍迂迴包圍時,往往驚慌失措,丟棄裝備逃跑,是他們在第一階段作戰徹底失敗的主因。最後是事前的情報蒐集非常重要,否則就算成功打開了敵方防線的缺口,部隊也不知道後面的第二道、第三道防線情況,指揮所與後勤支援點在哪裡,難以快速摧毀敵方的指揮與後勤系統,讓閃電戰變成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