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影展

含有「坎城影展」共 29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幫電影院裝上輪子!卡車上的行動電影院 CinéMo 從坎城發車】#葉郎每日讀報 在還沒有高鐵之前,許多台灣人都有搭乘長途客運巴士並在車上看完一部甚至兩部電影的經驗。 雖然現在的長途巴士仍然繼續播放影片,但隨著其他更便捷的交通工具競爭,觀眾席裡的旅客也越來越少。然而這個逐漸從我們生活中消失的特殊觀
Thumbnail
❙ 觀看連結:https://www.festivalscope.com/page/semaine-de-la-critique/ ❙ 短片線上影展時間:2025年5月22日起至5月29日止 本篇提及的六部短片會照筆者的喜愛度依序書寫。 ▂▂▂▂▂▂▂▂▂▂▂▂▂▂▂▂▂▂▂ ❙ 𝟘𝟙
Thumbnail
兩名女子站在教堂前,她們仰頭看著上面數下來的第三道窗戶,把視線的中心點聚焦其上,彷彿就能夠騰空飛起,鏡頭前的觀眾也隨之飛了起來。這是《薄暮微光》片中女主角尤娜的「行為藝術」表演,沒想到竟能在大銀幕上見到如此驚人的視覺空間魔法,「人怎麼可能飛起來?」還沒觀賞過的朋友勢必會有這個疑問。這種「飛行」視角也
Thumbnail
綜觀上述五部午夜單元選片,除了《風林火山》,大多都已在坎城首映後的不久即有上映計劃。這再次印證了坎城影展午夜單元的策略性作用:它不僅是一個展映平台,更是許多類型片積累口碑、吸引國際買家的重要起點。在午夜放映單元首映,就是影片邁向國際發行的第一步。
Thumbnail
在立場極化與假訊息充斥的時代,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為全球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而電影,也早已不只是視聽娛樂,而是介入現實、發聲表態的文化行動。我們對影展的觀察,除了影片本身的藝術性,也許更該注目影展如何張起揚帆,在當代議題中航行。如同本屆評審團主席茱麗葉畢諾許所說的:讓我們用藝術對抗暴政與壓迫。
Thumbnail
2025年今年的坎城影展正如火如荼得進行中,蘇菲亞柯波拉首部長片《死亡日記》,1999年當年也是入選坎城影展,並在導演雙週單元放映,她對於這裡很熟悉,因為過去她多次陪伴父親法蘭西斯柯波拉來坎城,那次來帶著自己的作品讓他感到無比緊張,幸好她轉念一想自己已在有限的預算內盡力完成了,首映後也得到了不少好評
Thumbnail
子穎-avatar-img
2025/05/19
感謝分享!
【裸露還是不裸露,這是個坎城紅地毯難題】#葉郎每日讀報  坎城影展總監 Thierry Frémaux 稍早發佈了一個影展新規定,並立刻讓大半個電影業雞飛狗跳。 那個新規定是紅地毯的服裝限制。即日起,坎城影展將明確禁止「裸露」服裝和「過於寬大」的服裝,特別是那些帶有長拖尾或大裙襬的誇大設計。
Thumbnail
「創作的人完成了作品,聆聽的人走不出情傷。」 這一幕來自片中女督察莎瑪和菜鳥女警桑托絲的對話,他們在追查殺人兇手時一邊聽著情歌,情歌確實具有這樣的魔力,讓聽者留下餘韻。我認為這段台詞也可以套用到導演桑蒂亞蘇里創作劇本上,她將紀錄片的製作經驗套用在劇情長片中,本片的靈感就是來自2012年的「女大生輪
Thumbnail
在縫紉針與沉默傷痕之間,《帶針的女孩》以壓抑冷峻的美學,講述一段女性在極權與道德夾縫中掙扎求生的故事。導演以模糊扭曲的面孔、隱忍極端的選擇,讓觀者直面人性最赤裸的崩解。這不是一部告解式的作品,而是一封無聲的控訴信。針線交織的不只是布料,而是歷史、罪、愛與責任。
Thumbnail
誰沒有美夢破碎的成長痛?而這部電影最感動我的,是主角在一次又一次的美夢破碎,卻還是為了生活而掙扎,而去戰鬥。為什麼輸了就要放棄?憑什麼輸贏是由你決定的?看完的那一刻看見的那個你,是性別,是階級,是民族,是這些錯縱結構建構出的,生活於其中的你,所以終究我是看見了生活的那個你,看見了有著這些身分的,一個
Thumbnail